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以军这次都暴露出哪些问题? -- 人在特拉维夫

共:💬39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以军这次都暴露出哪些问题?

看各位说的热闹,也来凑个数。

尽管此次作战不利,以军仍然是一支世界一流、中东第一的军队,此次未能达成自身战略目的的主要原因是军政高层出了问题,具体来说,一个曾经是随军记者的总理、一个在以军中最高官至连长的国防部长和一个出身于空军、痴迷空军的总参谋长组成的领导班子,没有正确地运用以军,导致了最终失利。

一、过于强调空军作用

一开始,以军希望“空中制胜”,轰炸尽管摧毁了大量基础设施,但对真主党战术目标打击并不理想(科索沃战争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换言之,以军没有充分利用最初约10天的时间,并在国际社会眼中逐渐耗尽了其自卫权。

二、没有确定明确的战役目标

以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消除真主党在北方对其造成的战略威胁,但是却没有明确为达成战略目标所需达成的战役目标——部队究竟要夺占哪些区域?这就造成以军的作战走一步看一步,首先空袭,空袭不行就加上特种部队突袭;突袭吃亏了就开始拔点,拔点不行就建缓冲区,最后看还不行就决定打到利塔尼河。各个步骤之间脱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拔点作战,以军占领Mourn al-Ras等要点后,居然还主动撤出,把拔点变成了越境打击,等真主党回来之后继续发火箭弹,不得已又重新攻占自己主动放弃的要点,真是匪夷所思。

三、预备役动员太晚

中东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个纯军事问题,每次以色列可以利用的时间窗口并不长,这次政府既想解决真主党问题,又不想打地区战争,两难之下形成了添油战术。军方要求增加预备役征召数量的要求一再被驳回,在7月28日政府宣布批准部分征召3个预备役师(只征召师部,不是全员),以军总共动员预备役18000人;而2002年对西岸巴难民营的“防卫墙”作战,以军动员的预备役人员就超过了36000人(这让我怀疑奥根本没想打地面战,完全是被拖进去的)。而以军两线作战,现役部队数量不足,总共4个现役步兵旅投入了3个(在加沙还要留1个),驻守戈兰高地的王牌装甲部队7旅、188旅也被迫逐次投入战斗,无法对真主党形成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四、情报保障出现问题

对真主党装备了解不足,斩首行动和突击队突袭行动都因缺乏情报而失败。

五、预备役部队质量下降

体现在训练和装备上,不少部队缺乏装备,连“胡桃”反游击战营这样精锐部队的预备役人员都缺乏防弹背心,不得不筹款购买。有的预备役装甲人员6年间没有经过一次坦克驾驶训练。主要原因是以军今年削减军费,同时大量采购高科技装备。

如果以军能够在开战之初就投入大量兵力,用装甲部队在西侧沿海岸平原、在东侧沿贝卡谷地进行突击,到达利塔尼河一线后分别侧转,会师后首先完成战略合围,然后再控制南部各要点,将真主党武装分割、压缩、包围,最后歼灭,其伤亡尽管要大得多,但是火箭威胁应当可以得到有效遏制,停战之后真主党也将不会再以一支军事力量的形式存在。

元宝推荐:晨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