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加拿大的中学和小学教育一例 -- oiler2

共:💬49 🌺9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哪里有什么加拿大神话?

本文题目叫“一例”,文章结尾还明确说叫“管中窥豹”;就是怕被人当成“加拿大都这样”。因为我儿子所在中学排名都在全省前五位,而阿尔伯塔中小学在全国统考里也名列前茅。因此很有可能其他地方学校跟他们不一样。为了避免被人误解而嘲笑:“动不动拿整个加拿大说事”特意加上这样的标题。没想到还是被误读,看来还是语言的问题。

文章主要故事是一个中学生实验作业作弊惹来麻烦的事。因为这个事情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比较希奇。在不少所谓教授、院士大抄特抄的今天,看看别人是怎么从一开始就根绝“学术腐败”的。如果有人来争辩,加拿大教授也有学术腐败,我也同意,只是比例不一样,一旦被揭露,所受惩罚不一样而已。

对算术,我还是坚持认为,很多东西到一定年龄就明白了。根本就不应该偃苗助长。我在国内的时候辅导过一位师兄(练武的)的孩子,开始孩子70人里排名第56,一个学期下来,每周3个小时,排名升到23。顺利考上了大专。方法就是把课本打开,然后俩人聊天,这一章那里不懂?为什么不懂?我发现孩子之所以不懂,是因为没有人把知识用她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讲给她听。事情常常是:“原来浮力就是这么回事呀”。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使我认识到原来很多看起来“没希望”升学的孩子,原来跟所谓“聪明孩子”一样聪明。只是在某个地方,或因不能理解规范语言,或不堪沉重作业负担,造成自暴自弃心理。影响了升学深造。所以说国内不少中小学教育实际上是扼杀人才。

就象下面一位大熊所言,北美的教育是培养“工蚁”式人才的,这些人没有必要去钻太深。因为实际工作也不需要太深的理论。真正是精英的,自己上硕士、上博士,这帮家伙大都(!不是全部)是为了对某一学问感兴趣而上研究生的,跟我们国家多数(!不是全部)为找个好工作而上研究生的目的截然不同。所以才有了大熊所言:“到硕士为止,国内都不差,博士就实在差太远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