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0)--引子 -- 奔波儿

共:💬60 🌺1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请教奔波儿一些问题

今天听中科院一个地震专家讲中国地震预报的机制.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怀疑某地可能发生地震,那么多方面的专家,比如地质的,地球物理的等等会对该地的各种征候进行分析,然后从各自的角度判断是否可能发生地震.由于现在没有大家公认的必震现象--就是一旦出现必然会有地震的现象--所以最后的判断只能靠投票决定.

为了表述方便,先定义几个名词:

曾经发生的,有一定破坏力的地震称为实际地震;其中震前无明显异常现象的地震称为不可测地震;反之震前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引起人们注意的地震称为可测地震

这些震前发生的,引起人们注意的,可能预示地震的异常现象称为可疑现象;其中最终伴随实际地震者称为真信息,其余称为假信息。地震预报的关键就是区分可疑现象是真信息还是假信息。

可疑现象被多数专家认可,在投票中以多胜少后就称为预期地震;理想的结果就是所有的真信息都被列入预期地震,假信息都被排除,不过现在看来还远远做不到,真信息和假信息都可能成为预期地震,也都可能被漏掉。真信息被列入预期地震或者假信息被排除就是准确预报,相反,真信息未被列入预期地震就是漏报,假信息被列入预期地震就是误报

呵呵,希望你没被这些外行定义绕晕.

我想请教的是,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

实际地震中可测地震和不可测地震的比例是多少?是否多数地震都是可测地震?

可疑现象中假信息和真信息的比例是多少?假信息是否远多于真信息?

真信息中有几成可以被列为预期地震?

预期地震中假信息和真信息的比例是多少?假信息是否仍然多于真信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