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来说说“彭帅.庐山.为民请命”。 -- 十八亩段

共:💬195 🌺18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这么说不知道您能不能想得通

我先说说60-62年的事情,因为这几年是饥荒严重的阶段,问题暴露得比较充分,再回头讲彭59年的信.

59年到61年,粮食逐年减产如下:

59年 3400亿斤

60年 2870亿斤

61年 2800亿斤

这些数据您没有疑问吧?

您反复强调,虽然放了卫星,粮食产量报高了,但并不会使地里的粮食减少呀,然后您就得出结论,只能是天灾使然.

您的逻辑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当时中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

报了这么高,国家不是高兴就完了,而是要按此征购.国家征的粮用来作为口粮,招农民为工人搞建设,搞建设的土地很多就是原来的农田.

这样,本来是种粮自给的人现在要国家供他和他的家人,而且口粮的定量往往比农民还高,本来是耕地的地方变成了城市,工厂.您说,这粮食产量怎能不大量减少?

但包括毛在内的很多人当时却认为上报的粮食产量是可信的,即便挤掉水分,比以前增加个百分之几十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多的粮食在手,国家不利用起来大量招人搞建设,岂不是等于犯罪么. 于是,从农民手上猛征,大量占用耕地,大批的工业,基建项目开工,直到粮食供应再也跟不上,饿死了大批人,这才不得不停止.

下面是周在62年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基本建设战线确实太长了。1957年基建投资只有100亿元左右,1958~1960年基建投资共达1112亿元,年均278亿元。

施工项目,1957年只有900多项,1960年达1815项。

工厂企业增加太多,职工人数3年内增加 3000多万人。

今年计划粮食产量为2900亿斤,即使完成计划,也不足供养1.2亿城镇人口,甚至即使恢复到1957年的粮食产量(3900亿斤),也负担不了目前城镇人口的正常供应。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严酷现实。

因此中央决定,城镇人口减少 2000万人。

有同志说是“伤筋动骨”,实际上确是“伤筋动骨”,因为整个架子太大了,我国的物力、财力承受不了,只能卸架子,只能“伤筋动骨”。砍那么多基建项目,关停那么多工厂、企业,岂止是“伤筋动骨”,每砍一刀都是血淋淋的呀,因为这些都是用人民的血汗钱建设起来的呀!你说中央就那么忍心,就那么狠心?这是从全局着想,迫不得已的呀!否则,整个国民经济就会被压垮,我国将会日甚一日、年甚一年地衰败下去。不调整,不采取非常措施,犹豫拖延,就会坐失时机,拖垮我们的国家,别的出路是没有的。

话说得如此明白了,这场灾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您自己说呢?

好,再回来看看59年的彭.哎,说了半天,我先喝口水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