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晋春秋 -- 陈不到底

共:💬103 🌺19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西晋春秋 司马懿时代 230 下半年 (有图)

230 下半年

就在杜恕上疏的时候,督雍凉的大将军曹真进京。曹睿下诏升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懿为大将军,远在辽东的公孙渊为车骑将军。

曹真回到洛阳以后,向曹睿建议说,“蜀连连侵犯边境,应该对其讨伐。只要数道大军齐头并进,必能攻克。”

这次曹魏伐蜀的提议,就是这句在曹真本传的一句话,既看不出来具体的计划,也不知道曹大司马是要破汉中呢,还是要破蜀汉。曹真二月进京,六月卞太后过世,七月卞太后下葬。大丧之后,曹真的这项提议就得以实施,曹睿同意多路出兵汉中。

230年的时节,魏既没有大丰收,蜀也没有大灾难,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曹真此时出兵能得建大功,分析起来,可能是曹真无法再等待下去。这个时候的魏,已经是第二个皇帝,立国十年了。对于武皇帝曹操那一辈人,从迎立汉献帝都许昌的艰难时刻,到曹氏统一整个北方,也只是十年(196—207)光阴而已。如今,曹真这拨军方的第二代领导,十年之间,寸土未得,蜀、吴两贼还都称帝。作为文帝曹丕钦定的辅臣,曹休在东线大败身亡,南线的司马懿虽然没立过大功,可也有千里奇袭平叛孟达的风光事迹。曹真自己这里的西线,却屡屡被诸葛亮侵袭,虽然蜀没有得到好处,可魏也没有得到土地。

曹睿跟父亲不同,曹丕总想“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现在这位皇帝对于征伐的事却从来没有拒绝过,曹真既然如此提议,那就实施好了。

于是曹睿指定大司马曹真在雍凉向汉中进军,同时给督南线的52岁的司马懿假黄钺的权利,令其在荆州西部同时与曹真进军。

这时另外一位辅臣陈群听说曹真要从斜谷进攻汉中,就上疏说,“以前武皇帝攻打张鲁(那次号称“山行千里,升降险阻,军人劳苦”),靠沿途豆麦以供军食,而张鲁还未攻下,军粮就没有了。如今斜谷沿途既无军粮可以凭借,而且道路险阻,难以进退,运送的军粮在途中又容易被抄掠堵截,如多留兵士守卫要害之处则太消耗兵力,此次出兵应该多多考虑。”

斜谷是汉中通往陇西三谷道的最西端靠北的位置,道路在三谷道里最宽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从这里出的兵。可这个地方离曹真驻守的长安却是最远,当年曹操走这条路的时候,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才到的汉中大门阳平关前,当时曹军军粮告罄,只是因为张鲁守军自败才成功拿下汉中。(详见老文刘晔传)

曹睿认为陈群说的不错,曹真又上表说主力军可以走最靠近长安的子午道。陈群认为子午道太过险阻,虽然离长安最近,但路途却最遥远,“并言军事用度之计”,但还是发表了一些意见。

陈群虽然发表意见说伐蜀不易,但并没有明确反对出兵。

这位陈辅臣的日子并不好过,就在这一年,以前同是号称曹丕太子四友之一的吴质进京出任侍中,他跟曹睿说,“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司马懿忠心至上,绝对是社稷之臣。陈群虽然世代名士,身在重位,却没有达到该做的职责。

曹睿表示同意,第二天就下诏督促陈群(~陈大人,说你呢,认真着点~~这么着年初曹真、司马懿二辅臣升官,却没陈辅臣的事)

吴质这个人,和先皇帝曹丕私人关系很好,经常互相馈赠诗文。曹丕与曹植争做太子时,吴质出了很多主意,相当于曹丕的杨修。曹丕称帝后,吴质出任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的职务,完全是大后方的享福高官。吴质仗着曹丕的宠爱,说话一直都无顾忌,曾对大将军曹真说过“你曹子丹算什么,我吞吃了你,嘴牙都不用动”这样的话。

当年太子四友的几个人,陈群、司马懿位列辅臣,另一人朱铄出任中领军(统领禁军的官),朱铄也曾被吴质骂的狗血喷头,陈群也被吴质看不惯,唯独司马懿入得吴质法眼。司马懿已经开始处于魏臣中争议的中心,有说他十全十美的,也有人开始担心,毕竟这个时候,出镇军事边境的大员,就剩下司马懿和曹真了。

这个张狂的吴质,到了洛阳半年就死了,(大概)司马懿念着他的好处,几年后把吴质的女儿娶过来给长子司马师续弦。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的婚事,都是绝对的政治联姻,22岁的司马师此时的妻子是故征南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就是那个失宠的曹氏的女儿,是绝对的皇亲。司马昭的亲事也马上有眉目了,对方的祖父是故司徒王朗,现任散骑常侍的王肃之女,只是孩子才14,还不到既笄的年龄,21岁的司马昭还得再等等。从两个儿子的婚事上看,司马懿可谓精通官场之道矣。这些政治婚姻,后面还会提到。

