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周易江湖 (目录和卦象示意图) 作者:好熊熊逸 -- mynoodles

共:💬73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2 教给你算卦的方法

   好了,现在要进入下一个重头戏了:教给你算卦的方法。

   《周易》到底怎么算卦,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什么呢?——和搞风水的一样,山头太多了,各位大师们用什么招的都有,还都说自己最厉害、最正宗。

   那到底谁才最正宗呢?

   读过《孟子他说》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待这种问题的一贯主张,那就是:厘清事物演变的脉络,从最原始的文献出发。

   所以呢,什么子平八字、诸葛神算、邵康节的《皇极经世》、梅花易数、陈抟老祖的河图洛书、京房和焦赣、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很靠后的东西,越附会越复杂,也就越让人找不着北,那么,最原始的文献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四书五经”里的《易经》。

  

    我们一般所谓的《易经》,也就是《周易》,严格来说,这里面其实有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易经》,另一部分是《易传》,《易经》和《易传》一起构成了 《周易》。深究起来,《易经》(狭义的)才是现存的最原始的文献,而《易传》则主要是战国时期的一些学者为《易经》所作的解释和阐发,在时代上至少也要晚 于《易经》几百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易经》当作一本教科书的话,那么《易传》就是教辅。如果从时间的间隔上看,我们可以把《易经》和《易传》的关系 想像成:明朝人写了一本教科书,从清代到我们现代,很多人都给这本书编写了不同的教辅,然后,教科书和这些教辅被合编在了一起,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周 易》。所以,我们在读《周易》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易经》和《易传》分开来看。《易经》的内容很简短,全是占卜的话,而《易传》却借着占卜阐发了很多哲学 思想。大家熟悉的一些名言,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很多人都以为是出自《易经》的,其实严格讲却是出自《易传》,更严格地讲则是出自 十篇《易传》中的《大象》。

   那么,从最原始的文献《易经》来看,我们能了解到什么呢?

   答案可能会让一些人很吃惊:在《易经》里,既没有提到八卦,也没有提到算卦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八卦很神奇,三根爻构成一卦,然后互相重合而成为六十四个六爻卦,其实呢,严格来讲,我们只能说看上去是这样,推测起来是这样,事实是否当真如此却很难讲,因为《易经》里边只有六十四卦,却没有八卦的单独存在。

   另一方面,《易经》只讲了占到这一卦代表了什么,占到那一卦代表了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算卦?!这就好比有人扔给你一副扑克牌,告诉你哪个叫黑桃A、哪个叫红桃K,却没告诉你玩法。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怎么可能呢!从古代到现代,这么多人都拿《周易》算卦,人家是怎么学会的啊?”

  

   ——记录算卦方法的最原始的文献就是《易传》。《易传》是一个统称,它包括了十篇解释《易经》的文献,这十篇文献历来也被称为“十翼”。“十翼”里有一篇《系辞》,有史以来第一次讲解了算卦的方法: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 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 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 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一定要认真看!仔细看!

   考验你古文功底的时候到了!

   能看懂吗?

   不行了吧?看不懂是吧?今年有人大代表在两会提议案,要把“四书五经”纳入今后的公务员考试内容,《易经》可就是“五经”之一啊,要认真学!

   怎么,还是看不懂吗?

   ——别灰心,也别自卑,别说各位看不懂,就连古代的易学大师们也看不懂。

   宋代研究《周易》的出了好几位顶尖的专家,朱熹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注释这一段的时候无奈地说:“这段讲的是具体的算卦方法,可说得也太简略了!这套东西到底怎么玩,大概只有上古那些占卜官才晓得,现在早已无从考证了。”

   朱熹这番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系辞》里的这段算卦方法的论述根本让人看不明白。更何况,《系辞》至少已经晚于《易经》好几百年了,它这些说法还不一定就是原汁原味的呢。

   我们想一想,即便《系辞》这段说得一点儿不差,那又如何?我们只要想想扑克牌就容易明白:扑克牌里最简单的玩法可能要算“捉黑A”,可你能对一个完全不会玩扑克的人用一百字的篇幅说清“捉黑A”的玩法么?

   对于《易经》,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就面临着这个难题——大家谁也不会玩“捉黑A”,眼睁睁看着一百字上下的《“捉黑A”玩法入门》,谁也摸不着头脑。

   怎么办呢?有办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硬解也要把这段话给解释出来!

   于是乎,这个算卦方法就被前辈高人们解读出来了。

   通行的经典解读是:

  

   首先,找五十根或者五十五根蓍草。

    什么是蓍草?——就是专门用来算卦的一种草。没有也没关系,用牙签和火柴棍也行,我一般用的是围棋子,不过可不是普通的玻璃或是塑料质地的,而是高档玉石 的围棋子,在精致的牛骨棋盘上演算,我这是为了让受骗的傻瓜——说错了,是来找我算卦的人——感觉我很专业、很权威!当然,如果你是自己关起门来算着玩, 只要方便,用什么都行。如果你力气够大,也可以用五十个或者五十五个铅球来算卦。

   那,到底是五十还是五十五呢?为什么还有个“或者”呢?怎么一开始就这么不严谨呢?

