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续五十五) -- 王外马甲

共:💬175 🌺6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所说的情况在五十二回中出现过

你所说的情况在马甲老大的五十二回打孙殿英的二十二团的时候出现过。当时孙部二十二团虽然败逃,但是

在一般情况下,骑兵冲击败退中的步兵并不困难,可这一次怪了:一营冲锋,二十二团就摆出个大方阵、用密集火力还击,逼得一营向左右两侧闪开;骑兵让开路,二十二团就接着跑,搞了两三次都是这样。一营冲不进去、又不能放弃,只得在前后绕着放枪,伪军则埋头加速赶路。

二十二团的重武器和辎重已经在逃跑途中丢弃了,一旦组成方阵,他们就靠在一起采用卧姿、跪姿、立姿齐射。骑兵三连是第一集团的先锋,连续冲击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排长程中桂负伤以后被马拖着跑,几个战士拼死上前才抢救下来;副班长靳士敬想用机枪加手雷打开缺口,带领几个战士强行冲上去投手榴弹,结果马中枪、人中弹英勇牺牲,连武器都被抢走了。

相对而言,第二波攻击集团受到的火力威胁要小一些,但即使能接近方阵也没有用,面对密密麻麻亮晃晃的刺刀,战马根本就不肯往前窜,四连也只好丢几颗手雷就闪到侧面去。

打了不一会,几个连长都喊:“这么打不行,这么打不行”。的确,冲了几次,各连的战马都损失过半,再冲下去的话,骑兵恐怕就要改步兵了。

可见在火器时代,面对冲锋过来的骑兵,只要在单位面积上集中大量的火力排射,是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在作战的时候,这种情况不是常态——

在阵地作战时,虽然也算是属于排列射击(战壕、掩体或者卧射),但是首先步兵不能靠得太近,靠得近的话,在阵地战中的伤亡率肯定会增大——面对对方的火器射击或者炮击;其次自动武器并未成为普遍装备;再,因上两原因,单位面积上的火力密度不够。所以骑兵仍有冲击对方阵地的可能。

而在移动作战中,步兵很难主动地组织成有效的方阵密集射击,而在马甲在五十二回打孙殿英二十二团中所写的,后来正是——

边乔指着敌人正在翻越的一个沙丘,命令:“拦阻射击!”,轻机枪哗哗的扫过去,前边的大部队没受影响,加快步伐继续逃命,但沙丘后面的一百多“尾巴”被挡住了。万怀臣副团长手一挥,一二营四个连的骑兵一起冲向落后的敌人。面对人数、气势占绝对优势的骑兵,这尾巴上的百把号伪军知道再搞什么阵型也没有用,很快就举手投降了。

把这些俘虏看管起来,再重复刚才的动作——每次都让前边的先走、把后面的一百多“尾巴”收拾掉,步兵跑得再快也甩不掉骑兵,这尾巴多斩几次就差不多要杀到脑袋上了。

还剩两三百人的时候,二十二团终于撑不住了,哗啦一下彻底崩溃。

即步兵在当时的火力配备情况下,在运动过程中,一旦无法组成有效的方阵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火力密度,那么骑兵的优势就出来了。

而在骑兵一方也配备了火器的情况下,步兵的选择其实很小,因为如果步兵一旦组成密集方阵射击的话,对方骑兵下马采用火器射击,或者对方的协同步兵采用火器、炮兵射击,那步兵方阵就惨了。

目前这五十五回中的代宋村之战,敌方应该已经运动起来了,而且已经发动对八路军十六团的冲锋

敌人正向十六团发起攻击,烟火弥漫的阵地上不仅传出密集的枪声、手榴弹爆炸声,还有肉搏时发出的嘶喊声。

“瞧瞧!那边已经在拼刺刀了,不知道还能顶多久”

因此骑兵完全有冲击的机会,而危险是在于——敌人实在太多了...

另,我认为刘大爷在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如果当时骑兵不出击的话,一方面,十六团可能会被打掉,二则如果被敌方占领村庄,具有建筑物以及沟壑等掩护,那么对于骑兵来说,打击更大,后面更不好收拾。当然,我是乱讲的,是与对还得看马甲老大的.....嗯...应该是刘大爷和他战友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