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要自信不要偏激 关于中医争论的问答 -- 老平

共:💬125 🌺1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代医学怎就认为个体差异不对疗效有决定性了?

这是在歪曲现代医学吧?保中医不能靠贬西医啊。

在具体行医上,当然会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用什么药,进行什么疗法,都是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然后仔细观察病人的各种指标、身体状况,再决定下一步。又不是只有中医才以人为本,难道在你看来,现代医学是会不管病人具体情况三七二十一有什么表症就下什么药,只管量多量少?要是医生有那么好当,我早就去学医了。

至于在对药物、对疗法的有效性研究上,既然是要找出其整体应用价值,不是只对某人有效的特定效果,那当然需要仔细选择样本群体并以科学方法排除各种bias,然后再小心下结论了。并不能从这就推论出现代医学不理会个体差异吧?用类似的方法,还能够找出一种药物、疗法对哪类型的病人更有效,对哪类型的病人效用较差,须知个体差异也是可以客观地总结的,而在这方面中医比西医更需要进步。

其实你是否混淆了病人的主观意愿,与医生辨症施治的主观性?

前者会产生安慰剂效应等现象,但我看不到任何证据表明中医比现代医学、健康心理学更善于利用病人的主观意愿或心理状态来治疗或舒缓病痛,总不能单从‘中医更注重整体观’加上‘西医/科学是机械的’这些主观甚至参杂了偏见的个人印象中就推论出中医在这方面会做的更好吧。

至于后者,无论西医中医都有其主观性,不过中医更多一些,因为相比西医,传统中医缺乏客观量化的手段,其理论对可以客观量化的数据的考虑也比较少。太依赖主观不是好事,我认为医学就应该靠尽量客观来保障其可靠性。当然了,客观化的过程中不能以忽略人体的复杂性为代价,因此客观程度虽是评价医学理论好坏重要指标,却不是唯一的标准。西医在行医时也仍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使如现代医学般大量使用科技手段,医生对病人的身体状况也远远到不了全知的地步。

简单来说我的意思就是:

1.现代医学并没有盲目忽略个体差异,反而对个体差异有更客观更规范化的研究。在这方面更须努力的是中医。

2.病人的主观与医生的主观是两回事。不见得中医在利用前者方面有优势,而对于后者更主观并非好事。

3.医学就应该向更客观而非更主观的方向发展,最理想的医学应是完全客观的,当然对中医西医来说,这仍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