   ——按照《系辞》的字面,是“五十”,可一些专家认为这和上下文有矛盾,“五十”后边脱落了一个“五”字,所以,应该是“五十五”。

   为什么是五十五?八十八不是更吉利么?

   答案是:五十五是所有数字当中最牛的数,比八十八牛多了!现在很多人手机号码和车牌号码都喜欢选带“八”的,比如手机尾号“5438”什么的,其实呢,这都是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真正的高人会选连着的两个“五”——五十五是所谓“大衍之数”。

   我们的祖先把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分为“天数”和“地数”两种,听上去很神秘,其实说白了就是奇数和偶数:“天数”是一、三、五、七、九,“地数”是二、四、六、八、十。

   下面,做做数学题:

   把五个“天数”加起来:1+3+5+7+9=25

   再把五个“地数”加起来:2+4+6+8+10=30

   再把“天数”之和与“地数”之和加起来:25+30=55

   明白了吧,所谓“大衍之数”就是这么得出来的,它是“天数”与“地数”之和。

   古人刚有一些数学经验的时候会对数字有一种神秘的着迷感,认为它们蕴涵着某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宇宙的奥秘——我们看看古希腊同时代的毕达哥拉斯的研究就会明白这种心理并不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了。

  

   下面的问题是:马上就要开始算卦了,我到底是用五十颗棋子还是用五十五颗呢?

   答案是:无所谓,用多少都行。

   ——这可不是不严谨,不是不负责任,而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其实只用到四十九颗棋子就够了,如果你一开始拿了五十颗,那就拿掉一颗;如果你一开始拿了五十五颗,那就拿掉六颗。

   有人一定会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一开始的时候直接说用四十九颗棋子不就完了,还搞什么‘大衍之数’?!”

  古人可不觉得自己是吃饱了撑的,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是有神秘的象征意义的,或者是出于技术操作上的方便。我们就不管那么多了,反正记住实际算卦是用四十九颗棋子就好了。——你最好也找出四十九颗棋子或者其他的什么,跟着我下边的步骤一起来作演算。

   现在,算卦第一步开始:把49颗棋子随机分成左右两组。别小看这么简单一个分组,这是有着很高深的象征意义的,象征着混沌初开,天与地一分为二。所以呢,这两组棋子,一组象征着天,一组象征着地。

  

   第二步:天和地都有了,是不是该有人了?

   不错,从任意一组当中拿掉1颗棋子(也有人说只能从象征地的右边那一组里拿),这颗棋子象征的就是人。这样一来,天、地、人,全都有了,我们的祖先管这三种东西叫做“三才”。

  

   图-3 分“三才”

  

   第三步:把象征天的那组棋子数数有多少颗,数清楚之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看看余数是几。

   任何数字除以4,余数都只有四种可能:1,2,3,整除。

   如果遇到整除的情况,我们就当作余数是4。好了,现在把余数拿开。

   比如,这组棋子一共有20颗,那么:20÷4=5,没有余数,那我们就把4当作余数,从这20颗棋子中拿掉4颗。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呢?这个数字多不吉利啊!为什么不除以8呢?”

   答案是:这也是有象征意义的,4在这里象征的是一年四季。(这种象征的说法应该不会早于周代,因为商代社会是没有四季之分的,只有两季。)看来那个时代的古人并不认为4这个数字有什么不吉利的,因为整个周易的算卦过程全在围绕着4。

  

   第四步:把象征地的那组棋子也照猫画虎,和第三步的做法一样。

   比如,棋子的总数是49,先拿掉了1颗去象征人,于是:49-1=48。

   48颗棋子左右分为两组,左边20颗,方才已经20÷4了,拿掉了作为余数的4颗棋子,还剩16颗,现在右边这组总数是:48-20=28,好了,照着第三步来算:28÷4=7,还是被整除的结果,所以,还是把余数当作4,从右边这组棋子里拿掉4颗。

   现在,右边棋子的总数是:28-4=24。

  

   第五步:把第二步里用来象征人的那1颗棋子,还有第三步被作为余数拿掉的4颗棋子,还有第四步里同样被作为余数拿掉的那4颗棋子归堆儿在一起。一共是几颗呢?很好算:1+4+4=9。

   注意:第五步里得出来的这个数字只有两种可能,不是9就是5,如果你算出来的数字既不是9、也不是5,那就说明你前边有哪一步算错了,你就从头再来吧。

  

   好了,从第一步到第五步,这套动作做完,叫做“一变”,意思是“第一套规定动作”。

   嗯,刚刚在第五步里不是说全部被拿掉的棋子“不是9就是5”吗,所以,象征天与地的那左右两组棋子在分别被拿掉余数之后,剩余的棋子总数不是40就是44。

   按照上面的例子,左边一组剩余16颗棋子,右边一组剩余24颗棋子,总数就是:16+24=40。

   从现在开始,“一变”结束,“二变”开始。换句话说:第二套规定动作开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