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史杂记(一) -- shibaozhong

共:💬10 🌺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读史杂记(一)

声明:观点基本非原创,只是把看到的别人的观点又组织了一遍而已。

一、皇权/内廷

1、皇帝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要求皇帝必须是一个人格化的权力机器,要求皇权必须膨胀并侵夺外廷相权。然而由于生理(年幼、智障)和心理(兴趣、才具)的原因,皇帝本人未必能胜任这个任务。这一矛盾造成了两个现象。其一、皇权与相权此消彼长的斗争,表现为权臣内侵的王朝替代和丞相的官制变动。其二、发展出依附于皇权,并不时代行皇权的内廷势力以及依附于皇权的外廷势力。

所谓明君和暴君,都往往是能够强力问政,能够将意志强加于外廷官僚的君主。不同的是其政治成果在当时和后世的论者那里得到的褒贬。而所谓昏君和庸君,则往往是无法强力问政,因而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君主。

2、皇族

宗法制的政治体制下,一方面,皇帝期望通过分封本人的子弟,建立“宗子维城”的近缘诸侯以拱卫自己的继承人,对抗包括远房宗室诸侯王等其他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对于新即位的皇帝来说,由于上一代皇帝分封的兄弟会将夺嫡的斗争延续变为争夺帝位的斗争。而在中央朝廷出任官职的皇族,更多地带有官僚/外廷的色彩,而较少起到拱卫和加强皇权的作用。

中国古代历史中,对皇族进行裂土分封的,根本就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要么酿成内乱,“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要么就是皇帝大杀宗室诸王、诸公子,或者是加以严密的监管,比如西汉后期的诸王、明后期的诸王,对被监管者来说是一种痛苦,对监管者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奈何生在帝王家”。

皇族充当皇权势力的主要形式是摄政王和皇子参政。摄政王的问题在于,很容易蜕变为兄终弟及,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子孙,而不是还政于上一代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所以纵观古代历史,摄政王能够善始善终的没有几个,往往是入主中原的王朝建立之初,比如周公。多尔衮勉强算一个“向使当初身便死”,反过来说,豪格就是多尔衮的管叔鲜、蔡叔度。至于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为儿子摄政的,就属于特例了。

皇子参政、太子监国,则只能发生在很特殊的情况下,往往是老皇帝倦勤、亲征,或者是有意考察、选拔下一代继承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时间一般会比较短,一旦特殊情况结束,则也会结束。

总而言之,皇族并不适合充当皇权内廷势力。

往往在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皇族往往既能够发挥政治作用,又相对较少发动争夺帝位的内乱。大概是因为部落传统影响较深厚,宗法制较弱,受封建集权制度侵蚀较轻的原因。

3、后妃与外戚

除去血缘关系,在法律上与皇帝最接近的,就是后妃与外戚了。

但是后妃与外戚一定要分开来说。因为后妃与外戚的矛盾和距离远远大于后妃与皇帝之间的。后妃如果能够够自己掌权的,一般反而不会在政治上太依靠、抬举自己的亲戚们。

后妃代行皇权,一般有这么两种方式,皇后代夫、太后临朝。前一种,代表就是鼎鼎大名的武瞾武则天,虽然有名,但是这种方式一般比较少见,在皇帝活着的时候,皇后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管理后宫,以免失位,而如果太过明目张胆地干预朝政,则会给外廷舆论以“牝鸡司晨”的口实。最多也就能够偷偷地在内廷帮皇帝批批奏折罢了。唐高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主要干的也就是这种事情。从对权力的掌握来看,武则天实际上就是另外一个慈禧。

太后就不一样了。按照儒家官员的逻辑来看,听皇后的话那是怕老婆、阴盛阳衰、“牝鸡司晨”、国将不国……听太后的话呢,那就是孝治天下,为天下楷模。至少舆论上没那么难听。当然太后更不用担心自己会失宠、失位。

实际上,太后称制才是真正的摄政王政体,比摄政王更摄政王,因为摄政王还有蜕变为“兄终弟及”的危险,太后则不会,再怎么样,虎毒不食子,太后多少还是要为儿子着想一点的,“侄之于姑,其亲何如子之于父”。不过,话说回来,一旦守业为的不是儿孙,而是侄子,那就难说了。这时候,要太后还政,就没那么容易了。下一节,还会谈到这一点。补充一点,公主一般属于太后一系。

