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的文摘】民国军人八卦 -- trinidad

共:💬33 🌺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李宗仁穿马靴

凡观光桂省者,开始即得深刻之印象:公务员均着灰色制服,军人均着墨绿色制服,布质粗劣,上下了无差异。其尤别致之一事,则伊等无一着皮鞋者,皆以广西式之布鞋代之。遍游梧州、南宁、桂林各都市,所见均无不同。倘有人焉,服整洁新式之洋装,或灿然绸制之华眼,旁观者不假思索,即断指之为失业者或外来之客。然外客久留其地必与伊等力求同化,即文人改着灰色制服、武人改着墨绿色制服,苟非然者,大众投以异样之眼光,殊令人为之局难安也。然有一例外,使人深感诧异,盖李氏向着长统马靴,从未一着广西式之布鞋也。或谓李氏以地方领袖之尊宜与众有别,或谓马靴足以表现其英武之姿,此皆妄自猜度。某要人以此询李夫人郭德洁女士,女士莞尔曰:“无他,避蚊蚋耳。”盖桂省为产蚊之乡,每至黄昏后,信手抓来,可毙飞蚊无算,全省到处皆然。

"人贩子"

十二月事变后,山西新旧军决裂,决死队除了三个团外,其余的部队都跑到八 路 军那里了,在一次内部的高级军事会议上,阎曾痛心疾首地说"这帮家伙,一下子就拐走我三万人哪!^^^^^

都是飞机大炮惹的祸

1948年,在连吃败仗之后,阎总结了经验,说"我们托飞机大炮的福,学了个守;GCD没有飞机大炮,就学了个跑,他们整天跑来跑去,把我们变成他们的兵役大队,以后我们也要学跑,一跑万有,一跑万胜"(大意)

于是在接下来的晋中战役中,他强令擅长防御的晋军跑起来,十四万晋军和徐向前指挥的六万人对跑,结果,第一个回合就他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团"就跑进了人家的包围圈,师长仅以身免,最终,有十万人跑丢了,令老阎聊以自的是,总算有三万多人跑回了太原.

超级部队

老阎惨败之后在太原痛定思痛,决定成立超级部队,成立重机关枪军和迫击炮军,以火海对G军的人海战术,然后"以城复省,以省复国",可惜他的伟大构思没能成为现实.

英雄妾

杨森当权了,又是个色狼GG,妻子小妾数不胜数,都是些才多貌美的MM,他办的报纸吹嘘老杨英雄盖世,所做所为,皆是为国为民,实乃侠之大者,于是老杨成了当时四川少女的偶像,颠倒了大把高才女生,好多人写信给他求爱,其中有一封这样写:“愿为英雄妾,不作庸人妻。” 数十载之后,读之仍使我等庸人唏嘘不已。

陈诚去日本

中原大战后,辞修赴日考察.某日,一日军官问曰:你那么年轻就当了将军,是不是你们中国的将军都很好当.陈反问:你们的天皇也很年轻,是不是你们的天皇也很好当.日寇大怒,其竟敢做弄天皇,遂上告外交部,引来一场外交纠纷

军长的价码

国军悬赏土共的人头,一般都成千上万的大洋。相比之下,土共就寒酸多了,淮海战役中飞将军兵团率先突围,四十一军军长外加一上校营长被土共民兵排长抓获,排长受奖耕牛一头,记大功一次。

补充旅

华东一带经历多年战争,兵源颇成问题。华野四纵在打下碾庄后,负责清扫黄百韬兵团余部(此时黄兵团只剩6、7个团的残余兵力,分在八个村庄中)。为了能多抓些国军兄弟,陶勇提了个独特的方案:先清其他村庄,把敌军最多,处境却很差的尤家湖放在最后,留作四纵的“补充旅”。

二天扫完其他庄子后,集中了火器,领导同志们亲临尤家湖前沿指导,要求少杀敌人,多抓俘虏。发起攻击后3小时结束战斗,累计歼敌近5000,其中杀伤和俘虏4600多名,四纵仅伤亡400余名,敌我消耗10:1。

运用之妙

定陶战役整编第3师覆没后,蒋介石下令在新乡重建。消息传到第5绥靖区,高级参谋马治安大不解,问司令官孙震:“委座和矮公(陈诚)不都曾三令五申,哪个部队打的不好,就取消番号吗?”,孙震将军从容答曰:“人家这是全军覆没,和打的不好是两回事!”。

