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希丁克牌袋鼠 ”终于回家 -- 月华斋

共:💬27 🌺2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希丁克牌袋鼠 ”终于回家

这两天运气不太好,连续看了两场不怎么样的比赛。昨天是英格兰,今天是意大利。

今天希丁克学习的文献是——论持久战。

足球如两军对垒,技术相当于装备,澳大利亚技术顶多算个土八路,面对正规军必须想辙出怪招。跟巴西打得是游击战,骚扰战,但是那是小组赛,而且已经胜了一场,输了理所当然,平了都算中彩票;巴西那边出线肯定没问题,顶多就是出场秀好不好看——双方心态都比较放松,裁判压力也不大,所以摸爬滚打给大家看个热闹,最后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

游击战骚扰战顶多能保住个守,到了淘汰赛,不光得守,还得攻。

可是意大利的看家本领就是防守,人家正经王牌部队跳桑巴开坦克的都不一定攻得下来,就凭澳大利亚的大刀长矛洋枪土炮?

想来希丁克挑灯夜读孙子兵法和毛主席著作,得出了这么一套战术方案:

一是拖,上半场澳大利亚控球时间占绝对优势——那不是因为袋鼠们实力强,人家是在中场来回倒腾球呢。这球倒腾起码有三个好处:1、稳妥。毕竟头一次上世界杯,袋鼠们还有点找不着北,节奏一快起来就分不清敌我,经常把球往对方怀里捅,放慢节奏起码能先看清人;2、省自己体力,浪费人家体力。体力相当于弹药啊,用完了可来不及补充。袋鼠们倒腾球,意大利人着急啊——他们技术好,一对一断球不费力气,看着球在自己面前滚来滚去,实在忍不住跃跃欲试去抢抢,这一跃两跃的就把自个先累出汗了;3、白饶一个技术指标——就算输了,装蒜的时候也可以吹吹牛“意大利算什么,他们上半场的时候球都没摸到几次。。。”。

所以,上半场袋鼠们在场上的主要目的就是抢球,抢完了就开始倒腾——倒腾都是在中场:前场进不去,而且那儿意大利人多,球进去了就不一定能出来了;后场也不行,没那么大胆子引狼入室;得,就中心线附近吧。。。。

这是以时间换空间,先浪费一下意大利人的体力,等他们后防线出现缺口了袋鼠就可以往里冲了。

二是攻心。这个大概是研究孙子兵法的结果,虚虚实实,大造声势——这个必须用在意大利体力有点不济,后防线不那么严密的时候,袋鼠就可以咋咋呼呼地往里冲了;冲不冲得进去先不用管,但是要冲得频繁,冲得猛。

意大利啊,传统的足球强队,头上顶着三个星呢,跟澳大利亚踢?说不定意大利自己都有点委屈——人家是来踢世界杯的,不是来哄孩子的。看现场的球迷,花花绿绿一片,就等着庆祝胜利呢。

这种背景一强大,和上半场老不进球一起化学反应,就成了心理压力了。

孙子曰,攻心为上也。

希丁克的想法,袋鼠频繁往里冲,先造出一种“压着意大利打”的假相,意大利肯定觉得没面子——不进球加没面子,自己阵脚肯定就乱了,袋鼠再冲的猛点, 说不定连球带人就都进去了。

希丁克想得挺好,本来也差一点就成功了,倒霉倒在裁判身上了。

下半场开场没多久,澳大利亚刚开始试探性进攻,裁判把马特拉奇罚下去了。这下袋鼠激动了——我估计,按照希丁克的设想,冲锋号应该在70分钟左右吹响,那时候意大利既没体力又上火,澳大利亚捞着什么都是赚来的,可是一提前——马特拉奇刚被罚下去那会,袋鼠们明显不相信会有这样好运气,有点找不着北,后来好容易找到了,开始“压着意大利打”, 一打,问题就出来了。

就好像黔之驴,刚吼两嗓子断金裂帛的挺吓人,吼得时间一长人家就看出门道来了——敢情除了难听点没什么杀伤力啊!

袋鼠也是,张牙舞爪地冲进去了,结果踢球不进,头球不进,角球不进,任意球也不进——一来二去,澳洲球迷频频跌足,意大利人望空祈祷,我们这帮看球的呵欠连天,还有一个人也受不了了。

裁判受不了了——会到底会不会踢啊?不会踢先回家练去,别在这里头添乱。

最后一刻的点球,格罗索显然有故意“造点球”的嫌疑,而裁判与其说没看出来,倒不如说他装没看见,有点迫不及待送澳大利亚回家——而那个有争议的红牌,仿佛是他展示自己并不偏袒强队的一个道具。

坎塔莱霍——这个人似乎还算正直,只不过常常把他个人的主观意愿加到判罚里去,而忽视了客观原则。

澳大利亚并没算输,他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还有了吹嘘的资本。倒霉的是意大利,白饶上一个红牌,外加好几张黄牌,而且居然是绊在了袋鼠身上。

马特拉奇的下场,已经给意大利笼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失落。后来换上伤病未愈状态不佳的托蒂,更像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剪掉了一头飘逸长发的托蒂,看起来居然沧桑了很多,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豪放,反倒显出几分巴乔式的忧郁。

点球前的那个特写镜头,湛蓝色双眸中那份挥之不去的忧郁让人不忍。

袋鼠终于回家了,带走了一片欢声,却洒落了一地的忧郁。

不知道损兵折将的意大利,还能走多远?

元宝推荐:老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