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南北志---北朝志---第三章(未完,填坑中) -- 南北朝大蟑螂

共:💬33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南北志---北朝志---第三章(未完,填坑中)

其二十七:拓跋珪的童年

在说了很久的无聊的话题以及进行了大量的繁琐和无当的考据之后,本文终于接近了《南北志》这个名字的真正目的了。终于有种长出口气的感觉,也终于感觉到了前途的漫漫无边。原本打算在10节之内就结束前期拓跋乃至鲜卑的历史回顾的计划现在看起来是被彻底的颠覆了,居然超出了预算如此之多,我真是有点羡慕南朝的那位了,他的未来就在眼前了,可是我却依旧仅仅是只一只永远在墙角徘徊寻不着出路无法触及光明的蟑螂而已…

据说历史是由无数的小人物堆积而成的,而所谓的英雄,则只不过是为历史所选择的无数小人物中凑巧为我们所记住的一个而已。这种说法,在唯物主意的历史学家面前,似乎格外的有市场呢。这些历史学家们认为,比如就算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而导致诸如曹操,李世民,毛泽东等等人物的无法出现,历史也终将选择其他的人比如张三李四赵五之类的加以替代,只不过…注意,只不过是有可能的会晚上那么一点点而已,比如一百,两百,或者是一千两千年。对这样的说法,我真的不敢苟同。倒不是因为我觉得假如亨利王子哥伦布分配给了玛雅人就会导致一个欧洲大崩溃而不是现在的美洲大发现。我之所以站在了以上说法的对立面其实仅仅不过是因为我个人的纯粹的美学观点而已,比如对于本章的传主拓跋珪而言,如果他的名字突然变成了王二麻子之流,我想我也不会有写这个文章的冲动了。

拓跋珪是南北朝时期北朝魏国的建立者。从现在保存下来的史料来看,他生于公元371年,也就是他父亲拓跋寔为了救他祖父什翼犍而被拓跋部中的叛臣杀死的那一年。他出生于七月七日的这一天,其间颇有灵异,不但体重比一般的婴儿要重的多,甚至同天还有可能出现了月食现象。这就让刚刚经历了老来丧子之疼的什翼犍倍感欣慰,并诏告群臣,大有打算把拓跋珪直接培养为自己接班人的念头。

在这样的考虑下,除去在瀚瀚大漠上生长,身子骨格外的强健外,拓跋珪也自然要比一般的婴儿要早慧的多。据说他很小就能够说话了,而再大一点,则更是有一种服人的威势,两个眼珠也格外的有神。这样发展下去,虽然能不能成为冒顿之类的雄主尚是一个问题,但如三国时期的孙权一样守成养缺也该不成问题。

不过,事情往往也有意料之外的地方。就在拓跋珪五岁的那年,也就是公元315年,一件大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部族,鲜卑拓跋部和匈奴铁弗部之间的征战终于引起了其他势力的介入。在经过了不短时间的筹划后,前秦的符坚终于对鲜卑拓跋部发起全面的进攻。而在前秦的强大兵力面前,拓跋部如雪见阳。他的祖父什翼犍兵败身死,他自己,也在母亲也就是后来的献明贺皇后选择下,暂时居住在刘库仁部处。

这里再介绍下他的母亲献明贺皇后,其实她的本姓应该是贺兰,不过后来魏国改制,才被叫做了贺皇后而已。她是鲜卑拓跋东部贺兰出身,父亲是则是当时贺兰部的大人野于。她被选为什翼犍的儿子拓跋寔主妻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她这个人比较贤惠,长的也很漂亮。但是什翼犍初衷其实我们大体也能猜到这不过是一个政治婚姻的借口而已,如果她的父亲不是野于的话,事情会不会如此,那还真是很难说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尽管是政治婚姻,什翼犍这次却没有选错人选。在他和前秦进行最后的会战而兵溃如山倒的时候,如果不是他的这个极其有主见的儿媳妇带着拓跋珪自乱军中偷出一条血路逃到相对安稳的七介山,日后的巍巍魏国还能不能存在,只怕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魏书.列传第一》上在描述贺皇后带着拓跋珪出逃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俄而,高车奄来抄掠,后乘车与太祖避贼而南。中路失辖,后惧,仰天而告曰:‘国家胤胄,岂止尔绝灭也!惟神灵扶助。’遂驰,轮正不倾。行百余里,至七介山南而得免难。”不考虑怪力乱神的话,其实这个故事也很好理解。我们都知道,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女子,身上的衣着或者简朴,但头上的饰品却是少不了的。在危机时刻,拔下一两件以做车具,又何足道哉。

