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豫北之鷹-記滑縣抗日英烈王泰恭 -- 司徒卡

共:💬300 🌺526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豫北之鷹-記滑縣抗日英烈王泰恭

第二位說客是王泰恭的老長官杜淑.杜淑在投降日偽之前到滑縣運動王泰恭一道降偽.當杜淑抵達滑縣時王泰恭彷彿見到了希望,他在迎接杜淑時興奮地為杜淑借箸一籌:”太行事變,出人意外,各部之附敵,多迫形勢,諒非得已.公誠以新命號召,各部多為公之舊屬,必有幡然來歸者,重整旗鼓,再建太行抗戰基地,此其時也”.

杜淑沉呤良久,回答道:”太行已為共匪占據,而路東孤懸,勢殊不易為,容緩圖之”.王泰恭知道老長官變了,在杜淑辭去之後,王泰恭告訴左右杜淑必將投敵,並馬上拔營遠避.不久果然傳來杜淑投敵的消息.杜淑在投敵之後,又作書曉王泰恭以兩面作戰之弊,要王泰恭一道”曲線救國”.王泰恭覆書道:”曲線救國之論,某甚不解,意者如勾踐之曲身事吳,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卒治吳國,此聖賢之事,愚鈍如某,不敢作東施效顰.泰恭凜於國父遺教,但知忠黨愛國,漢賊不兩立,邪正不並存,兩面作戰,亦不過如關羽麥城之事.生死存亡,早已置之度外,請勿再以游詞辱吾耳”.

因為王泰恭正氣凜然,而且兵力雄厚,所以杜淑也不敢苦苦相逼.在投降日偽之後,杜淑主力一度屯駐滑縣縣城,杜淑平時迴避與王泰恭部作戰,王泰恭也不願多結怨家,與杜淑保持兩不相犯的關係.只有一次,杜淑宣稱出城剿匪,約王泰恭退兵不作阻攔,結果杜淑縱兵搶掠民間,王泰恭乃回軍猛擊,繳獲重機槍兩挺,步槍若干.不過杜淑也不敢報復.不久杜淑奉偽命移駐東明,王泰恭率部邀擊,杜淑派參謀長鮑慶旋謁見王泰恭,告以此行只是單純移防,且有共軍尾追,請王泰恭網開一面.王泰恭不為已甚,讓開大道讓杜軍離去.鮑參謀長在臨行前對王泰恭說道:”今日之事,得勿類華容道”.王泰恭大笑.

在太行山失利與杜淑降偽之後,原游擊區的國軍部隊或者突圍渡河,或者下山到安陽新鄉降附日偽.一如王泰恭所料,共軍迅速侵入太行山區與冀豫邊區,並大肆委派地方官員,收編游雜,實行鬥爭.在豫北邊區的鬥爭,就不是宣傳中那種在統一戰線下的減租減息而已.不願降附共軍的游雜則成為”頑軍”,遭到”反頑”.武旭如回憶道:”(中共)著意於鄉村活動,委派村幹,提倡鬥爭,收編土匪流氓(即流氓無產階級,筆者註),殺戮愛國志士及鄉保甲長,編組婦女,徵集壯丁,組織農會,兒童團,聽房隊,聞香隊,扭秧歌,應有盡有,地方騷然”.

為了在中共衛南根據地大力擴張之際穩固地方,王泰恭與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獨立大隊大隊長暴惠民,滑縣第七區區長禹掄秀等人於葛村插香盟誓,結為聯盟:”以驅逐日寇,消滅共匪,保衛家鄉,造福地方,不計名利,患難同當,永矢弗諼”.王泰恭逐漸成為中共的眼中之釘,肉中之剌.

王泰恭拒降之後,滑縣縣政府科長,王泰恭的智囊孟繁棟建議王泰恭派員到洛陽,向長官部述職.孟繁棟說道:”太行易手,河朔情勢日非,吾輩懷忠貞之志,具松柏之節,殺敵報國,而上峰莫之知.且孤軍深懸,四無援應,殆不可以持久.宜派人渡河,謁見軍政長官,申述詳情,並請援助”.王泰恭為之動容,於是派孟繁棟與冀豫邊區民軍司令部副司令暴惠民渡河到洛陽,晉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上將以及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氏.王泰恭部堅持敵後的忠勇壯舉,深獲蔣長官與李主席嘉勉,蔣長官明令委王泰恭為第一戰區獨立游擊第1支隊支隊長(註26),河南省政府則發表王泰恭為河南省第三保安區上校副司令,並兼任滑縣縣長(註27).長官部補助王泰恭一筆經費與彈藥,這是長官部唯一能提供的資助,因為交通艱難,大規模的軍火運送無從進行.而河南省政府則對王泰恭提供了一個最珍貴的支援,省府配發王部電台一部,此後王泰恭部可以直接與省保安司令部聯絡.

