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唐诗乱弹]遥望那个风流的渊薮(连载) -- 夏翁

共:💬108 🌺2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2、高适:从乞丐到将军

  (代表作)别董大二首(之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河北景县人。高适年轻的时候跟着做韶关市政府秘书长的老豆在广东生活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可是十几岁的时候他老豆见马克思去了,他一下子就由高干子弟变成了乞丐。蛀书看新闻,知道集宁有一个区副局长(还是个女滴)把自己还在念初一的女儿塞进城管大队挂名吃皇粮,高适他老豆官做得比副局长大了去,照顾子女的本领却远远不及一介人家,可叹可叹。

  无处安身的小高一路辗转,最后流落到商丘一带,成了丐帮八袋长老。别看高适穿着破长衫在咸亨酒店站着喝酒,人家心气高着呢,根本瞧不起那些死读书然后去考进士、跟皇帝要官做的家伙。小高白天到处乞讨,得了钱,晚上便都送到赌场去。饶是如此,高适也能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声名远播。同样不屑于考进士的李诗仙以及想考进士却被李林甫同志耍了的杜诗圣,结成驴友,旅行到了商丘,跟高适一见倾心。哥仨先是到单父琴台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又跑到开封,住五星级的梁园酒店,楞是把皇帝发给李诗仙的公务员下海补贴折腾个精光。

  高适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是有理由的。他为乞讨事业奉献了大半生的青春,到奔五的时候,终于决定改行做文学青年了。他五十岁开始学写诗,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大名,每一首诗写出来,人们都争相传唱,可见是干一行,通一行呐。商丘市长张九皋同志很器重老高,又见他不屑于跟毛头小伙们竞争考进士,于是推荐他去应有道科(这是一种临时性的公务员考试),一下子就中了。可是当权的李林甫李大人不懂诗、也不待见诗人,于是把刚考上公务员的高适同志分配到封丘县去当公安局长。那时的公安局长当起来很不爽,跟现在某些地方的公安一样,主要职责不是维护治安,而是带着人挨家挨户砸门收暂住费,交不上银子的先海扁一通,然后送到昌平筛沙子。高局长心宅仁厚,在一首诗里写道:“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最后,他干不了这昧良心的活儿,跟李昌平一样撂担子不干了,宁可跑到甘肃当兵。兰州军区司令员哥舒翰同志很赏识老高,把他请去做参谋长,还多次在唐明皇面前说他的好话。日后唐明皇大力提拔高适,跟哥舒的美言应该很有关系。

  安大胖子造反的时候,朝廷一连派出名将高仙芝、封常清率兵平叛,但都被安禄山的虎狼之师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屁滚尿流溃不成军。唐明皇一生气,把这两位名将砍了头,让哥舒翰做总司令,守潼关。哥舒翰知道这不是好事,装病不肯,直到皇帝气得也要砍他的头了,才勉强答应。唐明皇派哥舒守潼关算是选对了人,可是他又给哥舒派了个权力更大的阉货李大宜做监军,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都整不明白,唐明皇实在是老糊涂。阉货不懂军事又喜欢装B,逼着哥舒领着老弱病残放弃天险跟安胖子打野战,轻轻松松地报销了哥舒翰的一世英名。

  潼关失守,哥舒翰只有投降。高适跑得快,赶紧去跟唐明皇通风报信,建议老头子到四川避难去。还好,唐明皇这时候算是睡醒了,先是委任高适当侍御史,然后又提拔为谏议大夫。高适搞政治确实有一套,比他的哥们李诗仙强多了。安禄山起兵时,唐明皇要求诸侯王在各地招兵买马,高适觉得不妥。果然,肃宗一继位,永王李璘就占据扬州搞起小动作来了。肃宗本来极讨厌他老爸的部下只会溜须拍马,宁可没人用也不愿用那些马屁精,却对高适这条建议印象深刻。所以李璘一起兵,肃宗马上找来高适商量如何对付。商量的结果是委任老高做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淮南节度使,三下五除二就把李璘收拾了(李诗仙跟着李璘凑热闹,被抓了活口。要不是郭子仪和高适做保山,脑袋可能就不是他的了)。可是这肃宗也跟忠臣有仇,李辅国几句话下来,高适也栽了,被撵到四川做刺史,直到代宗即位才回朝当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进爵为渤海县侯。

  唐朝诗人都喜欢吹牛,认为凭自己的本事出将入相、弄个什么王啊侯的爵号是忒容易的事儿。但真正以一个诗人的身份入仕最后被封侯的,数来数去却只有高适这么一个宝。老高在兰州军区当兵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别董大》,劝慰董大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结果,千古之后,董大何许人也一直没人搞得清,倒是他高大将军,才是真正的说起来天下无人不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