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插队故事(一)出发 -- njyd

共:💬166 🌺44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插队故事(九)苏北之行

  我小学的好朋友(就是那位以初中毕业身份考上硕研的,姓童)在苏北洪泽县插队,他的弟弟妹妹想去看望,家长觉得他们还小不放心就请我同行。

  从南京坐汽车到洪泽的蒋坝,刚好是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到他插队处步行两个多小时就晒的漆黑。

  洪泽的农民比内蒙牧民要穷得多,朋友所在的小队一天工分只能分得两三毛钱,在那儿还算不错的,最穷的一天只能分八分钱,扣去粮钱后还要给队上倒找。知青也学了当地的习惯,为了节约每天早晚只喝稀饭,如果这天没有体力劳动中午也照样。肉是基本见不到的,只有自己种的蔬菜,睡的床是木棍做个框子中间拉上麻绳。知青住的是小队的公房还好是砖房,农民住的是土造的草房,而且没钱做窗子,只在土墙上开了一个不到一尺见方的洞透气,草房里黑洞洞的。

  蚊子特别多,而且好象饿急了,人还在运动中都会扑上来咬。

  当地有个习俗:男子不干弯腰活,插秧、割稻麦等弯腰的活都是妇女干。男人也不轻松,田间运输等都只能靠人力挑,人力板车很少而且也下不了田。

  来前童家的家长吩嘱过,要让两个小家伙锻炼锻炼,吃点苦。我就带着他俩参加队上的劳动,不要工分。两个小家伙不到十四岁,也干不了什么重活,连我一起跟着妇女给晚稻除草算是照顾。除草用手,稻子已经长到大腿根,除草时叶尖刚好刺在胸口上,很痒。不挣工分就很自由,不想干了就到处去玩玩。

  队上出民工修路我也带着童弟跟去了,为了抄近路要过一条没有桥的河,大约十几米宽,有两位老农民不会游泳就由我和同学把他们带过去。到了工地只听见附近一片咕噜咕噜的叫声,在城里从来听不到这样成片的,只能听到单独的叫声。

  是什么东东?斑鸠!没插队前就在南京整天拿弹弓打鸟,水平早已远远超出打哪指哪的等级。南京的斑鸠不多,还很怕人,不容易打到。斑鸠这种鸟与鸽子差不多大,在南京能用弹弓打到的鸟中算比较大的。肉也很好吃,比现在乳鸽要香,所以是我们打鸟时的主要追逐目标。

  这儿有这么多斑鸠,我和童弟也不干活了。顺着声音找去是河堤上的一片洋槐林,林子里到处都是斑鸠窝,也不怕人,到很近大约两三米才飞走。但因为准备不足找不到多少合适的子弹(小石子),收获不大。

  回来用粘土做了不少子弹,几天后专门去了一趟。这次大有斩获,打了一提包大约有一百多只,回来整个知青点一起美美地吃了一顿。

 十一前回到南京,那年是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十一那天在街上一边看游行,一边想着是不是有导弹向头上飞过来。还有一天上街,突然看到许多人跑到街边站着,路面上还铺上了草包。过一会轰隆隆声响起来,一大队坦克从大街上走过。大概是为了提高备战气氛,许世友派了一个团的坦克经过长江大桥,穿过南京市中行游行。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五九式坦克。

  再回内蒙好象已经是十月底了,差不多就是下乡一周年。

关键词(Tags): #知青#大队#牧民#水利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