拓跋珪在刘库仁部住了并没有太久。其一是因为刘库仁此人对于拓跋代国的亡国实在是有莫大的责任,而其二也是因为刘库仁分代计划中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在前秦所采纳燕风的计划中,他和刘卫辰两人,不但尽分前代国的疆域,更是有监视拓跋遗族的作用。而拓跋珪年少知事,言语之间总有那么一种卓尔不群的风范,这也让刘库仁对他不得不另眼相看。这个就更让他的母亲贺皇后担心不已了。虽然这个时候刘库仁并没有尽到监护的责任把拓跋珪杀而后快,但其实这也仅仅怕是为了安抚拓跋遗族而已。而等到亲近前秦的势力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前秦另派监护的话,拓跋珪还能不能生存下去,这也是她这个作母亲的所不能不考虑到的问题。―――《魏书.帝纪第二》上有“库仁常谓其子曰:‘帝有高天下之志,兴复洪业,光扬祖宗者,必此主也。’”之句,但考刘库仁当时的身份处境,这段文字为后人假托的可能性相当的大。

于是,贺皇后带着拓跋珪再次出奔,逃到了在附近的拓跋独孤部处。而在独孤部那里,拓跋珪一住就是七年,而这七年中,拓跋珪深居简出,并没有什么和特出的情况。直到公元383年,也就是他十三岁的时候,我们才在史书上发现了他的名字。

就在公元383年的时候,一个影响了全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情发生了。在此之前一直是战无不胜的前秦军队在终于遭到了败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在这个战役中,不但为中国文字留下了诸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更重要的是,它彻底的影响了之前的长江以北的政治和军事格局。而在此之前符坚的个人浪漫主义治国的方针终于宣告彻底的颠覆。在前秦仅仅是一场战役的失败,版图上几乎无损的情况下,看似强大的前秦帝国却彻底的崩溃了,曾经为前秦武力所征服的各个其他民族再度抬头。中国的北方,开始由前期的有序的乱世,步入到了一个无序的乱世的时代,也就是后十六国时期。

而这种复国的风潮也吹到了塞外,在刘库仁部落中有一个同样被监视的对象叫做慕容文的是鲜卑前燕的贵族,这个时候也作起了光复大燕的美梦,他在同年杀死了对前秦抱有好感并正打算带兵南下以救助动荡中的前秦的刘库仁,并骑着刘库仁的骏马逃到了正在建国筹划中的慕容垂处。这个对于刘库仁部来说,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之后,虽然有刘库仁的弟弟刘眷欲拨乱反正,并在对外的作战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此时刘库仁部的内部却是暗流涌动。就在在其后两年,也就是公元385年,刘库仁的儿子刘显则又杀死了自命监国的刘眷,正式接掌了刘库仁部。

刘显这个人,本名叫做丑伐,其实对于当前的局势早有野心了。刘眷的儿子刘罗辰就不止一次的对自己的父亲说过这个问题。不过刘眷也实在是太过妇人之仁了,他认为自己和刘显是叔侄关系,刘显再如何也不会对自己下毒手。带着这种想法,他对自己儿子的正确意见反而是听而不见,一笑了之。―――《魏书.列传第十一》“眷第二子罗辰,性机警,有智谋,谓眷曰:“比来行兵,所向无敌,心腹之疾,愿早图之。”眷曰:“谁也?”曰:“从兄显,忍人也,为乱非旦则夕耳。”眷不以为意。”

刘罗辰在父亲被杀之后,逃到了独孤部处,投靠有可能是其少年时的玩伴的拓跋珪。这就让刘显也开始想起原来世间还有一个叫做拓跋珪的人物来。考虑到自己父亲的死因,刘显也开始对为自己的部族所监视着的前拓跋代国的贵族有了很重的戒心,在经过不长时间的考虑之后,他以开宴会为由,邀请拓跋珪,打算席见刀刃相向,一了百了。

