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朱元璋北伐成功的原因 -- mynoodles
元末朝廷直接指挥的蒙古的军事力量已然腐败到了极点,不能使用了。朝廷所倚靠的是王保保,李思齐等几个在镇压红巾军时崛起的大军阀,这几人与朝廷的关系,就类似东汉末年各路军阀与汉献帝的关系,叛服无常。论实力每个都不小,但是不团结,与中央也是貌合神离。
明军北伐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元朝中央军最面,就先打击它,摧枯拉朽,取大都。大都丢失,王保保未必不乐意。当时他有的是时间入援大都,却借口被朝廷冤枉而按兵不动。他的实力很强,完全有可能收复大都,立下再造之功。到那时挟天子以令天下。这很可能就是他的算盘。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由于王保保部下一个军官的意外投敌,徐达和常遇春在太原战役中一举击溃了他。关中军阀李思齐、张思道一直在做观众,现在轮到他们倒霉了。简而言之,轻松搞定。
明军北伐打得非常轻松,但这并非偶然。
首先从军队来说,明太祖采用垛集军制(指定部分百姓世袭从军,出则作战,入则屯田)。这种制度在明后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但在建立之初,却有极大的优越性。军队屯田,不花多少军费,却很容易造就一支既多且强的庞大武力。明军在洪武朝的总兵力曾高达280万,在永乐朝也有200万。故此后来明太祖击北元往往出兵二三十万;明成祖五征沙漠,出兵动辄五六十万,征安南发兵八十万(可惜败了);这些在以前历朝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数字,在这里却不全是宣传上的虚夸。这样,朱元璋北伐发兵二十余万的同时,还有足够的兵力四面出击,征广东、福建等地。
从经济上说,朱元璋在北伐前已控制了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所以他在灭了张士诚之后,立刻就能北伐,没有给元朝各路军阀以重新整合的机会。
从人心上说,元朝统治者已彻底丧失人心。而王保保等人虽不听朝廷的命令,却又打着朝廷的旗号,即使真能挟天子,天下百姓的人心也不在他们这边。
另一方面,当时的民族矛盾,并没有通常想象得那么尖锐,前不及元灭宋时,后不及明清易代时。事实上,中国的老百姓,只要还有一口饭可吃,饿不死,就不会造反,他才不管你是什么民族的统治者。元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阶级压迫过于严厉,阶级矛盾的总爆发,民族矛盾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来的满清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搞什么永不加赋之类的把戏,让大家都有口饭可吃,硬是撑了快三百年不倒。
从双方阵营的分野也能看出这一点。如王保保是汉人,其养父兼舅父察罕帖木尔是色目人,李思齐等人也是汉人,他们都是大地主,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仔细观看这些人的传记,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占到元朝一边并非出于种族的原因,而是出于对红巾军打击地主的恐惧。这点很像汉末的诸军阀,他们大概也有汉末群雄的野心,要是没有朱元璋,很可能后来的情形会像汉末割据一样。可见阶级矛盾是主因。当然民族矛盾也有作用,至少没有什么蒙古贫民主动参加起义军的事。
朱元璋很清楚这一点,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比如灭张士诚后对江浙富户的镇压;统一全国后通过对几个贪污案(比较著名的有空印案)的惩处,有计划的屠杀全天下的大中地主(空印案中通过各种匪夷所思的株连手法杀了数万人,江浙地主一扫而空);再就是他对功臣的杀戮,除了猜忌的心理是主因外,消灭新兴大地主也是一个考虑。至于他的这些卑鄙手法,对于中国的长期发展是否有好处,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他的平均化措施使得明朝前期没有大的农民起义倒是真的。
朱元璋把民族矛盾处理得很好。讨伐元朝的檄文中就明确指出,归顺的蒙古族人一律一视同仁。当时的蒙古人在长期优惠政策下养尊处优,大多受不了塞外的苦,在明军北伐时纷纷投降,最后逃往塞外的只是一小部分(后来,成化、嘉靖时,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说元末时蒙古人有四十个万户,归降明者三十四万户,故此把全蒙古划分为六个万户,分给自己的子孙们统治)。投降的蒙古人大多被编入明军之中。前面提到的使王保保太原惨败的投明军官就是蒙古人,而王保保及其手下的主要将领士卒却是汉人。这一方面是朱元璋的统战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比而言并不非常尖锐。另外,大都失守虽然没使王保保受损,但对其军队中的少量蒙古人的心理震撼还是很大的。
最后当然是朱元璋的北伐战略做得好。他是这么说的,“北定中原,所以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旆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简而言之就是各个击破,先易后难。这个战略真是漂亮至极。撇去朱元璋屠戮嗜杀的劣迹不说,其个人的综合才略在历代帝王中真是顶尖,大概只有本朝太祖能与之并驾齐驱。当然本朝太祖的诗词写得比他好得多了,这可是今人胜古人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朱元璋北伐成功的原因
n年前的文章都给翻上来了 mynoodles 字24 2004-12-18 15:18:13
还有一个原因 索额图 字372 2003-11-05 20:12:48
不同意索中堂所说的 何足道 字56 2004-12-18 06: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