1944年春,王泰恭就任第一戰區獨游1支隊支隊長.王支隊長率領游1支隊駐紮於滑縣牛屯鄉何莊,大王莊,張營,馮付集與田二莊等地.他將部隊整理為三個步兵團(註28),一個特務大隊以及一個騎兵隊,並成立支隊部幹部訓練班.獨游1支隊設暴惠民,郭璧臣等兩位支隊附,其中暴支隊附常駐洛陽,擔任後方聯絡工作.步1團團長師序齋,步2團團長劉斌英,步3團團長柴湘亭,特務大隊大隊長暴慶彥,騎兵隊隊長馬學儉,幹訓班由王支隊長兼任班主任,教育長孟繁棟,學生大隊大隊長則為王泰恭之子王三祝.另據大陸資料(註29),王支隊另編制有支隊部直屬手槍連與迫擊炮連,一個輜重大隊,並辦有印刷廠,報館與被服廠.在1944年,王泰恭擁眾千餘,各種槍支600餘支,實力不可小視.

王泰恭本人曾是職業軍官,所以他對軍隊的組織與實際操作有其概念,所以他的支隊編制顯得平衡合理.除王三祝之外王部是否有職業軍官今已難考查.觀察王部的軍制,王泰恭編制有已經有幹部訓練單位,據武旭如回憶,這個支隊幹訓班學員100餘名,是支隊中挑選出來的人員,用以強化獨游1支隊的下級幹部,而幹訓班的實際訓練則由中央軍校出身的正式軍官擔任.王泰恭的炮兵部隊只有一個迫擊炮連,這個連所操作的迫擊炮無疑來自戰場繳獲.不過獨游1支隊沒有修械所,這代表支隊的武器依然以搜集民槍與戰場繳獲為主要來源.僅僅在1943年太行山戰役期間,王部就在戰場繳獲步槍2000餘支與輕重機槍72挺,這使王部的槍械來源不虞匱乏,而且能支應槍支毀壞與戰損所造成的短缺.獨游1支隊辦有有報館,印刷廠與被服廠,這代表王支隊的後勤單位已經成熟,而且行有餘力,所以能顧及精神食糧.

獨游1支隊最引人注目的編制是騎兵隊,騎兵是豫北平原上最犀利的兵種,既能運用平原優勢作快速之機動,也能避免機械化部隊沉重的後勤補保需求.華北共軍中著名的第129師騎兵團在1943年12月改隸冀魯豫軍區4分區,這支部隊現在成為八路軍中的傳奇,號稱”中國的哥薩克”,曾經與王泰恭的上級邵鴻基多次交手.雖然目前不從尋查王泰恭部騎兵部隊實戰之跡,但由王泰恭部在實戰中屢次進行傑出的機動作戰觀察,王部之所以能於攻勢之中撫敵側面,甚至”輕裝馳援,直突敵陣,使敵之騎炮兵無所施其能”,這應是騎兵的力量.至於王部的軍馬來源,主要是收購民間馬匹與繳獲軍馬,僅太行山戰役期間,王部就繳獲日偽軍馬180匹,其中除駄運用騾馬之外,應有不少為合格軍馬.王泰恭本人善長騎術,這應該也與他會斥資建立騎兵隊有關.騎兵部隊的經費遠高於步兵,就游雜而言,供養一支騎兵部隊,勢必要擴大根據地規模以徽馬派草,這在豫北地區是十分引人側目的豪舉.王泰恭的騎兵隊實際規模現已難考,但由側面資料可知,王泰恭為了維持這支騎兵,必需在中共建立衛南縣根據地向王泰恭根據地擠壓時實力還擊,成為”磨擦”的主因之一.依大陸相關史料,王泰恭部對中共衛南根據地的”侵攪”,主要為徵兵,徵糧,買馬與收槍,這與王部的實況相符.而共軍在突擊王泰恭部時,也以騎兵大隊為主要目標.

王泰恭治軍”嚴法紀,信賞罰,勤訓練,重劈剌”.王泰恭的幹部選自鄉間,”撲拙純良,無老兵油之惡習”.他本人習於與士卒同甘共苦,”司令部之伙食,常不如連隊之伙食”.王泰恭對傷亡官兵的撫卹非常注意,”遇有傷亡,必親加撫慰,而養其遺族,其婦幼則送往安全地帶,按時濟其衣食,未嘗間斷”.所以王泰恭支隊的軍心固著堅強,”上下親如父子,人樂於致死”.

除了加強部隊實際戰力之外,王泰恭也非常重視情報搜集.依仗本鄉本土的優勢,王泰恭的情報網非常緜密,在偽軍與偽機關中也佈有內線.武旭如回憶道:”日人雖疾之,但以泰恭部隊來去飄忽,散聚無常,因利乘便,盡合機宜,偽軍翻譯多通款於泰恭,常以日寇軍事調動見告,故亦無奈泰恭何也”.情報確實,並且得到鄉里支持,是王泰恭部能夠在慘酷的豫北戰局中,百戰不殆的主因.

