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链接(集)】The Telepathy Debate -- 衲子

共:💬28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翻译】蓝头山雀的盗奶奇闻

在1921年英国的小镇Southampton, 一个奇怪的现象被发现了. 当地的一种小鸟--蓝头山雀 会在早晨用喙撕破送奶工人送来的奶罐上的封口,把牛奶上层的奶油喝光. 甚至发生了几起蓝头山雀头朝下被淹死在奶罐里的悲剧. 这种现象,竟然由一个小镇很快扩及全国。 令人不解的是,蓝头山雀的活动范围很小,离巢不远于四五英里, 飞行能力亦十分有限。对此现象作研究的学者得出结论, 各地的蓝头山雀必须"独立"发明了不下50次. 此外, 这种习性的传播速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速. 在欧洲的其它地区, 比如荷兰和北欧, 当开始送鲜奶后,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了.

二战及稍后(1939-1948年间),因牛奶匮乏,暂停了送鲜奶的服务. 因为蓝头山雀只能活两三年,所以到1948年,恐怕没有曾偷喝牛奶的蓝头山雀还活着了. 可是当鲜奶重新发送后,"偷奶"行为再度发生. 并且这次的扩散速度比战前更快.

Rupert Sheldrake 用他的"形态谐振"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 个体的改变会引起该种生物共有的"形态场"的改变,继而引出更多的共鸣,于是整体就随着改变。 类似的现象: 报纸上的填字游戏在晚上或第二天做起来更容易, 因为此时别人已经做过了, 故而答案已存于"形态场"中.

摘译自:

外链出处

[衲按:] 这个所谓的"形态场"其实很象荣格所提出的"集体潜意识"概念. 另, 对这个"盗奶技巧传播"的解释不止一种. 我个人自然倾向于用生物群体耦合的阿赖耶识(落谢的共业种子及其现行,etc.)来解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