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武林外传里的“梅斯布”说起 -- xiejin77

共:💬7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梅斯布体系里关于演员的一些联想(上)

梅斯布体系里关于演员的一些联想

说到了武林外传里关于梅斯布的一些话题,正好又重温了一遍阿甘正传。情节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看的时候恐怕只有我的心境在变吧。看着看着不禁对于上次所分析的梅斯布又有了些联想。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干脆就写出来吧。

梅斯布虽然是有关表演体系的东西,可是细细想来,似乎又不仅仅是这样的。打个比方来看,从我比较欣赏的演员的一些经典人物中,按照梅斯布的分类方式,分一分论一论,似乎别有一番风味,这就好比少年时的我突然得到了爸爸送我的望远镜,就会看看远看看近,看看原来已经熟悉的事物、风景在这凸凹透镜的折射下会不会有改变……

先说陈道明吧,前几天河里有人说到了围城,呵呵,小的时候看围城,颇有些看不明白的无奈——除了那段方鸿渐失落的感情。直到偷来了姐姐的藏书,才会反过头来惊若天人的又看了一遍方鸿渐。平心而论,本人的气质颇不似文人,也不是方鸿渐这种小心气的小知识分子性情;可是陈道明的情绪不管是失恋时的怅然失落还是耍了小聪明之后的沾沾自喜,都可以深深地感染我。现在呢,似乎有些明白了,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斯坦尼斯拉夫的“忘我”式成功的表演带来的观众的体验吧。个人觉得,陈道明大约一生里最经典的角色就是这个方鸿渐了;而也可以就此判断出来,陈道明的表演模式是一种沉入式的体验,不管以后《一地鸡毛》里的小林还是康熙大帝或者是蒋委员长,甚至是《冬至》里的那个唯唯诺诺的银行职员,都没有脱出这种模式的窠臼。这种沉入就像是疲惫已极的人缓缓地沉入温暖的浴缸的感觉,完完全全的变成了所饰演的人物。墨子曾经曰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陈道明所体现的也就是这样的一种特性,俗话来说就是演什么就得像什么。可是,我的感觉里,这种类型的演员个性不能太强,不能太鲜明;否则很容易带出自身的性格中比较强势的一部分,敬业的演员可以减弱这种趋势,但无法避免。打个比方,康熙和蒋委员长之间的趋同就是这种趋势的结果。反正我看见千古一帝在玩弄权术的时候想到蒋介石恐怕就是这时候落下的毛病吧。

再归类的话,唐国强也是同类型的演员。从奶油小生到毛泽东,这个变化的落差不逊于英俊的阿汤哥改行出演林肯;我不知道美国人能不能接受如此英俊的亚伯拉罕,反正从感情上我是不太喜欢。其实公平的说,唐国强的表演也很不错,至少他的雍正皇帝让人难忘。正好最近也淘到了八十年代的那一版十多集的《诸葛亮》,对比李法曾的表演,唐国强的表演呢充分的体现了鲁迅先生评价罗老先生的“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特色。以我个人的观点,那个十多集的剧集仅仅对于诸葛亮一人描写来说,远胜于整部大戏里的诸葛亮(在这里不多说,等以后有空再蒸包子细说)。

其实我喜欢的演员大多数都是这种斯式体系的演员,林连昆,周润发,汤姆·汉克斯等等。不过有的时候这也是角色比较单一的演员容易达到的目标,本人的性格特质和角色多有相似,只需要演出一系列的典型角色即可。这好比大家和小家在诗选里的地位,囿于篇幅,小家可以精锐尽出,很容易让人有超越其实际水平的联想。(未完待续)

关键词(Tags): #斯坦尼斯拉夫#陈道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