跑了这么远的题,本来是要说伐蜀的事咧~~接着讲

曹睿将陈群的建议发给曹真,并亲自送行。八月,曹真从长安出兵子午道,雍凉诸军从斜谷方向,和武威方向同时进军。荆州的司马懿则逆汉水而上,(汉水的上游就是汉中蜀军的驻守点,现在陕西城固、洋县一带),希望各路大军能在汉中会合。

蜀那边接到情报,一直在汉中的诸葛亮率领蜀军在早先修筑的城固军堡附近驻扎,这个位置正是曹真主力军的出口。

曹睿并没有像两年前到长安助阵,反而离开洛阳去许昌东巡去了。

可是这个230年的秋天,魏国几大辅臣期盼的决战并没有发生,连着三十多天,整个陇西地区都在连绵暴雨的笼罩之下,伊、洛、河、汉各个水系全都暴涨,本来就很险阻的子午谷根本无法修筑栈道。在荆州西城(今陕西安康)出发的司马懿水军虽有小胜,但也因为河水暴涨的原因停滞了下来。(司马懿的行进的水军路线,现在有个石泉水库。另外整个黄河流域是以秦岭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局部达900毫米以上,当然这是现在的记录,不知道那会是不是)

在许昌的曹睿得知曹真大军受困于大雨,同时后方的魏臣纷纷上表,诉说这么多军队吧嗒吧嗒吃着粮食却不办事的坏处。

时任少府的陇西天水人杨阜、和散骑常侍王肃都上疏说,“曹真军队受大雨阻隔,军粮接济不上,道路险阻,而蜀军那边以逸待劳,这样强行进军十分危险。以前周武王伐殷纣王,也曾因天时不济而撤军,(近一点的)武帝、文帝也都曾面对江水无法讨伐孙权而撤军,这都是顺天知时的缘故。”

太尉华歆也上疏,先把魏国、和曹睿夸了一下,转即说道“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原陛下先留心於治道,以征伐为后事。”征战是不得不用时才用,平时应该安稳下来等待时机。陛下现在首要的是为政,而不是为征伐。臣听说今年因伐蜀的征役,已使农桑之业失去农时。“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现在首要的是解决民生民事。

陈群也和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此时应该撤军。

曹睿是个听劝的人,他给华歆回信说,“吴、蜀凭恃山川,祖辈父辈尚且不能克平,我怎敢断言能消灭二贼。诸将认为虽然不能一下子将其攻灭,也只是伺机出兵。如果天时未至,周武王尚且还师,前事之鉴,我不会忘记的。”

这样,九月里,曹睿下诏曹真、司马懿等人回军,这次伐蜀雷声大,雨点也大,就这么着取消了。

十月曹睿返回洛阳,代理督扬州军事的满宠的上表也跟着到了,说孙权扬言说要进攻合肥新城,请求召集兗、豫诸军汇集应对。曹睿同意后,孙吴那边又扬言撤兵,于是洛阳意思兗、豫诸军可以各回本地。满宠又上表说,“孙权大举出兵却又扬言退军,绝非本意。必定是伪退,等到我方诸军撤退再乘虚进攻。”所以请求不罢兵。十多天后,吴军果然去而复返,在有所准备的合肥城前,还是不克而还。

满宠在扬州十分称职,却还是没有从代理升为正职,否则就不用如此与洛阳之间来回上表请示了。

另一方面,曹睿深感人才不足(或者自己一手提拔的人才不足?),再次下诏群臣公卿举荐贤良。可曹睿没想到的是,父亲留下的辅臣,马上要再消失一个了。

吴那边,年初出海的卫温、诸葛直终于回来了,满怀期望的孙权并没有得到什么好消息,船队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亶洲,只是掳掠了夷州当地的几千居民而已,出行时的上万士卒,却因为疫病死去十之八九。孙权这个时候正在因魏国间谍,隐蕃事件大为恼火(见前文),之前说过隐蕃好话的群臣大受斥责,廷尉郝普因此自杀,孙权的女婿朱据也因此受冷落。孙权还想不到卫温、诸葛直的失败,隐蕃事件一完,孙先生扭头又看见这件糗事,他可不记得当初陆逊等人的反对,只是指责卫温、诸葛直失职,下狱!杀!

今天中学历史课本里因为和台湾有关系留下大名的这两人,最后就这么着死了。

蜀汉那里,诸葛亮的蜀军没有等到曹真,趁着魏军的撤退,分派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谿(今甘肃武山县西南)。此时的诸葛亮正准备再次出兵北伐。

补一个google地图,几个重要的地名都能看到,天水、西安、洛阳、成都,在红圈里的就是汉中,可以看到汉中盆地与西安之间明显的秦岭,可惜水系看不太清,那个白线是现在省的边界图。

呵呵,现代人的手段是比过去强多了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西晋春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