如果是“子幼母壮”,则很可能是太后称制;如果是“子幼母弱”,太后本身缺乏问政的能力,在古代历史的前期,很可能是外戚专权,在古代历史的后期(赵宋及以后),则很可能是顾命大臣和宦官竞争。

而“子幼母壮”的情况,在宋及以后是越来越少见了。我比较赞同是因为理学等因素导致的女性的政治、社会地位日益下降。贵族、豪门的女子,日益被关在深宅大院里面,接受的是缺乏政治素养和社会现实的教育,再加上舆论向不利方向的推移。女子干政是既无心,也无力了。到明朝万历初年,太后直接委政,才有了张居正的十年专权。慈禧则是特例罢了。

外戚代行皇权的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外戚代行皇权,采取的形式往往是在外廷担任重要职位,比如汉朝的大将军。一方面通过与太后暗通消息来影响“皇帝旨意”,同时身居外廷要职,又分了一部分相权。这种情形下,外戚既为外廷所排斥,又为外廷所容纳,毕竟形式上外戚既然在外廷任职,当然是外廷的一部分,而且远比宦官要顺眼多了。外戚专权,没有皇族摄政那种演变为兄终弟及的危险。但是相比太后称制,外戚专权同时掌握一部分皇权和相权,却有了外廷权臣篡代的危险。比如王莽,比如杨坚。

其次,头重脚轻,树大根浅。帝位一般能传上几代、十几代才被新的皇朝所取代。外戚专权,除非遇上娃娃皇帝,一姓多数只能传一代。很简单,皇帝会长大,长大了以后就会要求还政,即使皇帝不亲政,也会娶皇后。皇后,那就是下一代的太后,皇后的亲戚就是下一代的外戚啊。所以,把家族中的女性嫁给皇帝,就是外戚们绞尽脑汁要做的事情,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啊。

其三,或为皇帝所用,起过渡作用。外戚在外廷任职。很多时候会被即将或刚刚亲政的皇帝用来打击其他皇族、外戚和用来分化、对抗外廷官僚。这种外戚,一般是来自现任皇后一系。这种外戚,面对已不再年少的皇帝,其实完全不能影响皇权,反而是皇帝的咬狗,和那种“子少母弱”的外戚,不可同日而语。

在唐宋以后,外戚代行皇权也和太后称制一样日渐稀少。我比较赞同是因为科举制的引入,使得以往只凭贵族身分即可获得官职的做法,越来越受到阻碍。这一点,我在论述外廷的时候,还会提到。

讲了这么长的时间,举个例子吧。在《亵渎》里面,巴伐利亚大公莱因哈特是皇帝,凯萨琳·罗歇里奥是皇后,罗歇里奥元帅和大卫·罗歇里奥是外戚,克拉苏是太子。如果没有罗格、教皇、光明诸神在那里捣乱。换了是在中国,大概会有如下记载:

太后称制版本:

神圣历某年月日,帝(莱因哈特)崩于莱茵城行宫。秦王奥菲罗克早夭,传位于皇子克拉苏。时少帝未及冲龄,主少国疑,内有前朝波旁氏余党未清,外有奥匈、阿夫罗菲克诸虏窥伺。太后罗歇里奥氏(凯萨琳)临朝称制,命佛朗哥·佛伦侯爵为中书令,领户部、吏部事,进爵为公,命凯特男爵为天下兵马副元帅,都督中外军事,进爵为公,内平内乱,外抗诸虏。拜罗歇里奥元帅为太师,解兵权。拜罗歇里奥元帅长子冈萨雷斯为大司空,解兵权。拜罗歇里奥元帅次子大卫为祭酒,解兵权。……太后英明天纵,临朝十余年,戒外戚不得枉法专权,天下太平而祥瑞频出。唯宫闱不修,豢罗格·里夫斯等为面首,传与佛朗哥、凯特诸臣亦有私,有亏大节。

外戚专权版本:

神圣历某年月日,帝(莱因哈特)崩于莱茵城行宫。秦王奥菲罗克早夭,传位于皇子克拉苏。时少帝未及冲龄,主少国疑,内有前朝波旁氏余党未清,外有奥匈、阿夫罗菲克诸虏窥伺。太后罗歇里奥氏(凯萨琳)悲恸极哀,神智恍惚,不能视事,于宫中休养。拜罗歇里奥元帅为太师,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拜罗歇里奥元帅长子冈萨雷斯为大司马,领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都督中外军事。拜罗歇里奥元帅次子大卫为为中书令,领户部、吏部事。……

