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职场经历 -- 大厨

共:💬37 🌺1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说说职场经历( 续二)

说了半天人和事,那就再说说职场的另一端--雇主吧.

以国内目前来讲,雇主大约可以分三类: 国企(含政府机构),私企, 外企 .

以个人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经历,从雇员的角度来看,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只不过是黑的地方不一样. 但是,它们分别也有各自的苦衷. 呵呵,别扔砖头.

先说国企,这也一直是被大家诟病的. 然而从雇主本身的角度来理解,国企也有很多国企的不得已.

首先,它承担了国家的战略任务,比如谁都知道要想企业盈利,首先要有利润,其次要有规模,但是对于一条坦克生产线,只要不打仗,它的生产规模就不能无限制扩张,也就是说,就算一辆坦克能有50%的利润,你的产量也得受国家约束, 利润总量相应受限制, 这在其它商品市场上是难以想象的.

其次,它承担了劳动力初步培训的任务,就象我现在招聘, 要的是有经验的,那么大家都要有经验的,没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怎么办? 相当一部分还是进了国企,去完成初步培训,然后叫着,骂着跑出来. 这部分培训量,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纯粹的投入. 现在国企虽然在叫减员增效,但这部分任务还是得完成,就注定了它的成本比别人高.

第三, 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浩瀚的文化史籍,伦理道德,还留下了深深的封建烙印, 而这个烙印不是靠一代两代人的现代教育能够消除的,比如北京流行的一句说人土叫"特农民", 这话就有点让人奇怪,49年解放时候北京只有200万人口,这中间有多少是拉车的,挑煤的, 搓澡的, 卖菜的,从事的工作不一定就比农民高级,而就算这200万人口里,往祖上再数三代,脚上不沾泥的恐怕也没有几个. 这样的封建残余思想,表现在国企里比较严重的,就是官本位. 消除这一思想,不是靠叫骂,靠运动,而是要靠几代人的努力,学习,奋斗.

我们这一代人或几代人,虽然受的是现代教育,对官本位有着本能的抵触情绪,然而一旦为了官,封建遗留的尾巴难免还是要翘一翘,很是影响企业内部的活力和效率.

再说私企,问题就更多了,抛开一直被争论的"血汗工厂"(涉及太多政治问题)不提,单就目前成功的,被标榜为典范的私企来说,其成长的历史就是国家制度法律规则完善的历史,所以在私企的成长发展中,伴随着大量的灰色地带,这就要求私企的核心必须是有着完全共同目标,一致利益的群体,而这一群体,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家族成员,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而且非常关键.所以,私企的发展很多时候并不是表现为利益最大化,而是风险最小化.

这样,作为私企的非家族成员的雇员,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上, 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 当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私企的灰色领域也越来越狭窄,甚至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就使得非家族成员雇员有可能取得更大的领地,在企业中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再说说外企.

在很多人眼里,外企是目前比较有效率,比较有活力,比较开明公平的象征, 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或者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国企,私企有的毛病,它一样有,有些时候甚至还要明显.

有些人一提到国企,就会说到任人唯亲,实际上,在外企是一样的,而且还更方便. 就我所知道的,很多公司CEO的更换,必然会造成许多高管人员的辞职,或者合同到期不再续, 这样,新的老板就很方便召唤,安排自己熟悉的,而且能使唤动的人来接替这部分工作.其实,这个事情也很好理解,你作为老板, 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一部分,在交代出去的时候你至少就知道结果会是什么,这样你可以集中精力去办理一些未知的事情,这总要强过所有事情都是未知,都要操心,那你简直要累死.

当然,为了获得这些经验,外企也是经过N多头破血流的经历,所以一般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约束,比如,我所知道的不少公司就禁止夫妻或近亲在同一或有关联的部门工作.而这,在目前的国企里还比较常见.

至于外企的效率,每一个能参与到管理层的人恐怕都是一脑门子的官司,没完没了的邮件,电话会, 以及法律顾问,咨询公司的巨贵的长篇BULLSHIT. 至于老板一拍脑袋的馊点子, 一急起来要把人逼上房的PROJECT,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只有苦笑.

现在,到处都在提换位思考,而真正做到的并不太多.作为一个雇员而言,如果能够眼界放宽一点,从公司所有者或者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把自己定位.

如果你是国企员工,一定要知道不该说的不说;如果你是私企职员,必须得明白不该问的别问;如果你是某外企的部门经理,你的下属从兜儿里掏出张三千两千的饭票儿要你报销,如果你能压得住不去猥琐地问问他都跟谁去吃的饭,都吃了些什么,那得佩服你有涵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