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查不知道,海尔的创新还不差么 -- evilpanda

共:💬136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620亿的巨大缺口

几年前,海尔的销售收入曾引起不小争议,现在再次引人注目,则缘于一个偶发插曲:美国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刚刚发布了一个排行榜,排行榜透露的海尔销售收入与海尔公布的数据存在巨大缺口。

  巨大缺口

  《福布斯》中文版近期公布了“中国顶尖企业100榜”,海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排名第11位,列于江苏南京的苏宁电器之后。引人注目的不是海尔的座次,而是其销售收入。在榜上,海尔2005年度的销售收入为419亿元人民币,而排名第一的联想控股的数字则为1082亿元人民币。

  在今年上半年,海尔集团公布的2005年度销售收入为1039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与《福布斯》中文版公布的数据,缺口达620亿元。

  根据公开的说法,海尔集团总收入中,家电收入占60%左右,按《福布斯》中文版提供的海尔集团2005年度销售收入419亿元计算,则海尔2005年度的家电销售收入在250亿元左右。

  缺口是如何产生的?《福布斯》中文版“中国顶尖企业100榜”的制作者刘瑞明对本报记者介绍,按照排行榜制作程序,他们向海尔发去了核实的传真,但海尔回复时,尽管销售收入、利润额和总资产等数据与《福布斯》的有差距,由于海尔的回复较晚,已过了排行榜制作的最后截止日期,另外按《福布斯》的规定,企业提供的数据不能直接采用,要通过第三方核实,海尔回复的数据没有经过第三方核实,基于以上原因,“在排行榜上仍然没有采用海尔提供的数据”。

  23日中午,海尔新闻发言人汲广强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表示,排行榜标示的海尔419亿元的年销售收入,是海尔在青岛地区的收入数据,并非整个集团的收入数据。汲广强随后发来手机短信说,“对方(《福布斯》中文版)在9月版62页右下角(发了)更正”。“可以肯定的是,419亿元不是整个海尔集团的销售收入。”汲广强进一步补充说。

  不同版本

  是《福布斯》中文版错了吗?

  对于海尔所说的“更正”,刘瑞明证实确有其事。“9月份的杂志确实刊登了‘更正声明’,但内容并不是说《福布斯》错了,而是向读者说明海尔集团自己说的销售收入数据是多少。”

  刘瑞明否认了排行榜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看数据这种技术性错误。刘瑞明介绍,《福布斯》排行榜的制做过程非常严谨,整个项目由好几个人参与,数据的来源渠道多样化,“至少有两套数据,多的有4套,所有榜上发布的数据经过仔细核实,每家上榜企业的数据都有几个人在看,不存在数据用错、看错的情况。”

  至于是否漏看“青岛”字样,刘瑞明肯定地说:“没有看漏,我现在调出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19亿元’这组数字对应的企业就是‘海尔集团’,不是‘青岛海尔’或者‘海尔青岛’。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数据没有问题。”

  刘瑞明说,海尔发来的回复中,2005年度销售收入数据是1034亿元。这样一来,海尔对外的收入数据就存在两个版本;一个是1034亿元,一个是官方网站上公布的1039亿元,两者相差5亿元。

  即使《福布斯》中文版公布的数据和海尔公布的相差悬殊,但两个版本都能反映出海尔的发展情况。刘瑞明透露,从国家统计局获得的原始数据表明,海尔在2004年销售收入为39938193千元,合399亿余元;2005年的为41929410千元,合419亿余元(排行榜取用的是419亿元整数)。“这些数据和海尔公布的数据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企业的增长趋势相同,都是上升势头,上升幅度也接近(海尔公布在2005年度整个集团销售收入为1039亿元,2004年度则为1009亿元)。”

  刘瑞明认为,在排行榜的制作过程中,企业自报数据和《福布斯》获得的数据大都存在差距,但像海尔这样差距巨大的很少。“我们在数据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企业向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局和国家税务总局上报的数据,基本都不一样,报统计局的数据一般大于报工商局的,报税务局的常常是最小的,这种不同版本的数据,企业当然是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的。”

  刘瑞明不愿评论海尔自报的1039亿元与1034亿元两个版本数据的是非曲直,只是坚持认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都是企业自己上报的数据。

  海尔方面,除了声明419亿元是青岛地区的收入外,对其余的则拒绝评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