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懒虫和一些女同志 -- 大懒虫1号

共:💬81 🌺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纪念一下。休假。

这个帖子里有的回复让懒虫觉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我只是没有目的地由死党的婚礼开始想到几个过去的故事。这里出现的两个例子都是小时候的故事,第一个是描述了一个同学的简单变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没做任何解释,只是描述事情本身。

第二个,比较容易引起某些自以为对同志文化很宽容的人士的指责。可是,呵呵,要知道,这个事情发生在青春期,发生在所有的价值观都很混乱的时期,发生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时期,发生在一切包括身心都发生着质的变化的伟大的充满危机的青春期。

指责一个青春危机期的孩子没有宽容的同志观、没有去保护一个性取向可能有问题的同学,这未免让人觉得。。。。。。。。。。。。。。无语。

实事求是毫不谦虚地说,虽然懒虫平时不学无术,但是30岁的懒虫涉猎的学科极其广泛,平时交流的各个领域的牛人也是一把把地多,对同志文化自然也略知一二三,这一二三都是从研究同志文化中很厉害的人那里面对面获知的,懒虫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接触新东西时,直接接触最好的,否则就空白着。但是,懒虫在中学的时候甚至一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多年来根本不知道同性恋是什么根本不知道周围的人可能存在着同性恋。中学时候,面对一个性取向有疑问的同学的奇怪反应,当时懒虫只是作为一个异性恋的本能作出了这样一些反应,而且并没有到处张扬,只是小心翼翼地躲避,这已经很难得了。如果对方造成了伤害,那也是必然的,绝大多数的爱情,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间的,不都是以互相深刻地伤害而收场么?但是,假如有如果,如果懒虫当时恰好没有这个本能,恰好性取向不明,恰好接受了她和她交往呢?那么估计造成伤害的就不只懒虫一个人了(如果狭隘地把个人发展为同性恋解释为伤害的话),包括和懒虫要好的那么多美女都可能发展成同性恋,如果同性恋也是可以发展的话。因为懒虫对周围的人有很大的影响力,一直如此。从而,她们都不会和她们现在的老公们结婚生孩子。当然,这对壮大同志文化倒是起了促进作用。

至于讲的故事涉及到别人的隐私问题,连这点都有人在教育懒虫还有不少人呼应,这很好笑,这里又没有点姓道名,如果你能从这个故事里调查出懒虫故事里的主角在哪里,那你真的可以有一番作为的了,中国的同性恋光是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的就超过100万了,而青春期有性别取向困惑的又不知道有多少,很多人一直到结婚生孩子了自己也不能确定到底喜欢同性还是异性。如果故事中的主角看到了懒虫写的故事,然后判断出写的是她们,那也没有关系的,如果有机会,懒虫还是愿意与她们好好谈谈当时彼此的感受的。事实是,懒虫一直在寻找第三个故事的主角,她不是中国人,懒虫与她频繁交往半年后她就回国了。懒虫非常感激她,因为她一直都没有告诉我她是拉拉。懒虫以后会用别的语言来写这个故事的。只是希望她现在还活着,那么故事就不会太悲剧了。

懒虫平时不爱与别人做争辩,也不喜欢去解释自己说过的话,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爱看就看,不爱看就走开,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走开。

所以,不写了。没劲。

2006-5-28

关键词(Tags): #无聊的解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