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蒙古?s中国该收复的故土(ZT) -- 茶博士

共:💬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蒙古?s中国该收复的故土(ZT)

台湾民进党当局通咿一项议案,放弃中华民国地图上那块中华民族的脊梁,承认外蒙古

独立,砍断中国与外蒙之间这丝最后的牵连。事实上,现在的台湾问题与蒙古问题一脉

相承,是中华民族在近五十年内遇到的两个同样的分裂挑战。虽然台湾仍然没有承认蒙

古独立,中华民国宪法上也没有放弃对外蒙古的主权,版图上至今还把蒙古包括在内,

但台湾有些人正在寻求从中国独立……在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人们,只知

道现在这只被人砍去脊背似的卧牛,根本不知道北方还有那么一片广阔的蒙古草原曾经

属于中国。而蒙古独立只不过刚刚发生了五十多年,对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竟然已如此

陌生了,那么台湾问题五十年后又当如何呢?这不能不令人想起蒙古与中国的那段沧桑

历史。

1911年,武昌爆发武装起义,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

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王公贵族的带领下宣布独立。从混

乱和废墟上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蒙

古的独立运动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当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为重新统一、建立“中华民国”而开展各种

政治活动的时候,外蒙古脱离了这一进程,开始酝酿“独立建国”。外蒙与其他省份不

同,当时北方那个处心积虑妄图瓜分中国的沙俄,经过多年的经营、分化、瓦解,已在

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完全操纵了外蒙古。事实上,外蒙古已经变成了沙俄的保护

国。民国统计:整个蒙古族共有近240旗,其中外蒙占108旗。外蒙古独立将拉走近一半

的旗,和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形成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由于所

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国拦腰崭断。

  中华民国的政权由孙中山转到袁世凯的手中后,开始了与沙俄的艰苦谈判。俗话说

:弱国无外交。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华民国,国力之弱可想而知。但中国的外交官们做出

了极大努力,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是中国的领土,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

“自治”。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

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已实属不易。以卖国复辟著称于

世的袁世凯总算没有丢掉外蒙古。

  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苏俄推翻。这时的“自治蒙古”也就失

去了主子。苏俄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胁日益临近,坐卧不

安。于是他们开始与中国进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中国怀抱的谈判,不过谈判

进程缓慢而坚难。

  191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政府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接替

了当时正与外蒙古进行和平谈判的陈毅将军(当时和平谈判已近成功),立即用铁腕政

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外蒙古重新回归中国。但是,这种毫不留情的铁腕政策却使中

国失去了外蒙古上层王公的人心,为蒙古后来的分离埋下了祸根。

  到了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外蒙古也进入混乱状态。被苏俄红军赶到外蒙

古的沙俄恩琴白匪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向中国驻军发难。中国驻军寡不敌众,被迫撤

离库伦(今乌兰巴托),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转移到买卖城,准备再战。

  俄国的十月革命,也传染到外蒙古大草原。在苏俄的支持下,牧民出身的苏黑巴托

尔和乔巴山组建了蒙古人民党。1921年,蒙古人民党的军队在苏俄的大量武器装备援助

下,开始向买卖城的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内外交困,无心恋战,节节战败,被迫撤

出买卖城。从此中国军队再没有进入外蒙古。

  1921年 3月19日,蒙古人民党领导的“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宣布成立。这与在库伦

的蒙古上层王公和恩琴俄国“白匪”形成了对立,并展开战斗。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蒙

古人民党邀请苏联红军入蒙参战。1921年 5月,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在买卖城外打败

了恩琴的军队,挽救了危在旦昔的蒙古人民军。随即于7月占领了库伦。7月10日,蒙古

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共同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在趟俄的怂恿下,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中国内

