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唐诗乱弹]遥望那个风流的渊薮(连载) -- 夏翁
(代表作)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余姚人。虞世南的字比较搞怪,因为他的叔父虞寄无子,他老爸就把虞世南过继过去,所以取了个“伯施”的字,意思是,这孩子是大伯家“施舍”的。
虞世南有个亲哥哥叫虞世基,熟悉隋史的人对这个名字应该不会太陌生,强大的隋王朝二世而亡,虞世基有着极大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隋炀帝就是被虞世基这样的烂人给教唆坏的。
不过,与乃兄相比,虞世南可以算得上一代名臣。同是一个妈生的,最后却一个成了大奸臣、一个成了大贤臣,颇有点意思。虞世南从小就沉默寡言外加清心寡欲,一心一意地读书写字,可以说是师长眼里的超级乖乖仔。世基、世南兄弟比较幸运,从小就跟着苏州名儒顾野王(好象在哪本武侠小说里见过这个名字吧,不过这老头其实只是一个脾气有点怪的书生而已)受学,一学十多年,学得极其忘我,以至于达到半个月连脸都懒得洗的地步,不知道他的同学对这位严重污染教室空气的邋遢鬼有没有意见。跟顾教授学了几年,虞世南写起文章来连一代文宗徐陵(编《玉台新咏》的那位徐太师)都啧啧称赞。然后他又跟着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学书法,成了一代书法名家。看来学习一定得拜个好师父,呵呵,象蛀书这样的人作了好几年教师,现在回头一看,真真是“教书育人好些年,误人子弟一大堆”,汗啊。
四岁的时候,虞世南老爸虞荔去世了,小小年纪的虞世南悲伤过度,瘦得不成人样。陈文帝知道这兄弟俩都是难得的人才,多次派宦官到他家去照顾这哥俩,生怕他们有个三长两短。几年后,陈宝应在福建造反,虞世南的叔父虞寄身陷敌营,生死不明,小虞又开始为养父担心了,所以尽管已除父丧,他还是坚持吃长斋,为养父祈福。直到好些年后陈军攻破陈宝应、虞寄还朝,陈宣帝才特意下令让小虞开始吃肉,免得耽误了发育。
陈朝灭亡后,满腹才学的虞世基、世南兄弟俩同入长安,当时人们把他们比喻为吴亡后同入洛阳的陆机、陆云兄弟。当时还只是晋王的隋炀帝,听说了虞世南的名气后,想把他请来做幕僚;跟晋王聘书一同来的还有秦王杨俊的使者,虞世南觉得谁都不好得罪,只好以侍奉老母为借口,谁的面子都不给。不过,晋王志在必得,硬是用强硬的手段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
晋王很有心计,后来成功地把太子杨勇干掉,自己取而代之了。继位后,这位酷爱南朝文化的炀帝,对来自江南的虞氏兄弟极为倚重。小虞清心寡欲,对功名不怎么上心;大虞则是十足的名利猎手,所以升官相当快,不几年就做到了内史侍郎──也就是皇帝的第一秘书。大虞富贵的时候,家里的妻妾穿的都能跟藩王们比了,可是小虞还是像以前那样,对生活要求不高,衣服用不着范思哲和皮尔•卡丹,有动物园淘的地摊货穿就行。
不过,即使是穿地摊货,人的气质是掩饰不住的,这不,不修边幅的小虞就被一个著名的美女看中了。一天,有人给隋炀帝送来了一枝合蒂迎辇花,炀帝虽然做了皇帝,却还是挺喜欢搞些小资情调。于是他让大美女袁宝儿手持此花,侍立左右,号曰“司花女”。恰巧小虞受命在宫中起草诏书,袁美女好不容易见着一个大帅哥,看小虞写字帅帅的样子看呆了,全然不顾大醋缸隋炀帝在场。好在炀帝心情好,只是让小虞写首诗嘲弄一下这位憨态可人的大美女。小虞写道:“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情,长把花枝傍辇行。”不知道这首诗写下来后,袁大美女对虞帅哥的崇拜之情是不是又加深了三分。
好日子总是过不长的,喜欢声色犬马又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天天在扬州鬼混,终于把江山给玩没了。宇文化及趁着乱势,把炀帝跟他的大臣全收拾了,包括小虞的哥哥虞世基。可怜的小虞,在老哥被杀的时候,哭着喊着要求用自己的命换哥哥的命,宇文同志就是不答应。不过,看在小虞没做什么坏事的份儿上,宇文没有杀他,而是带着他北上。
李世民扫荡天下,一得到虞世南,马上如获至宝地委任他做自己的秘书,与房玄龄一起专门负责起草文书。虞世南书读得多,记性力也相当惊人。有一次李世民想写一副《列女传》的屏风,可是大乱之后,找不到原书。一筹莫展之际,还是虞世南解决了问题──他是凭记忆默写的。后来人们找到原书,拿来一对照,居然一字不差,实在是太牛叉了。
虞世南跟他的马屁精哥哥不一样,虽然长得瘦弱,却有着一副铮铮铁骨,一有机会就要向唐太宗进谏,以至于太宗感叹说:“要是大臣们都跟虞世南一样,我哪里用得着担心事情办不好啊!”也正是因为虞世南敢说真话,太宗才会对他格外看重。太宗曾经称赞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哪一绝都够让后人记住他。单就书法来说,精通此道的唐太宗就曾经放言说:“虞世南死后,天下无人可与论书。”后来的裴行俭也说:“褚遂良号称书法大家,但是要是没有好纸好笔,他是写不出好字来的;只有虞世南跟老夫,什么样的破纸烂笔都能写出好字来。”
就诗来说,虞世南也算是初唐大家。唐太宗跟隋炀帝一样,也喜欢写些南朝宫体诗。有一次,太宗写好诗后命群臣庚和,虞世南正色道:“宫体诗是亡国之音,陛下写这种‘体非雅正’的宫体诗,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恐怕从此诗坛都写这种软骨头的烂诗了。所以,我不能写。”太宗虽然面子上过不去,但他毕竟比隋炀帝有远见,所以还是接受了虞世南的意见。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写好一首诗就感叹:“钟子期死了,伯牙终身不复弹琴;虞世南死了,我写了诗给谁看呢?”于是特意命令褚遂良把诗拿到虞世南的灵位前焚化,以表示对这位诗坛前辈的崇高敬意。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小声问一句噢 1 aokrayd 字32 2006-11-23 21:31:34
🙂看来这位的病根儿是缺钙! 夏翁 字6 2006-11-23 21:41:43
🙂19、王绩:壶里乾坤大 4 夏翁 字2633 2006-11-21 15:59:55
🙂18、虞世南:初唐第一位诗坛大家
🙂17、陆羽:没娘的孩子是怎样自学成才的 5 夏翁 字4859 2006-11-21 15:59:23
🙂16、王 翰:自大跟自信也就一纸之隔 5 夏翁 字3633 2006-11-21 15:58:59
🙂15、元结:一个写烂诗的好官 4 夏翁 字4054 2006-11-21 15:58:41
🙂14、崔颢:审美洁癖之痛 4 夏翁 字4224 2006-11-21 1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