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汽车碰撞的方式:浅谈汽车碰撞试验 -- 山猫部落长老

共:💬16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鸡蛋理论的补充

通常的直觉,壳越硬,那么在车子这个小空间里,撞车时被挤压而导致受伤的可能性也就小一些。

这个直觉成立的前提,一是“壳”足够硬,可以达到撞击后不变形的目的;二是“壳”里面的“瓤”足够软,软到完全吸收撞击能量。

实际上,在合理的价格内无法给汽车做出足够硬的壳(不惜工本的装甲化会如何?大家可以自行想象),就像大家的直觉是跳到数米深的水里不会受伤,但是如果从金门大桥的高度跳下去,落到水面的结果跟落到硬地的结果类似;同时现有的驾驶舱内安全措施也无法完全吸收撞击时人体的能量。

所以只能两方面结合,既要车体产生一定的变形来吸能,又要有舱内安全措施进一步吸能和固定。

注重于空气馕技术方面,是因为成本相对更低,还是因为在碰撞过程中,受伤的因素并不是因为直接的碰撞,而是因为迅速的摇晃而导致的,比如颈椎错位等的伤害

气囊的作用是防止人体滑动撞击方向盘这类舱内设备甚至飞出车外(前气囊),同时减轻人体撞击驾驶舱的伤害(前气囊、侧气囊),但是它不可能在极短的距离完全制动。

防止颈椎错位这类伤害,要靠座椅、安全带、头部气囊、电子控制系统共同构成的头颈保护系统。

当轿车受到后部的撞击时,“头部保护系统”(WHIPS)会迅速充气膨胀起来。整个靠背都会随乘坐者一起后倾,乘坐者的整个背部和靠背安稳地贴近在一起,靠背则会后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头部向前甩的力量,座椅的椅背和头枕会向后水平移动,使身体的上部和头部得到均衡的支撑与保护,以减轻脊椎以及颈部所承受的冲击力,并防止头部向后甩所带来的伤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