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

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 装占领。

  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迫于人民的压力,以中国政府名义发布措词严

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东北的张

作霖也通电谴责俄国,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不顾被其他军阀吞并危险,独

自发兵外蒙,与外蒙和俄军作战,试图以武力解决外蒙纠纷。然而,由于内战原因,张

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夺回部分失地(这些失地至今还在中国辖区),

就不敢再贸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它各省军阀,

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实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除了口头谴责蒙独

外,无可奈何。

  自那时起,苏联红军就一直留在外蒙古。这期间,那些在苏俄控制下、被剥夺了权

力的蒙古上层王公开始醒悟,后悔分裂中国的行为,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兵收回蒙古主

权,赶走俄国人。但是苏联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阻挠中国收回外蒙古主权的行动。

  1921年外蒙的苏赫巴托在俄国帮助下,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又废除君主立

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这位苏赫巴托也如列宁一样,建“国”后不久就死去了。蒙

古以苏联为宗主,不管苏联做什么,蒙古都跟着学。在苏赫巴托后又出了一位跟斯大林

相似的狂搞个人崇拜的人物――乔巴山。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的名字都用来给城市命名,

在蒙古地图可以找得到(后来乔巴山死后亦象斯大林一样,被到处批判)。

  二三十年代一直到四十年代,中国除了内乱混战,便是抗日战争。长期陷于内乱的

中国,一次次地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使蒙古独立的生米逐步变成熟饭。

  俄国的列宁在世的时曾经说,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承诺,当

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在列宁死后,斯大林完全背弃

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然后拒不承

认列宁说过的话。从此在苏联再也听不到要归还蒙古的声音。苏联军队就这样还一直赖

在外蒙古。

  1945年2 月关于结束二战的雅尔塔会议,是外国列强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要会

议。当时,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已经战败投降。在亚洲,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

但战役打得非常艰苦;在中国战场,中日双方处于战略对峙,谁都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

势。总的来看,日本战败已成定局。美国估计,要达到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

标,美国还要多牺牲几十万的军队。为此,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的重要议题就是争

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出卖中国利

益,答应了苏联的无理要求,接受外蒙古的现状,即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

民共和国”。

  这笔交易实际上是在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进行的。蒋介石得不到罗斯福的支持,面

对斯大林的重压,在万般无奈之中,于1946年1月5日,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

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有权公投独立。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

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

无意义。美国后来为当初对苏联做出太多的让步、牺牲太多的中国利益而后悔过,但为

时已晚(或者他根本就没后悔,反而为他们狼狈为奸,成功地消弱了中国而窃喜不已

呢)。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以奇迹般的胜利震惊了世界,国民党的军队被

赶出大陆,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退到台湾后,对斯大林

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

联,这就是所谓的“控苏案”。当时虽然大陆已经易手,但在联合国,中华民国仍然拥

有中国的合法代表权,并且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华民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

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这就是至今在台湾的“中

华民国”版图上还包括外蒙古的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主掌中国政局后,由于当时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在蒙古问题

上,意识形态束缚了中国领导人的手脚。斯大林蛮横强硬的立场,使新中国的领导人在

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左右为难。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需要苏联的大量援

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

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了斯大林的冷落。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时,也被迫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如果当时的中国领袖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能

高瞻远睹,从长计议,而能与俄国和美国保持“平衡战略”,就不至于吞下斯大林的那

颗恶果,那中国的版图和中蒙历史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幅样子。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开始与苏联交涉,试图解决包括蒙

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归还了东北铁路的管理权。

但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断然拒绝。中国大陆再次失去了收回

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即行动,在苏

联的监督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后,中国和蒙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蒙古也亦步亦趋跟随着苏联的指挥棒叫骂中国。至九十年代,

蒙古已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建交。蒙古形如“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在默默过去

的几十年中,中蒙关系几乎完全等同于中苏关系。自从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

在中蒙边境上屯下重兵,对中国形成巨大威胁。到了1986年,邓小平与苏联谈判关系正

常化时,提出了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苏联在蒙古边界的驻军。在倡

导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宣布开始从蒙古撤军,1992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

