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四十八)盲人拔河(修定) -- 履虎尾

共:💬29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读书年代啊

虎兄好文让俺想起当年疯狂找带字儿的纸看那前儿的事了。那时候,真是相~当~的有求知欲。家里所有简体字儿的书刊报纸至少翻看两遍以上(虽然大多是囫囵吞枣,没办法,阅历浅,好多事儿不懂)(又及:不包括老爷子那套商务出的汉译哲学名著-太大,吞不下,太硬,啃不动)。在把繁体的《欧阳海之歌》看了5遍之后,俺无奈地发现不看古文是不行了。谁知道这一翻文言文就翻出个新天地来。《风》《骚》,这样的,虽然生字儿多,但是不影响阅读,硬要找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象听周董唱歌,欣赏的就是那个调调,偶尔听明白了几个关键词儿跟中奖了似的,还挺得意。骈四骊六的东西有种图案美和音韵美,虽然也是不懂,但是一念“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就觉得一股热气从后背直上头顶。那种宏大的气势真是能让人三月不知肉味。不过因为囫囵吞的太多,笑话也出了不少。一次是跟同学炫耀自己刚看了《逐谏客书》,刚好把意思弄反了。还一次是让子昂兄给害了。俺跟同学说陈子昂这名队员牛b啊,不但古诗写的妙,还画的一笔好画。同学说不对吧,没听说他老人家有这副业啊。俺说怎么没有,《红楼梦》里鸳鸯不是说,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话(画)么。被人当面戳破不识孟頫,真是羞煞老夫也。\r

把家里的陈货过了一圈之后,俺对自己的口味基本有数了。俺这种不看电影光看TRAILER懒人就喜欢看短的,没头没尾从哪儿抓起来都能读的。比如《十日谈》啥的。(再打个岔,俺看杂志从来都是随手翻一页开始看,绝不从头到尾或者从尾到头,有时候从看过的杂志里发现一篇漏网的文章跟拣了大便宜似的)所以看古文也是喜欢聊斋三言二拍之流(暴露俺的低下品位了,口黑口黑)。聊斋里最爱的一篇是婴宁,现在还记得男猪脚调戏婴宁用的损招叫:阴ZUN(去声,写法如果俺没记错是提手加俊的右半边)其腕。把个有贼心没贼胆的知识分子形象刻划的入木三分啊。

说到三言二拍,俺家并没有原版。只有一套抱瓮老人辑的《绘图今古奇观》。还它奶奶的是个洁本。动不动就给俺上小方块。可就是这些小方块给了当年的俺多少幻想的空间啊。这套洁本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凡是“有诗(词)为证”的地方都不删。呵呵,有些词句俺现在还能背呢,为了不被屏蔽俺就不具体说了。这套书里,俺最喜欢的是乔太首乱点鸳鸯谱。里面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文字充满了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让俺至今想起,仍觉得齿颊留香。俺这种小阴暗心理的小满足,以后再也难觅了,即使后来看《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也觉的不过是一本书,没有了那种玩味幻想企盼的热情。

看文言的另一个乐趣是跟十日谈横向比较。俺记得当年找了那么三四对儿情节相似但是猪脚境遇回异的。现在就记得一对了。似乎是二拍里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文官告老还乡,结果被船匪把全家杀了,只留一个女儿因为被那啥了所以侥幸不死。这个女儿为了报仇所以忍辱偷生,先后跟了几个男人,唯一的要求就是报仇。最后终于碰上个有良心的,大仇得抱,然后该女猪脚就自杀了。而十日谈里有一个公主出嫁的时候也是被人垂涎美色,先奸后杀再奸再杀,倒了好几遍手可就是怎么杀都杀不死,最后还被当做处女嫁给最初许配的那个凯子了。两相比较,长叹啊。

俺脚的自己这一辈子的书都在16岁以前读完了。后来上了高中以后就再也没认认真真的沉下心来读进一本好书。有一次跟高中同学去逛书博会的时候,三言二拍无删节的版本已经到处都是了,俺还给哥们儿表演随手翻一篇都能找到黄色描写段落的“绝技”。

现在...?...现在俺已经只看画片儿了。要是没画儿光字儿,俺保证在3分钟之内童叟无欺得睡着,还是打胡噜,流口水那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