这个计划如果得逞了,那么对于正在慢慢的复兴中的拓跋故部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毕竟,这并没有成为事实。就在宴前的欢迎会上,有一个叫做王霸的商人,他和拓跋珪多多少少有点故交,凑巧知道了刘显的计划之后自然是大惊失色。但又不好当面说破,于是他只有在人群中用力的踩拓跋珪的脚,把拓跋珪的鞋子也给弄坏了,使得拓跋珪不得不中途返回,从而逃过一劫。但这一次逃脱,却更加坚定了刘显要除去拓跋珪的想法。而看起来,拓跋珪也的确是不能幸免了。不过,依旧值得幸运的是,在刘显的谋臣中,有一个叫做梁眷的―――关于此人的真名,在《魏书.列传第一》中为梁眷,而在《魏书.帝纪第二》中为梁六眷,考虑到《魏书》中其他章节的记载,这里采用梁眷的说法。是原来拓跋部中的一个大人叫做梁盖盆的儿子,也是拓跋代国的平文帝郁律的外孙,和拓跋珪多多少少也有点亲戚关系。而他在知道了刘显的想法之后,念及亲族,也马上让自己的一个族人叫做穆崇的骑着自己爱妾的骏马通知拓跋珪的母亲贺皇后,痛陈厉害。

其实早在穆崇之前,贺皇后就受到消息了。通风者是贺皇后的姑姑也就是刘显的弟弟刘亢泥的妻子。但贺皇后毕竟还抱着一点侥幸的想法,她不敢相信刘显居然能下这样的辣手。而此时穆崇一到,贺皇后就是再镇定再天真也不容得不大惊失色了。她也开始充分认识到了刘显的可怕和事情的严重性,考虑到现在虽然前秦已经失败,但独孤部落仍然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刘库仁部发生面对面的冲突。在权衡一番之后,她让拓跋珪,逃到了自己的娘家贺兰部处。自己则依旧留在了孤独部处,以应付刘显。

果然,就在穆崇通风后贺皇后让拓跋珪出走的第二天,刘显就到了,他开口就直接要拓跋珪其人,当然了,借口比如带他去锻炼锻炼倒也是有一些的,却被贺皇后以拓跋珪外出未回之类的话软言巧语给劝了下来,并在晚上住在了独孤部这里打算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拓跋珪回去处死。而到了晚上,贺皇后则动起了心计,她让人在刘显一行人的马圈中纵火,闹的沸沸扬扬,而等火灭了之后,她把身边的几个儿子全部叫到一起,当着刘显的面查点人数,自然了,点来点去,也就是少了拓跋珪一人而已。于是这个时候贺皇后可不干了,她在刘显面前又哭又闹,一口咬死刘显把她的儿子弄死了。就是要刘显下不了台。而在刘显而言,事情更是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他这个人,阴谋诡计是有的,可是真要带兵大战也还是有点自知之明。此番前来也就是不为了和独孤部起正面的冲突,打算私下处决拓跋珪。可是现在给拓跋珪的母亲这么一闹,刘显也没了办法。只好送上好话一大堆,并保证绝对没有对拓跋珪下手以后也绝对不干涉拓跋珪的行动等等等等。

等刘显回去了之后,越想越气,也总觉得自己的身边似乎有了奸细,而再一查点,梁眷家少了一匹骏马。这个就让他把眼光放到了梁眷的身上。就要打算拿梁眷开刀,以血心头之恨。梁眷的处境,也确实是岌岌可危了。但可巧在这个时候,被梁眷派去通风报信的穆崇却赶回来了,而且还装作走脱迷路的样子被刘显的人给抓了回来。这就让刘显狐疑了起来,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英名,他派了一个人偷偷的到关押穆崇的监狱里面,探听穆崇的动静。穆崇之所以回来,自然也是为了梁眷的安全考虑。而这个时候,他更是已经发现了刘显派来监视他的人。于是,他也就将计就计,在监狱里面大骂梁眷不是个东西,要害自己的亲人,自己不愤梁眷的为人,偷他个马逃跑云云…而刘显听了这番话之后,深以为然,马上释放了已经下狱了的梁眷,并附带释放了穆崇,并附些好话比如梁眷这个人其实也不错等等等等。

拓跋珪此番逃出,虽然是惊险非常,但也毕竟是天佑吉人。而对于在这个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穆崇而言,事情也正是刚刚开始,在之后,他和他的穆氏一族也将成为在北朝历史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元宝推荐:无斋主人,电子赵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