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用物理学的视界解析中国传统功夫 -- 北斗

共:💬51 🌺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完再问

1."哲学的大猜想前提:东方的古代哲学探索必将在未来与西方的科学探索走到同一条道路上或曰到达同一终点"

---这是猜想,前提,其依据是什么?后面的结论由此推出,如果前提不成立,则"毛将焉附?"

2.弹性刚体

---如果用的是力学里的概念,弹性与刚体是不相容的.力学里的弹性指可变形,而刚体的定义就是不变形的物体.人简化为刚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可行,比如如果只考虑运动,而在交手时也许这个简化不够了,那么弹性体行不行?需要具体的深入下去,比如弹性体的特点是受力后变形,力去除后变形恢复,能量的转换(动能/势能到变形能)是没有损耗的,人的搏斗中是否是这种情况?打伤人一定会有能量的损耗...

3."思维的形成和判断的传播完全服从海森伯既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思维如何进入科物理的领域?前两年诺贝尔物理奖得奖人格罗思教授刚提出物理学要研究人的意识,说明还没研究清楚.

测不准原理能否用到思维上?测不准原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思维就是电磁波,还是思维活动拌随着电磁波的变化?

4.精气神怎么用物理表达?这三个概念是各家武术必谈的,恐怕绕不过去,它们能否在物理学里找到对应的概念?用物理概念去研究这三者,会否有削足适履之弊端?

愚见以为,精气神及其它武术"概念"本来就是为了武术的整体体认而提出的,任何理论概念都不能替代.或者说,物理里一个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的运用与中国武术里"概念"的提出和运用,是不可公约的两个过程,两者的出发点,目地都是不一样的.

由此联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作武术的物理研究?

是为武术正名,还是促进武术的发展(帮助练功等)?

以在下的愚见,科学只能研究中国武术的一半,物质的一半,而且即使这一半也还是有很多需要深入到定量(给出表达方式)的层次的问题,否则仅仅是定性的说说不能发现问题.但如果只研究武术的一半,中国武术的传统体认(中国文化一大特点是实践,所以不用研究一词)比它要高明很多很多.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武术家也坚持按传统方法教武术,也有其道理吧.

先说这些个人初步的想法.在下没有功夫,不是武林中人,不想陷入武林纠分中,只是对武术及中国文化入骨的热爱,所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谈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