西西河

主题:写在《青春的九个瞬间》之前的个人感想 -- 裙裾飘飘

共:💬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七个瞬间--二十七岁零四个月

二十七岁零四个月

“在那些时候,我对我的灵魂说:静下来。要不怀希望地等待,因为希望也是对于错误

事物的希望;要不怀爱情地等待,因为爱情也是对于错误事物的爱情。”我爱极了这几

句T.S艾略特的诗。但在灵魂还没有静下来之前,我却没有预料到没有希望和爱情的日

子是这样的难熬。我默默地从街上走过,忧郁的脸没有被任何人注意到。但在三年后的

今天,你再来读我这篇东西时,你注意到我言词间那种与我的年龄极不相符的自恋倾向

了吗?告诉你吧,那都是出国给闹的,都是让他们外国人给逼的。在那段日子里,我偶

而一个人睡在我的地下室里,睁大眼睛看着天花板,长长时间无法入眠。我反省我自己

,不得不承认,我的生活圈子是越来越窄,朋友也越来越疏于联系,个人兴趣都几乎消

磨殆尽。我真的身在崇尚个人自由、自我发展的美国吗?在大多数时候,上完课后,我

宁愿一个人呆在屋里,看电视,上网,听音乐,用各种琐碎的方式把时间干掉。这是一

种最容易的活法。我问自己,这那里是我?以前的我,也许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美女的

青睐就会努力地工作,也许她的心目中可能会留下的一点点对我的好感。年轻的我,是

一个战士,期望在这世界上和女人的心中去开拓自己的疆域;而现在的我,我知道,我

正在变成几年前我的韩国同屋那样的人,我正在无可挽回地变成我自己所不喜欢的那种

人,而我却无法控制局面、无法改变这一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这被孤独烧坏了的脑袋时常会产生一种幻想:我将要与某个女人发生一夜情。这好象

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难道我还象几年前那样有热情去追求一个女孩、去和她恋爱吗

?既然我没有能力分清我爱的真的是她还是我自己创造的幻象,那就先不要轻易出手为

好。有一个女留学生从国内来了两年多,住处离我家不远,有时我会去她那儿串门。她

是学理科的,常常在实验室里干到很晚才回家,才开始给自己弄点吃的东西。我想她这

个时候可能该回家了,就借个理由去拜访她。她不漂亮,穿着也土气,不过还不讨厌,

我看得出来她也不讨厌我。这已经很难得了,我对我自己说。她的老公还在国内,各种

原因没有出来,她一个人在这里过着从家里到实验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她心里是寂寞的

。我站在她的立场上,用我年轻气盛又急躁的心理为她想:我为什么要一个人过这种寂

寞的生活?有时我再她那儿聊到很晚,她好象也是存心留我似的,丝毫没有要赶我走的

意思。她谈起她的丈夫,说分开时间太长,有时都记不起他长什么样了。她说他性子慢

,老虎来了也能把手里的热粥喝完。有时候在越洋电话里也能吵起架来,吵到哭。她说

她丈夫是一个为人很不错的人,她觉得她是很喜欢他,但结婚几年后,她觉得那不是爱

。爱总是要感觉到死去活来的吧,她说。在这个时候,我对自己说,一个女人,暗示也

只能给这么多了,我是不是该直接跟她谈谈上床的事了。她再是学理工科的,也看过“

甜蜜蜜”吧!有黎明张曼玉帅哥美女的故事在那里打底,她不至于觉得我太过冒失的。

嘿嘿,这只是比较坏的那一半的我是这么想的。比较好的那一半的我在想,也许每个人

都会有对自己的感情是不是爱情产生怀疑的时刻。但是即使是强烈的爱情又能持续多久

,能给你带来多少幸福呢?一个人幸福的来源是在于有多少人在爱他(她),而不在于

他(她)爱别人爱了多少。所以,现代人精明的策略是应该象珍惜财物一样珍惜得到的

感情,不管它是来自于丈夫、妻子、还是情人。应记住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

我不主张她在没有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和我上床。当天晚上我想了很多,但什么都没说,

也什么都没做就回到了家。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寻思,其实我是真谈不上爱她的。以我

这样虚荣的人,是绝对不会爱上一个穿着土气的女子的。寻常人总是在困惑:什么是真

的爱情,什么只是一种占有的欲望。出国的又一大好处是,在这样非常的境况下,这种

困惑不存在了。象我这样经过没有爱情的荒漠磨练的人,心理和行为都可以变得更加地

不入流。以至于在几年后,当我感到无聊烦闷时,还会不无遗憾地回想起这段几乎是垂

手可得的上床机会。与女人相比,男人是一种更没有人性尊严的动物,他们离动物性更

近,离精神性更远。从千百万年的进化历程来看,雄性总是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基因延

续下去,所以,男人们总是竭尽全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生的性交的机会。象我这样

没结过婚的单身男人就更占便宜了,反正在这场性爱游戏中我什么也不会失去,一切所

得的都是净赚的。你看我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是多么的清晰,分析得多么透彻!但我也不

知道为什么当时是被猪油蒙了心,竟然没有下得了手。后来那学期结束,她就要转学了

。她只叫了我一个人去帮她搬家收拾东西,我们一直忙到十一点钟,完了我们又有一搭

没一搭的聊天,一直到半夜两三点钟。你看,就这,这我都能忍啦!你说我这人是不是

有毛病?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后来她就走了,什么事都没发生,秋毫无犯。

我所在的系里有两位资格挺高的教授。一个曾是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法学博士,今天

却流落到校园里挣这点微薄的薪水。他看上去垂头丧气,对学生也没有太多的笑容,头

发有时也乱糟糟的,一点也看不出来曾经是商界风光无限的人物。他刚离了婚,有三个

十岁左右的小孩,有时看见他带着孩子在公共图书馆儿童部里看书。也许是离婚搞得他

焦头烂额,颓唐不堪吧,我猜。这样说来他还是个性情中人。只有在有时候他上课上得

有感觉了,才恢复了一点律师伶俐的口才,有时会谈起以往得意的历史。他说他一生中

有三次都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但都阴差阳错错过了,才落得今天在大学里等退休金的

下场。他打趣说,自己还不够贪婪,还引用电影“华尔街”的一句台词:“Greed is g

ood!”对资本主义来说,贪婪是一种善。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他又订婚了,他从

网上花八十美元订了一对结婚戒指。即使在他说这话的时候,我在他脸上看到的仍然是

那个因生活的戏弄而变得精疲力尽、一脸颓气的男人。还有一个教授看精明强干,精力

充沛。他在学术上已很有些名声,他那三间房里满书架上的书是我看过的外国教授里最

多的,架子上还放着些他和克林顿,和参议员的合影。他出身贫寒,是那种“世事洞明

,人情练达”的人,总是强调作为学术圈中人,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以期对国

家的政策造成影响。他刚刚结束了他的第三次婚姻。这位千锤百炼的老革命家看上去倒

还挺得住,他不讳言地对学生说,他的婚姻生活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他说他祖母已经非

常老了还健在,看见他就问他:为什么又离婚了?说实话,我普遍地觉得老外活得挺累

的。据说有一帮特别有钱的资本家过得花天酒地,羡煞神仙,但我没亲眼见过。我看到

的中产阶级生活压力都很大,美国人是很勤奋,但那都是让压力给逼的,所以他们也有

最颓废的人。我尊敬生活经验丰富的男人,我也钦佩我们系这两位教授,我觉得他们都

是最出色的美国人,但我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