中国忽悠三井物产公司

三井物产是日本老牌财阀,历来对中国的发财机会很重视,尤其是中国第一个联合钢铁企业汉冶萍有兴趣。

武昌起义后不久,孙中山就向三井上海支店借款,三井立马提出合办汉冶萍方案:汉冶萍增资到3千万日元,中日各占一半;日本应出资1500万的部分,扣除日本前时已借的一千万,三井再借南京500万日元当作汉冶萍资本金。这500万日元部分给现金部分向三井购买军火。;之后给外国人矿山铁路等权益,日本有优先权。

1912年2月2日,横滨正金银行和汉冶萍草签《合办汉冶萍合同》,合同内容除上述内容外,孙中山黄兴签署“附加条款”:1.南京政府承认合同各项条款

2.保证汉冶萍股东大会通过该合同

10日横滨正金银行提前支付300万日元,50万作为债务款归还正金银行,250万给了南京政府。

到了22日,南京政府参议院以该借款未经参议院同意为由,提出“该借款合同应即取消”,不久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位,汉冶萍股东大会也在3月22日否决了合办合同。

捞外快

冯国璋任总统时期,总想捞点外快,与是做了两件闻名全国的事情,第一是把家乡河间的百年古树全都伐了,运到北京出售,惹的家乡父老上京讨说法;第二是把中南海的鱼捞出来卖钱,这是清皇家每年放生的鱼。冯总统时期已经长到每尾数十斤上百斤的都不稀奇,还有一尾鳍上有金牌的,云光绪帝所放。最后激起社会各界强烈抨击,冯总统只好自己掏腰包。

老子也要吓你一跳

话说张作霖大帅一日带护兵出门闲逛,忽然一声惊雷“卖包子咧”,声震屋瓦,将大帅吓了一大跳。大帅大怒,吩咐护兵将小贩拿下,口称自己要当众枪毙这个惊扰大帅的刁民。大帅掏出枪,“砰”一声枪响,小贩吓得魂不附体,然并未丧命。原来大帅是向天开枪。

大帅收枪,笑对小贩:NND,你刚才要吓我一跳,老子也要吓你一跳。

一件公文

南昌行营时期,有件公文经特介石批示交给政治厅长朱怀冰,公文内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数目字,朱看了不知何意,就糊里糊涂交给科长,科长不解,又交给股长,股长再交给科员。科员反复查看,看不出这个数字与蒋介石批文有什么关系,于是书面请示,层层转送,又到了朱的面前,还是没法解决,只好往秘书长杨永泰那里一递。杨永泰拿着这个纸条向蒋介石询问。蒋寻思一会说:“这个数字与我批示的公文无关,这是我在处理这件公文以前,临时记下来的某处电话号码,不知怎么夹在公文里。”

法官不杀

桂系胡、陶统治武汉时,杀人如麻。一天,军法处长拿着一张军法处的签呈向陶钧请示,这张签呈开了一批所谓“犯人”名单,案情轻重不等,拟定的处理办法也不同,有的交保,有的可以定案,有的还待继续侦查。陶接过手,一言不发,信笔一圈,批上“一律枪决,以免麻烦”八字。圆圈划大了,写签呈的军法官的姓名也圈在内,处长用手一指说“这是法官”。陶这时才意识到圈圈没有准,一面改划,一面说“法官不杀”。

今非昔比

潘宜之,湖北广济人,保定学生,白崇禧的亲信,在桂系极为活跃,原在胡宗铎任所长的湖北党训所当总队长,后胡将自兼武汉市市长让潘接任,深得胡的信任。扩大会议时,潘任阎锡山的交通司令和阎记国民政府的交通部长,后在广西为李、白谋士,抗战时任经济部次长。原对胡宗铎极为恭顺,随时代与地位变化,对胡逐渐冷谈,胡甚为不满,曾对人发牢骚:“潘宜之过去称我为今公(胡号今予),现在称我为今翁,再过几年将称我为今兄”。

当代韦小宝

有这么一个人物,在20年代起直到解放后的中国,纵横八面,与当时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有密切的关系,朋友遍天下。

他少时是毛的学生,后来又成了委员长的黄埔学生。他是戴笠的铁杆弟兄,却又和陈庚称兄道弟。他身为汪系警卫二团团长,汪搞分共他却给秋收起义的部队送武器。出生黄埔却又和汪精卫的亲信们呼朋唤友,参加了汪和桂系的反蒋活动。抗战时他是国军中将警备司令,却严禁手下搞摩擦,亲自护送过周恩来。后来受命去南京,凭借以前的关系打入汪伪政府作了高官,搞策反和情报工作。他身份暴露后,日本人并没有捉他,而是利用其关系和重庆联络。抗战后,他被委员长委以虚职。后来他被派往长沙监视陈明仁和程潜,却和他们一起起义了。

