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要脸的人才当胡子 -- 浮云

共:💬30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要脸的人才当胡子

俺们东北有句话:“要脸的人,才当胡子。”

十几岁初听到这句话时,少年浮云自豪得不行:看看,这叫东北话!后来不这样想了。因为交了四川朋友,知道“袍哥人家,不兴拉稀摆带。”在华东碰到卖艺的安徽人,他们不轻易说,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信条:“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

山海关以北,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低温。大雪。蛮荒。肥沃。柳条边。跑关东。一直到今天,北大荒已经是北大仓,那里仍然有开车跑上两个小时,只见田野不见房屋人烟的地方。

东北曾经是官府管不到的地方,也没法管——清代流放者的规距,是出百里为逃。就是说,一个苦役犯,可以在百里之内自由自在的生息。走笔至此,想起bluesknight形容澳州的欧裔居民:“囚犯的后代”。这种形容,不含褒贬,指出一个残酷真实甚至让后代自豪的历史事实。

那么东北人是谁的后代呢?是游牧民族的后代。是关里吃不上饭的农民的后代。是淘金者的后代。是山林工人的后代。是马场主人的后代,是……这样一片土地,不仅是探险家的乐园,更是强者的天地。

环境要求人必需强悍。而强悍绝不等同于森林法则:弱肉强食不是生存,是共同毁灭。东北的环境,要求的是共同的生存,是守望相助,是盗亦有道。

于是就有了绺规。就有了“要脸的人才当胡子。”

胡子讲究局红管亮,你兄弟多,你枪法好,你才能在关东混下去。枪法可以练出来,兄弟多人心齐,这就不是凭狠。你得一诺千金,你得有规距,你得讲义气,你得罩得住——你得要脸。

东北的胡匪,有着永久的传说。前些年,浮云颇交了些白道朋友。那些粗豪的一线警员,大碗喝酒、现场经验丰富。他们把自己的佩枪叫“喷子”,称线人为“插千”的。浮云听着这个耳熟,后来想了许久,想起来了——去东宁拜访慰安妇,无意中在旅途上结识一位牡丹江的老人。当时聊了不少闲话,老人不肯说自己是做什么的,但教了浮云不少五十年前黑土地上的江湖知识。东北的胡匪,有全套黑话,黑话中称枪叫喷子。东北的山林强人,也有全套的严密组织,称为四梁八柱,这些要角又分内外,插千是负责侦察的角色。

弄了半天,东北今天的一线警员,用词好多是一脉相承的。六扇门原本就是江湖不可或缺的人物,规距也是同样的逻辑。刑警队长能震住手下兄弟,就靠上级任命?

人是环境的产物。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天皇老子都使不上劲的地方,四川的大哥们当然要凭不拉稀摆带生存下去。安徽是农业大省,中国的农业省养活八方人,自己却经常吃不上饭,不冻死迎风站,就要交出最后的尊严。

多年前看到一篇贴子,说什么样人能在国外混下去。其中一条,“你今天考下驾照,明天就敢上路横穿美国。”

袍哥人家,不兴拉稀摆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