结局一:罗歇里奥氏专权十余年,威福自用,篡夺之心路人皆知。太后薨后,悖逆日甚,反形毕露。赖忠臣佛朗哥·佛伦侯爵、凯特男爵,内联大裆罗伯斯基,外联阿夫罗菲克权臣罗格·里夫斯,拥帝亲政。罗歇里奥氏诛九族,家产籍没。其朝中死党论死、流放者以百计。内外一新。

结局二:罗歇里奥氏用事十余年,举贤用能,天下归心。天下太平而祥瑞频出。威廉氏日蹙,少帝克拉苏亦知天命改移,天下终不属己。几次欲禅位于罗歇里奥氏。太后薨后,佛朗哥·佛伦侯爵、凯特男爵等一日数次上书劝少帝避位。时罗歇里奥元帅已薨,长子冈萨雷斯·罗歇里奥已获赐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上朝不拜,入殿不趋,出警入跸,建天子旌旗,惜为前朝余孽芙萝娅·波旁所刺,盛年早逝。乃禅位于大卫·罗歇里奥。克拉苏只身出宫,入圣詹姆斯教堂为僧,后为匪人所刺,无子。

不管是哪个版本,哪种结局。奥菲罗克的死对于罗歇里奥家族都是极其有利啊。

4、皇位继承人的选择

本来讲完了皇族、太后、外戚,下面应该讲一讲内廷皇权势力的最后一种成分——宦官。但是本节岔开来讲一讲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因为能够对此发挥影响的内廷势力,上面都已经出场了。唯独宦官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所谓立储,是宗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代是中国古代宗法制起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之后,特别是经周初对宗法制的严密。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有了立嫡、立长、立贤一说。所谓立嫡,就是子以母贵,要立母亲出身高贵的皇子为储。传说中所谓的太公因为看到有姬昌这个圣人孙子而有心传位,其实掩盖了姬昌的母亲是来自殷商的贵族这一事实。为什么立母亲出身高贵的皇子为储呢?很简单,就是为了储君未来继位以后可以依靠母族的政治势力。在宗法制建立起来以后,越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贵族政治越是发达的时候,这种情况就越常见。出身最高贵的,一般则非皇后莫属了。

立长是不用多说的,所谓“国赖长君”吗。但是首先,立长是从属于立嫡的,即在有多个嫡子的时候,在其中选长者。比如汉高祖立的是嫡子刘盈,而不是长子刘肥,康熙最初立的是皇后之子二阿哥胤礽,而不是大阿哥胤褆。其次,如果正统世系断绝,这时候,往往就会轮到太后、外戚和权臣说了算了,而这些人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尽可能推迟还政的时间,则会尽量选择皇族中比较年幼的成员来继统。这就是为什么汉朝有很多娃娃皇帝的缘故。

立贤基本上是块遮羞布。什么叫贤,这个标准是很模糊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中国古代历史早期,贵族政治势力强大,当然是以立嫡为主。史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某个皇帝觉得某某皇子“肖己”,然后和大臣随便聊天,漏点意思。大臣马上会说,太子年长仁厚,又无大过,不可随便废立啊。皇帝也就只好不了了之了。其实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后族/储君母族的势力强大。如果汉高祖真的要立赵王如意,那么就只有和吕后摊牌了,非得像汉武帝那样杀光卫皇后一族不可,否则赵王如意如何能立得住。每一次储位改移,都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斗争,然而对于年老的皇帝来说,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倒是到了古代社会的晚期,立贤的例子出了那么一两个,比如明成祖看中了宣宗这个好圣孙,清代皇帝通过秘密建储的制度,考察和选择储君。而这又是与贵族势力下降,皇权上升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只要可能,皇帝是不会放弃选择储君这个权力的。然而储君并不是在遗诏上写个名字那么简单,储君要立得住,要么要为其培植外戚等势力,要么要为其选定靠得住的顾命大臣。但是储君的势力太大,则会与皇帝本人争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皇族,与西欧的选帝侯完全不同。其实也没有多少发言权。在一个朝代建立的早期,皇族如果有实力的话,可能直接就发动内乱来夺位了,越到晚期,因为受打击严重,就越没有发言权。

除去皇帝、皇族以外,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权,早期多掌握在太后、外戚手中,晚期则多掌握在外廷手中。原因上面已经解释过了,主要是贵族势力的衰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