他一生吃喝玩乐,荣华富贵。建国后因为奢华玩乐的都被禁了,他就把家搬到香港。后来又回国担任政协高官。改革后他往来于大陆香港。后因为癌症去世。

国军慕容复

话说山东全境解放后,原在烟台的山东省保安旅乘船撤到了海南岛。某日,一位连指导员(别惊奇,国军中也有这种行当的)早起洗脸时把金戒指放在洗脸池边上忘了丢了。他怀疑是连里某兵偷的,便把这个士兵捉进连部收审。这位指导员也有绝活,他把几颗子弹头放在炭火里烧个通红,然后用火钳夹出来放在地上,命令这个士兵不招供就赤脚踩弹头。此事不久为旅长所知,旅长爱兵如子,为严明军纪遂把这个指导员捉到旅部,依样画葫芦整治一番。

运输队蒋小大队长

国军的败家子作风在中国现代史上也算是一绝。话说到内战中期,国军的装甲部队几经战斗仗打得虽不甚像样不过人员、装备的损失不小。为了补充装备,当时的装甲兵参谋长蒋纬国中校便向美国人求援。大美帝国财大气粗又刚刚打完二次大战,手里的会喷火的钢铁剩余物资在太平洋诸岛上扔得到处都是,有人愿意要这些东西便随手甩来毫不在意。古有明训:“千金散去还复来”,这些东西来得太容易了国军便也不如何放在心上,除了部分M5轻型坦克补充了战车1、3团以外,剩下几百辆的坦克、装甲车卸船后就扔到了上海龙华码头晒了一年多太阳。49年5月,解放军兵临上海,国军才想起来还有这些东西,无奈时候已晚,除了部分M4、M10来得及撤到台湾以外,剩下的数以百计的各色坦克、装甲车便留给了陈毅,后来成为解放军组建水陆战车师的本钱。

抗战第一枪

还是铁汉将军王铁汉的故事。王将军转进台湾后经常自称是自己打响了“抗战第一枪”。

人人都说九一八东北军不抵抗,其实620团团长王铁汉还是带领自己的全团弟兄和日军两个中队“激战”了一番的,大概打死了七八个,打伤了20来人。

勇者无敌之装甲兵团

抗战胜利后,驻印军的装甲兵部队有印缅战场回国,进驻上海提篮桥。这些开坦克的老总们真不愧是老美训练出的百战雄兵,战斗力确实超群。话说有一次,几个装甲兵团的士兵在皇后大戏院为了买平价的戏票与当地百姓发生争执。如果是普通的步兵部队,可能打上一架砸碎几块玻璃也就到头了,人家可是机械化部队,玩铁家伙的,当然不屑于以血肉之躯肉搏,多掉价啊。装甲兵自然有装甲兵的做法,几个坦克手回到军营,轰轰隆隆地开着一辆坦克径奔戏院,炮口放平直指戏院大门示威。一时间,装甲兵团威震上海,更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头条。蒋二公子闻听此事只好亲自出面,拜托杜月笙大哥才摆平此事。

龙潭大战一景

龙潭大战时,孙传芳军第13师最后渡江,其第25旅旅长韩凤池在江北大河口待命,孙的参谋长孟星奎赶到韩的司令部,告诉韩“联帅命令你们赶快过江,如果误了时机,就要宰了你们呐!”,韩向孟问对岸战况如何?孟答过了江就知道了。韩过江后看到的景象是:一个小勤务兵提着一盒饭菜,懊丧的说,一天一夜都没找到他的师长上官云相;有的人大嚷大叫,难道说我们北洋军队就这松(song2)吗?我们这么多人向南京冲吧!一个满面胡须的下级军官被敌人围拢时,手持炸弹冲进敌群里,和十几个敌方官兵同归于尽。

机不可失

我也说个南天王陈济棠的,他主政广东,买了数十架飞机,组织了颇有规模的广东空军。

1936年桂军反蒋,桂军邀其入伙,而他在蒋桂间犹豫不决。遂寻一大师算算,结果大师给他四个字:机不可失。他认为机会来了,遂联桂反蒋。

结果,他的广东空军司令被蒋介石收买,广东空军所有飞机一夜间全部投蒋。

陈济棠此时才恍然大悟“机不可失”的含义,可惜已经太迟,遂通电下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