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外生活】 想起两位老同学 -- 肖盈盈

共:💬29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和一篇

我出国年头短,经过的事情少,没什么值得写的。看了这篇文章,倒是让我想起了父亲十几年前出国碰到的几件事。

父亲是公派出国做访问学者,和一个读博士的小年青做了Roommate,那人才从国内名校毕业,和父亲可以算是两代人了。我在几年后见过他一次,长得很斯文,谈吐也不俗,是父亲很喜欢的那种类型,事实上父亲也的确把他当成晚辈看待。

他没申请到奖学金,找了个远房亲戚做担保人也签出来了(那个时候找担保人还是个可行的方法)。出来以后边读书边打工赚生活费,没半年,人累倒了,学习也一塌糊涂,终于被学校除名了。于是就一心一意打工,准备攒够了钱再重新读书。其实,这是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当你真正离开了学校的环境后就很难再回头了。

随后父亲就回国了,和他一直保持联系。接下去的几年,他果然没有再去读书。九十年代初利用那次机会,他很容易得到了正式的身份,随后回了次国,特意来我家拜访。父亲问他现在在做什么,他含糊其辞,只是回答在做点生意。

谁都没想到,这一次见面竟成诀别,他再也没有和国内任何人有过联系,包括他的家人。以后的几年中,父亲辗转找到了他的家人,并且帮着他们到大使馆打听,也曾联系了当时的一些朋友,可都没有他的任何音信,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什么。十几年的音讯全无,事实上已经不能用常规的可能性去解释了,但我们谁都不愿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另一个人原本是国内一所大学的老师,当时已经快五十了。夏天来这里开一个会,可行李里面已经包括了过冬的装备。谁也不知道他是否开完了那个会,反正他从一开始就黑在了这里。由于完全不懂英语(父亲说,反正半年以后他的英语还是只限于How are you和Bye这两句),只能在中国人开的小工厂打工。餐馆里洗碗和洗衣坊烫衣服是他常干的活。我不知道,从大学老师到打工仔,这么巨大的角色转换他是如何适应的。他常主动向别人说,其实打工一点都不累,因为他掌握了许多偷懒和省力的小技巧。

他对父亲常有一种本能的防范,有时候出去玩,逢到拍照时,他总是刻意不和父亲合照,即使是十几个人的合影。父亲说,也许是因为他是公派的,怕回去后拿着照片去举报他。

几年后,当父亲寻找那个年轻人时也顺便向友人问起了他。他也在九十年代初拿到了正式身份,并且家人都来了这里。儿子在很好的学校全奖读博,他还在老地方打工,英语还是只会那两句。

从小听父亲念叨他出国的情形,等自己出来后才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才不过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并不觉得这里的生活比在国内好多少。事实上,现在,拿着全奖在这里生活,已经完全无法想象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所体验的艰辛。

国内(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使得各方面的差距都在缩小(许多地方甚至超过)。更重要的一点,祖国的强大,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无需考虑一定要留在这里,你可以回去,只要你觉得国内的发展更适合你;你也可以留在这里,只要你觉得这里更能发挥你的才能。

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这样的“留学悲剧”应该会越来越少。

最后申明一点,我并不是说只有在祖国强大的时候才应该考虑回去。这只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