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太监评论 - 黄易 -- 司礼监秉笔太监

共:💬74 🌺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也谈黄易的武侠

东拉西扯吧。一人之见。本来想用主用户名发的,不过既然自己已经放了话,您又已经放了花,那就不等五年了,花债肉偿吧。

我觉得黄易的小说可以大致划分成两类,历史武侠小说和以未来、宇宙为背景的玄幻小说,寻秦记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既有历史的背景和武侠的色彩,又有玄幻的内容。

因此我所认为黄易的武侠小说包括《破碎虚空》、《翻云覆雨》、《大唐双龙》和《边荒传说》。边荒我没看,短篇的象《荆楚争雄记》之类的我就不说了。

比较来说,黄易属于港派武侠,港派武侠的特点是历史背景浓厚,经常和具体的历史朝代、事件结合在一起写,台派就不是这样。

黄易武侠小说的最大优点是情节前后一致。这一点他比古龙好多了。古龙经常是开了头就跑掉,叫别人续完,自己续完的,即使是《绝代双骄》、《武林外史》这样的精品,也经常有前后对不上,或者开头出现的支线人物莫名其妙的就失了踪。金庸我没看过连载版,看的都是他老人家精心打磨过的二版,所以不好说。

反而是语言方面,我不太觉得黄易超过了古龙。古龙和温瑞安的语言比较有特色,问题是后期走火入魔了,如果看中期的,还是不错的。黄易有时候有一些口头禅,什么“攀上了生命最浓烈的境界”,看到了一般也就是快大结局了。

说到文化方面,其实金、古、黄都有借鉴西方的地方。但是金庸的功力很深,让人看不出来,比如《连城诀》借鉴了基督山恩仇记,萧峰则颇有俄狄浦斯王的悲剧色彩。古龙是直接把西方的惊险小说拉进来刷了一层武侠的壳,至少没有金庸刷得那么厚,比如《流星·蝴蝶·剑》之于教父。黄易则让你觉得是在透过现代历史学的眼镜去看古代,没有金庸那么浓厚的国学味,又没有古龙那么明显的洋味,说不出是什么味。

黄易加了一些修真的东西到武侠里面去,其实在解放前《蜀山剑侠传》的时代,武侠和修真,直到后来才分开的。

分析一下黄易武侠小说的元素和套路。再一次重申,没看过边荒,可能不适用。

最早出现的元素,其实是凄美的飞升。《破碎虚空》就没多少情节,不过就是把传鹰的俗世尘缘全都掐掉,最后让他跃入虚空而去。情节虽然虚空,但是最后的升仙的确营造得很凄美。《翻云覆雨》也是那样,把韩柏的那些情节都可以扔掉,唯一能让我触动的就是结局那一段,在庞斑爆发了以后,浪翻云负剑站在江心岛上,望着天空中的明月,思忖道“又是惜惜的忌辰了”;画外音: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搞得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早起长跑的时候,总是会想到这一段,然后泪流满面。到了大唐以后,好像就没有飞升的元素了。

飞升,谁都可以写,起点里些色情+修真的多了,有谁能把飞升写得像黄易这样让我潸然泪下的呢?回去练上三十年的笔,或许可以让我不佩服一下。

挖坑的分界线——————————————————————

累得没什么兴致了,热乎劲也过了,草草填了吧。

黄易武侠小说的第二个元素,当然是种马了。在我看来,不算《寻秦记》的话,种马情节只出现在《翻云覆雨》里面,大概是《寻秦记》和玄幻系列给人的印象太深了吧。其实,比较起现在起点上种马的后起之秀(后马?)来说,黄易也并不是种马到底的,一般都是开始收了不少美女,到后面就没什么戏份了,黄易就干掉一些,藏起来一些,反正到后面“攀上了生命最浓烈的境界”的时候,明显一副肾亏样。

到《大唐双龙》的时候,黄易笔锋一改,似乎想抛掉为人们所诟病的情色描写,而走纯爱情路线,甚至搞出来了徐子陵和师仙子之间的一夜“柏拉图之恋”。不过我的感觉非常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师仙子的反面影响太大了。似乎不是,比如徐子陵和青璇之间的感情,还有寇仲和其他几女的感情,都感觉没什么说服力。反而是最初的时候,徐子陵和沈落雁之间,寇仲对平阳公主的感情,更让我信服。大概是黄易在笔下对美女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惯了,所以随便就拆散了,又随便撮合。所以感觉没什么说服力吧。

说到底,黄易还是比较拘泥于历史的,《寻秦记》、《翻云覆雨》、《大唐双龙》都是始于历史,又归于历史。《寻秦记》里让李斯献焚书坑儒之计来抹煞项少龙的存在,《翻云覆雨》里硬是让朱元璋暴毙,使得“靖难之役”如期上演,《大唐双龙》之所以不肯让寇仲扮演李世民,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最后,慈航静斋,是黄易武侠小说常客,不知道《边荒》里还有没有。慈航静斋出现在《翻云覆雨》里,但是在《大唐双龙》里就让人倒了胃口。原因有很多。感觉黄易自己对慈航静斋是很看重的,加了很多一厢情愿的吹捧,就象倪匡对卫斯理一样,这是让读者倒胃口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感情描写的失败。上面已经提过了,不知道何为因何为果,还是互为因果。尤其一点,读《大唐双龙》,根本感觉不到师仙子的任何心理活动或者感情波动。看到师仙子在那里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情,除了相信是肯定要把李世民推上台去以外,其他一无所信,一无所感。只觉得这位仙子整一个移花宫主那样完美、冰冷、偏执、木偶。

原因之三,在于《大唐双龙》的虎头蛇尾。没办法,当你看着手里买入多时的股票眼看就要大涨了,突然传来消息说公司全体董事及董事长,受一位修女点化/劝阻,决定清盘中止营业,把所有资产变卖散掉,然后不知所踪,你会是什么感觉,你对那位悲天悯人的嬷嬷什么感觉?也就是我对师仙子及其所属门派的感觉了。

顺便说说,泥人的《江山》就是以一个“反大唐”的立意开始的。

基本上我最喜欢的黄易武侠是《翻云覆雨》,比《破碎虚空》丰满(虽然没那么纯粹),又没有《大唐双龙》那么多遗憾。

到此为止,填坑完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