古。

曾经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蒙古离开中国并不久远,难道要永远地分离吗?所幸的是,大

陆与蒙古的关系在迅速发展。蒙古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演变之中。目前,中国已是蒙古最

大的贸易伙伴,蒙古市场的普通消费品基本都是中国制造。九十年代来,中国政府每年

还向蒙古政府提供经济援助。2000年,蒙古遭受历史性雪灾,中国向外蒙一次就提供数

百万元无偿援助,并向蒙古无偿提供了建筑材料,还援建大量住房项目。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广泛地深入到蒙古的政治、文化、经贸各方面。目前,

日本是蒙古的最大经援国。在乌兰巴托市区崛起的新型建筑和商店多由美日投资。最

近,俄国总统普金访问蒙古,签署“俄蒙战略合作伙伴条约”,要与蒙古全面加强政

治、经贸、军事关系。接着美军太平洋司令布来尔也来了,在首都郊区天空就可以看到

美军的空降兵在滑降。在某些方面,美国和俄国正在争当“蒙古保护国”。蒙古也乐的

搞“多角度外交”。

  虽然中蒙政府关系正在加强,但蒙古很多官员和民众依然对中国缺乏友善。如今的

蒙古,仍然有仇视、排斥中国和中国人的景况。有些俄罗斯传统的议员,整天摇唇鼓舌

散布“中国威胁论”,2000年,一名议员在报纸上撰文,说中国1997收回香港,1999收

回澳门,2003前后收回台湾,对付蒙古的日子不会超过2010年,言之凿凿,弄得朝野一

片恐慌。后来,蒙古政府还派出特使专门要求北京“澄清”。

  2000年12月3日,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蒙古国会)讨论了一项提议,提出把蒙古并

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以及蒙古和中国建立联邦国家。

  戈壁省的委员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议上首先提出上述计划。蒙古国家大呼拉

尔会议2000年12月3 日专门就建立蒙中联盟及蒙古国并入中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

论中戈壁省的委员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建成类似香港和澳门一样的中国特别行政区,

使蒙古最终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早在1995年就有议员提议蒙古加入中国,但是,由于受到阻力,

提案却一直未能得到讨论。近年来,蒙政府由于经济困难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内

地的蒙古族富裕的生活对牧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今天,目前,台湾问题又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蒙古独立的斑斑血泪未干,两岸分裂又

将来临,在台独日烈的特殊时刻,中国人更应了解这段被人遗忘的历史。蒙古的独立过

程和结局作为一面历史镜子,为今天的两岸关系和前途,提供一些特别的经验和教训。

  目前两岸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拖得时间越久,台湾就会象蒙古一样与大陆越生疏。

这期间如果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增长出现停滞或倒退,那么台湾问题将永无解决之

日,甚至有一天会象蒙古独立一样做为即成事实,中国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被迫承认。

  如果中国大陆再象晚清和民国那样腐败无能,软弱和混乱,又有谁愿意跟他呆在一

起,或者再度统一呢?如果国家的吸引力和民族向心力逐渐丧失,今天的台湾问题难免

象当初的蒙古问题一样,演化成中国的另一次解体。

  归根到底,今天的中国面临的挑战跟晚清和民国时一样,不仅是蒙古或台湾少数人

闹独立的问题,更根本性的是中国整体前途和发展问题。先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

度,稳定、富裕和强大的国家,才是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根本保障。混乱落后的国度、贫

困落败、抱残守缺民族,才是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和统一的最大障碍。

  目前,中华民族的最佳选择是能否在两岸间找到一个统一的模式,从现在一个分治

的中国,以“一国两制”、联邦制或联合政府的方式,实现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也许

那时,因联合政府的一方没有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可在法理上找到统一的依据。再通过

与外蒙逐步的经济、社会一体化,以及和平协商和友好合作,或许将来还有迎来蒙古回

归的最后机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