王泰恭在出長滑縣之後,在滑縣的”國統區”勵精圖治.1943年秋”蝗蝻生隴畝”,王泰恭親率部隊協助民眾在田間開挖縱橫小溝,再以數十人為一排,以樹枝將蝗蝻驅入溝中,以麥稭,乾草焚燒或以土埋覆.又頒令凡繳蝗蝻一斤者可抵應納公糧一斤,這於半個月之內滅絕了境內的蝗蝻,拯救了1943年的滑縣秋收.

在解決了蝗災的燃眉之急後,新任滑縣縣長積極致力於教育工作,王泰恭在戰前是一位資深教師,在抗戰後期也不忘作育後人.他在莊邱寺小學舊址創辦正氣中學,以孟繁棟兼任校長,後聘前滑縣師範校長楊景梨主持校務,這所小學在1944年秋開辦時學生達400餘人,時任河南省教育廳廳長的魯蕩平氏聞訊甚喜,下令將正氣中學更名為滑縣中學,並由省教育廳核定班,發給經費(註30).除了重建滑縣縣中外,王縣長也下令恢復各鄉鎮小學,在日偽或共軍入侵時,小學自行疏散,無警時開學.各村則推行小班制教學.所謂小班制教學,類似私塾,不設集中學校,而以分散之小班級代替,通過考試後發給小學學力證書.

王泰恭本身是一位戰地財政的能手.戰地政務的最要之處,在於養民與徵稅.而這兩個目標在戰時處於相反的極端.王泰恭為了在戰時養軍,他必需對民間作鉅額的徵索,如何在巨額徵索與民生破產之間取出邊際值,就是戰地財政的要旨.王泰恭在攤派時於每年秋麥兩季依傳統田賦之土地等級攤派,因為他的財政支出有預算,所以他很少做臨時的提徵,而且他秘密設置小型糧倉,所以在災荒時能進行計口授糧.在抗戰中期,豫北連年大荒,王泰恭的糧食管理使他在滑濬邊區的根據地能夠”雖經荒歉,民無餓殍”.所以王泰恭轄區的軍糧民食,恰能達到最合理之邊際值,而不致於為擴軍養軍而斷絕民生.此外武旭如回憶,王泰恭為政,以”剿匪,養民,除弊,去貪”為務.雖然目前罕見王泰恭在施政上的具措施,但可以藉”除弊去貪”四字,側面觀察王泰恭縣府的官箴.在抗戰時期,國府各地方行政機關往往因襲舊章,行司法審判之實.特別是軍民紛爭.為了使各縣長能便宜行事,在1930年代,國府規定剿匪區各縣長均兼任軍法官.所以王泰恭雖然是行政官員,但也時常審理詞訟,王泰恭處理訴訟時,”常召原被告於田野或路邊,席地而談,以其誠懇態度與合情合理之分析,經其勸慰,多受感動而和解.遇不能和解者,即派人多方調查取證,再召兩造以辯曲直,至心悅誠服而後止.故冀魯豫邊區數縣,常有數百里外來求公斷者,皆招待食宿而不必費一文錢,時有白臉包公之美譽”.

王泰恭的浩大聲勢使日偽切齒.在招降失利後,日軍不得不在滑縣駐軍1個大隊,並調派偽新5軍楊明卿師約6000餘人進駐縣城.1944年8月,日偽軍圍攻獨游1支隊第2團於河莊,王泰恭率部解圍,夾擊日偽軍,日偽軍遺屍百餘具逃遁.在進攻失利之後,滑縣城內的日偽軍改為構工自守,但是徵工徵糧均被王泰恭部阻撓.於是偽軍師長楊明卿率部夜襲第1團於落寨,王泰恭親率援軍馳援,激戰竟夜,楊部才敗退返城.是役獨游1支隊第1團大隊長暴永松殉職.

1944年秋,在冀豫邊區仍遙奉正朔的邵鴻基,王國然,宋新吾等部游雜部隊協議聯合互保,合組冀魯豫邊區軍政聯合指揮部,並公推王泰恭為指揮官.這個高司單位並不是省保安司令部所核定的正式機關,而是由各游雜部隊自行推舉組織而成,所以軍令之效用完全視參與聯盟各部隊的誠意,聯合指揮部的主要功用在聯絡各部指揮作戰以及調節各部補給,所以只設政治部與軍需處.聯合指揮部參謀長由王部的孟繁棟擔任,副官長由王部的丁佩卿擔任,政治部主任由邵部的白彰五擔任,軍需處處長由宋部的劉靜山擔任.在這四支游雜部隊宣佈聯合互保之後,總實力達到官兵5萬8000員,成為冀豫邊區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而且在滑縣,長垣,封丘,延津,濬縣等地組成堅強的民防組織,使日偽與中共的基層組織無法滲入.

冀豫邊區抗日游擊團隊的整合,使王泰恭統合豫北各縣的力量,在艱困局面中繼續維持中央在冀豫邊區的政權,此時距抗戰勝利已經不遠,只要再支持一年,王泰恭就能成其抗日盛業.但是王泰恭並沒有支持到勝利光復之日,而消滅王泰恭的敵人,並不是日本侵略者或偽軍,而是中共冀魯豫軍區第4軍分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