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文文化消失的必然性:文化的传承。搜索引擎的搜索技术的影响 -- 铁手

共:💬23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论坛的外在形式和内心世界

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的意思呢,也不是说全文转载有多么不好,但是不给连接甚至禁止连接是非常不好的。

既然说开了,我再多说几句。从全文转载这个外在形式,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内在的东西。其他很多论坛,不包括西西河,都是转载一篇文章,其他人在下面品头论足,仅此而已。这些论坛不是论坛,是文章集散地。他们有自己的价值,我也定期查一查这些文章集散地,读一读,但是没有发言的价值。

西西河里很多很好的讨论。这是我来的原因。

西西河还有个特有的形式,就是嘉宾。一个人主讲,其他人加入。我来听专家讲,有收获。专家听各位回馈,有帮助。但是如果有人有了尖锐对立的观点呢?这时候就有个有趣的现象了——他会新开个主题。

但是在英文论坛,没有人会针对一篇文章来讨论的。除非是特例,比如袁伟时的一篇文章出事儿了,咱们来针对谈。一般来说不会的,一般就是起个头,然后你们就发言吧。假如咱们讨论胡锦涛访美,或者乡村水利,你会针对一篇文章谈吗?不会的。就是开个头,大家谈,这是基于一个你有最起码的阅读量和研究能力的假设(我希望这个假设在中文读者中成立)。那么讨论者贡献连接,加起来就多了,会极大的增加你的阅读量。阅读量大的主儿会给你很多很多连接!

如果三年之后连接失效呢?从文章积累这个角度来看是损失,但是用户是不会介意的,因为我是在和朋友讨论,不是在和某篇文章讨论。所以你看那些文章集散地会注意“精化区”的维护,甚至单作一个界面,但是论坛不是这么搞的。

这里面我倒没有褒贬之意。无论是常见的中文论坛,英文论坛,还是西西河这样的很有特色的地方,各有各的好处。但是中文网络世界缺乏一个像英文论坛那种形式的论坛,是个缺失。

我发现论坛作为一个软件,内在和外在是紧密相连的。看到一个建筑的格局,就知道里面的居民如果生活。看到论坛的功能,就知道用户在怎么谈。海外还有几个大论坛采取的是最新回帖不置顶,太荒唐了,只能做文章集散地。版式是直排还是缩进是另一个问题,我比较倾向于直排,缩进式的树状版面是发散性思维,经常演变成捉对厮杀。

扯得太远了,打住了。有些想法可能没讲清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