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军44年起对技术兵种的使用1 -- szbd

共:💬29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这样的

首先苏军在44年拥有进攻的绝对主动权,在从黑海到波罗的海的广大战线上此起彼伏地发动进攻。而德军的兵力相对来说很不足,因此绝大多数苏军面临的防守压力不大。德军的进攻通常都是对苏军进攻的反击,因此也经常要面对已经被加强过的苏军。

第二,东线的作战就像下军棋一样,布阵并不重要,后面的走子才是主要的。当某处苏军确实面临优势德军进攻的时候,不用等他们支持不住,只要他们的上级发现这里投入的德军具有很强实力,会马上派出强大的机动部队进行救援和反击。他们友邻的部队也会奉命组织起来攻击德军进攻部队的侧翼。很多时候这种事被苏军战区指挥官看成是一种机会。

第三,苏军也会对防御进行重点的部署,这通常是在集团军的范围内。尤其是承担次要进攻任务的集团军,往往会把兵力集中,而又没有太多的加强部队,那么他们原来防线的侧翼就会变得薄弱,并且这些地段受到德军反击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时候他们的措施一般是用一些火力强大但是机动力很差的部队加强这些地段。因为这些不能动的部队在进攻中起不了多大作用。比如反坦克炮团。还有筑垒地域,一个筑垒地域可能是团级或者更大。在他的编制内只会看到机枪连,迫击炮连,反坦克炮连,工兵连等等,基本没有什么步兵。他们中的官兵往往都受到过充分训练。这样的部队可以占领很大一片阵地。上级把他们和所属的武器弹药粮食之类运到地点,汽车就走了,他们就奉命坚守这里的阵地。

第四,什么都没有的步兵部队就靠他们的阵地了。双方部队在不作战时基本上都不停地在自己的战线后方构筑工事。一线步兵身后往往有数公里到几十公里纵深的阵地可以利用。当他们受到进攻时,上级会酌情派来一些预备队占领他们身后的阵地,前面遭到攻击的这些部队也可以逐渐退向后面的阵地。他们需要做的是延缓敌人的进攻速度,等待援军。只要不被敌人突破打击到后方的有价值的脆弱的目标,那么他们都可以往后退。同时德军也采取这样的方法,所以苏军在进攻中往往把不可理喻的优势兵力集中在突破口,目的就是要在敌人作出有效地反应之前完全突破纵深很深的阵地。那么反过来,德军要想成功突破一块预有准备的苏军阵地,也得集中起类似的优势,就算少一半,德军哪有那么多兵力?

最后,在实际上,44年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德军将要进攻的方向都被苏军预料到了。通常都是德军拿出了压箱底的货色,突破几公里,损失技术兵器大半,撤回进攻出发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