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史札记(3)--施琅?郑成功?康熙 -- 温相

共:💬5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施琅和伍子胥的不同:

任爱杰网友所说:“例如,伍子胥在楚平王杀了自己的父兄后逃到吴国。后来伍子胥灭楚,将楚平王掘墓鞭尸,一直为历代传颂。施琅的情况也正是这样。”

我们知道,春秋无义战,说不上谁对谁错,所以,伍子胥的做法是不会受到什么具体的谴责

的,尽管如此,千古之后,我们谈起这段事还是记着申包胥的“哭秦庭”。而明清之际的问题远不是春秋可比,今天,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民族大融合了,但是,在那个时候,在狭隘的

民族观念中,一六四四年的变乱就是天崩地陷,之于汉民族来说那就是万劫不复。

施琅如果怀恨郑成功,可以出家,可以做草泽的遗民,或者独树一帜,专门追杀郑成功,或者当作家,天天写书骂郑氏,比如南明的蒙正发。种类很多,没有一定要投降满清吧,自然

在施琅来说只有投降满清才能报仇雪恨,但是,不要忘了,个人的恩怨始终是小义,民族的

立场才是大节!(我是指那时历史背景之下)所以说,施琅这个人是把个人利益得失看的比

其他任何事情都很重的人。我在结尾中引用的康熙的那段话,已经说明了施琅的这个特点。

厦门一战,施的功勋确实得到低估,但是不是这点就是他用气使狠、走向反面的理由呢?至于任网友所说郑成功的缺陷,我以为是这样,正是因为他们都不是从大局出发,所以,南明

的历史就自然充满了悲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