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用物理学的视界解析中国传统功夫 -- 北斗

共:💬51 🌺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北斗物理解释基础上再加点解释

该文从昨晚看到一直在啄磨,很受启发,从力学的角度在北斗说明的基础上加点解释:

北斗兄说了五个搏斗时出现的状态,分别是

1) M2被击伤,到地昏迷,到地死亡,伤残而失去搏斗能力。

这个不用多说,谁都明白;通常意义上的拳击,散打都是如此;

2) M2快速向M1撞击,M1不动微晃,M2如触泰山,被快速反弹而出。这就是所谓的钱投鼓,球碰壁。

北斗兄的解释是:

M2快速撞向M1时,由于M1落地生根,入地三尺。实质是M1获得一个纵向自由度。并获得加速度a,此时M1的加速度则为a+g。由于快速运动 中的M2(浮根)的摩擦力非常小, 且M2很小。可忽略。则认为,此时的M1可认为是 M1+M0。则M1的质量可认为趋向∞。

根据动量守恒原则,则M2V0﹦M1V1﹢M2V2。

由于M1无穷。并由能量守恒原则(摩擦力热能忽略)则V1≈0。V0≈-V2。

这点可以举个例子,两个人互推,一个在冰上,一个在地上,在地上那位不动,另一位冰上的会滑出去很远。实际互相较技两位,一般讲,出去那位被拔“根”了,站在冰上去了,为啥?估摸着用摩擦力的概念能解释清楚,摩擦系数一般差不到那里去,关键是正压力,被“拔”根那位正压力小了,根据牛三定律是跑到对方那里去加大对方的正压力了,这样看,两人一交手,一个站冰上去了,一个借了对方帮助更站得牢靠,站冰上那位出去就很自然了。

元亨利兄指出了里面有错误地方,修正说法如下:

冰和地的说法有偏差,修正一下。

实际过程这样解释可能更好,交手时,一个被瞬间“拔根”,正压力小了,跑到对方那去了,这个过程你可验证,两人面对面站在弹簧秤上,你双手托住对方肘部,让对方压你双手,此时秤你体重那秤肯定大于你实际体重,而对方会小于他的实际体重;这样的情况下,加上水平互相推的力,摩擦力的角度看,交手的过程里面,出去一方摩擦力小,容易被推出去;两人分开后,由于出去一方身体平衡状态已被严重破坏,处在失衡状态,踉踉跄跄出去很远是在调整自己的身体平衡,来得及调整,速退几步后站住了,来不及调整的,就跌滚在地上了。这样解释,感觉要合理些。(北斗文中自己的正压力可以通过纵向加速运动得到加强的。这个状态即使不在交手中也存在。)

又想了想,还是有不尽意的地方,再加几句。高手动手是个整体,整个身体凝如一块,是个大球,而对方是散的,是一个个的部分,是分散几个的小球,以一个小球去撞大球撞不动,而以一个大球撞一个小球很容易,这个小球一动,连带破坏了其他小球之间的关联,结果整个体系平衡破坏了。为啥高手是一个大球,合起来了,标准是六合,而一般“六合”未做好的,就是分散的几个球。

3) 欲进不能,欲退不得。

北斗兄的解释是

接近M1时.由于M1为高自由度状态,可随时加力于垂直于M2的自由度方向使其失去平衡.则M2怕失去平衡极力维护重心而不得.则逃不敢逃,进不能进也。c就是M1可随时对M2可做出在其自由度垂直方向上的加力.从而可随时使M2失去重心跌到.”

完全按照人体造一个模型立在地上,你就知道这种立法是多么不容易保持平衡了,一阵风就能吹趴下,你再看人老了走几步都那么艰难的样子,力学结构上,人体是不稳的,平躺在地上才是稳定结构。

人能走跳跑等等,是因为他能主动调节不平衡的状态,而且这样调节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中,但你的重心如果被高手牢牢控制了,改变你的直立状态不会比推倒一个人体模型更难,原因是你无法时时刻刻随你自己心意去调节你身体的重心了。

4) 一触既跌,粘衣跤。

北斗兄的解释是

就是M1可随时对M2可做出在其自由度垂直方向上的加力.从而可随时使M2失去重心跌到.就是加一个短促的发力.所以称为粘衣跌.一粘就倒.

前面已经说了,高手能完全控制你的重心,让你跌就是推倒一个人体模型。

5) 一触即发,如掷弹丸。

原理和4)相同.区别只是在其自由度方向加了一个长力.

长力的力学解释是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较长,力和时间的乘积是冲量的概念,冲量越大,这个物体获得的动量越大,质量一定的前提下,冲量越大,物理获得的速度越大。

6)髦耋以御众,快何能为。(车轮战)

“这就是太极拳的一对多的借力打力战法.”

“力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根据矢量合成原理,n个力的合成就相当于一个力(有其大小与方向),原理上高手可通过控制自己第n+1个力的大小与方向,总体上改变整个合力作用的方向与大小。考虑到具体人空间问题,尽管北斗说n<10, 实际上n=3可能就是上限了,其他n>3的部分是属于时间次序上的问题。”

另外北斗兄提到:“

当九十高龄的M1和M2搏斗时,M1,M2处于等势面上,由于M1,M2搏斗热能可以忽略(等于喝一小口希粥的能量).”

学过单摆和弹簧的都会知道这个理,在外界阻尼为零的情况下,单摆和弹簧的运动理论上会永远持续下去,其能量是不变的,从原理上,M1,M2的初始能量可全部由M2提供,而九十高龄的M1只要把这能以力的方式作用在M2身上就可以了,呵呵,这么说,“借能打力”的说法也许比“借力打力”的说法更接近些。哪位问了,有这个可能吗?呵呵,你找根铁棍子,使劲揍个弹性很好的橡胶人就能有感觉了。呵呵

关于自由度的说法其实是以前北斗文中发过的训练层次,以前说法有些玄,这次具体化了,可惜许多朋友没有对内家拳的实际体验,还以为北斗又在胡扯了;自己感觉说得很通俗明白了,九个度就是九个要努力注意到的层次,三个度自己现在可以说初步体验到了,至于其他存着吧,呵呵。

有关“心”的说明可以说自己所接触到的都是“玄”学,北斗力图给个物理上又支持性的解释,但这篇上的提法只能是假设和猜想,还是缺乏证明和令人信服的解释,也引起较大异议,不过自己和许多朋友不太 一样的地方是,我是相信北斗是先有自己的实验后才来试着解释现象的,这个实验就是他自己的身体,有这个实验数据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解释和理论框架建构。搞过科研的都会有这个体会,最害人的是造假数据来支持假理论;反之数据真实,解释不完善倒不是什么坏事,奇思怪想往往是找到真理的先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