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反舰导弹发展 -- 博扬
再之后,为提高“海鹰”-1导弹的战术性能,配合新一代的051G1驱逐舰(即后来的165“湛江”舰)的研制。1983年,在南昌飞机制造厂彭历生的主持下,为“海鹰”-1换装了旨在提高抗电子干扰、抗海浪干扰和提高突防能力的LM-1A型频率捷变雷达;换装了降低导弹平飞高度的263C无线电高度表,导弹平飞高度降至20米以下;换装具有30°扇面发射射界的新式自动驾驶仪。1985年7月至9月新型导弹由109号“开封”舰首次试射,获得4发4中的成绩,1986年投入生产。1986年12月,改进后的导弹通过技术鉴定,被命名为“海鹰”-1甲(“海鹰”-1A)舰舰导弹。其标准的导弹武器系统配置包括——海鹰-1甲导弹(每舰6枚),352甲攻击雷达,347S/347C雷达(兼用),991型作战指挥系统(即ZKJ-4A)及ZJ-7A指挥仪。后来,又用“海鹰”-1甲舰舰导弹技术改进为“海鹰”-1甲岸舰导弹,与864型岸炮校射雷达配合工作。使“海鹰”-1甲成为岸、舰通用型导弹。可实现15米高度的巡航,8米高度的末段飞行——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由“上游”-1甲验证的二次降高技术。
与此同时,为应对来自北方的空中威胁,配合我军对抗飞航式导弹的试验研究与训练,“海鹰”-1号又先后发展出“海鹰”-1B靶弹和“海鹰”-1YB有源靶弹,前者用于模拟空地导弹,配合“红旗”-2地空导弹,后者则主要用于模拟舰空导弹。而由此看来,关于时下颇为时髦的反导问题,对那个年代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也未必十分新鲜。
在研制“海鹰”-1的同时,另一个岸舰导弹系统项目也紧随其后上马。这是1965年初,由三院总体部在已有的论证基础上提出的另一个方案。也是基于“上游”-1导弹进行改型,进一步增加射程,弹上成件要求与“海鹰”-1通用的。当年4月获得国防科委批准通过。8月列为国家发展型号,1966年被命名为“海鹰”-2导弹。两个如此相近的项目几乎同时上马,且彼此不存在竞争关系。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从企业隶属关系将,“上游”-1/2以及“海鹰”-1系列的生产是又航空开业部门,具体的说是南昌飞机制造厂承担,而其余型号的生产则属于航天部门。
“海鹰”-2的设计相对较为成熟。为加大燃料装载量,重新设计了导弹弹体中段,采用承力箱结构。这样能够在增加燃料容量的同时,加大弹体结构强度。在设计中使用了从苏联进口的“乌拉尔”计算机。1966年8月组装出静力试验弹。
按照544和“上游”-1导弹的技术规定,需要用两发导弹弹体进行全程发动机热试车。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时工厂情况较为混乱,难以保证进度。因此有人提出用一发弹的弹体做两次试验,即使试验不成功,也只需更换电缆和舱内部件。在第一次试车时,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室喉部被烧穿,更换后继续试车。第二次试车获得成功。这个试车的弹体又被改成了振动试验弹,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就这样创造出了世界导弹研究史上的一个奇迹。1967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才正式批准研制“海鹰”-2岸舰导弹,此时导弹的研制已经进入了整体组装阶段。当年秋季,前往锦西23基地作飞行试验,秋季是锦西23基地最好的试验季节。在这里遇上“海鹰”-1导弹也在进行打靶试验,而且正为上文提及的接连出现近失弹,没有命中目标而忙呼,“海鹰”-2研制人员同时也参与到了为“海鹰”-1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的技术攻关中。
9月29日,“海鹰”-2首发直接命中目标。10月27日打靶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到场观看。这发导弹也很精彩地直接命中目标。1968年秋季又是两发两中,这样“海鹰二号”导弹以四发四中的成绩圆满结束了试验性飞行。研制中的技术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真正的麻烦出现在生产上。按照试验大纲必须进行7发弹的试验,达到5发命中才能算合格。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领导机构一片混乱,大批干部被下放劳动,想生产出7枚弹很困难,连人都找不齐。最后是留守的几个人员,用剩下的零部件,竭尽全力精心凑出了5发弹。尽管如此,这些弹运到锦西23基地后,发现质量问题很多,参试人员只好日夜连续奋战进行调试和排查故障。试验结果取得了5发4中。其中进行最大射程试验的那枚导弹曾经还临时修补过箱体泄漏并更换过雷达,不过还是在最大射程上直接命中了靶船。试验最小射程的那枚弹是近弹,在靶前250米处入水爆炸。在发射最后两发弹时,采用的是两发齐射,双双命中目标,战斗部能将靶船2/3炸碎。
相对于“海鹰”-1,“海鹰”-2导弹的外形基本没有变化,但体积进一步的增大——这一点最终限制了“海鹰”-2的使用,使其在后来无缘成为舰用弹,全长达到了7.84米,全重2988千克,有效射程达95千米(数据来源于对出口型号的介绍)。这一射程已经存在了超视距探测的问题,在水天线之外,有约40千米的射程为雷达盲区,而当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非常简单——将331型雷达部署在沿海高山之上来延伸探测范围。国外很多刊物都曾记载用于051驱逐舰的“海鹰”-1导弹射程为95千米,究其根源,恐怕就是将“海鹰”-1与“海鹰”-2混淆后的一个误判,同样的错误在对中国护卫舰的描述中也出现过,053系列所装备的“上游”-1/2导弹同样常被误认为是所谓的“射程95千米的海鹰-1”,而这种错误又被国内很多媒体照搬了回来而广为流传。根据境外媒体的报道,“海鹰”-2开始大规模列装中国海军岸防部队应该是在1980年前后,之后不久,便又推出了被命名为C-201的出口型。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更加庞大的“海鹰”家族 19 博扬 字7192 2006-12-10 00:57:19
🙂什么样的演义呢? 1 冷眼旁观 字39 2006-12-11 11:24:54
🙂这个啊,当初曾盛传连着打飞了好几枚导弹以后 2 博扬 字169 2006-12-11 11:33:59
🙂更加庞大的“海鹰”家族2
🙂更加庞大的“海鹰”家族3 15 博扬 字5941 2006-12-10 01:01:05
🙂献花得宝 1 西山贤者 字94 2006-12-12 10:16:01
🙂更加庞大的“海鹰”家族4 15 博扬 字3822 2006-12-10 01:02:10
🙂【原创】早期的冲压发动机超音速导弹 13 博扬 字2685 2006-12-10 0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