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台湾方面在两岸政策上的变化 -- 海天

共:💬28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整理】台湾方面在两岸政策上的变化

历史久远的,比如老蒋的“反攻大陆”,小蒋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就不说了吧,从将近20年前两岸正式解冻开始算吧。

一国两府:两岸正式解冻后,李登辉于1990年提出“一国两府”作为解决方案,北京方面则称其是“在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同批判。

以前一直以为这是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府,后来发现不然,类似设想早在60年代美国处理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时就提出过,在两岸均遭反对,北京强调“一个中国三段论”,台北则强调“汉贼不两立”。

国统纲领:90年台北成立国统会,91年三月通过“国统纲领”,提出近、中、远程三阶段:近程为交流互惠阶段,在交流中不危及对方安全安定,在互惠中不否定对方为政治实体,大陆应推动经济改革、台湾应加强宪政改革。 中程为互信合作阶段,两岸应建立对等官方沟通管道;开放三通;推动两岸高层人士互访。远程为协商统一阶段,成立两岸统一协商机构,依据两岸人民意愿,以政治民主、经济自由、社会公平、军队国家化原则,共商统一大业,研订宪政体制,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国。

国统会已经于06年2月“终止”。

李六条:为应对95年一月的“江八点”,四月李登辉正式提出“李六条”:中国的统一,时机与方式,首应尊重台湾地区人民权益。民国三十八年,台湾与中国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治理,形成海峡两岸分裂分治局面。两岸应增进经贸往来。两岸应平等参加国际组织,双方领导人借此自然见面;两岸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两国论:李登辉的最后任期内,气氛开始发生急剧变化,李在提出“台湾人的悲情”“外来政权”等之后,终于抢在99年汪道涵来台之前抛出“两国论”--------首度提出两岸至少是“特殊国与国关系”,把两个不同政治实体,修正为两个国家。

邦联制,“一中屋顶”:这是2000年竞选期间连战(邦联制),宋楚瑜(一中屋顶,一中下两个不同政治实体)的观点,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国两府”的变体。

一边一国:陈水扁上台以后,以短暂的“统合论”虚晃一枪以后,02年正式提出一边一国,在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十几年来,台湾方面从“一国两府”变为“一边一国”,口号上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从用词上看,恐怕还是一开始的“一国两府”更入耳更接近“一国两制”些。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口号是什么,台湾强调“对等谈判”“拒绝矮化,地方化,边缘化”的精神从未改变过,他们最忌讳的就是被定为“叛离的一省”(李登辉语);但是作为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唯一合法政府”,要北京要做出这个让步,难度可想而知。

耐人寻味的是,近10年前北京开始提出“一个中国下什么都可以谈”“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些不同于以往“一个中国三段论”的表述,难道说,在“一国两制”“一国两府”中间的灰色地带还有想象空间不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