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朝鲜纪行(1) -- 莫棣华

共:💬91 🌺1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朝鲜纪行(3)

火车上

汽车将我们从海关载到新义州火车站。几分钟的路途上我们见到的新义州街景,也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的中国村镇,同一江之隔的丹东有着天壤之别——而丹东绝对不算是中国的繁华城市。这里原本有可能成为一个特区,获得特别的发展机会——要知道中国的深圳也曾经是一个小渔村啊!但是这个机会却失去了。也许它还会出现在未来,但那就不是我们所能预测的了。

在新义州火车站前我们看到了朝鲜之旅的第一座巨型塑像。站前的广场相当开阔,人也不多,倒是站前的台阶上坐着一些人,看来同中国车站等候列车的人也没有什么两样。火车站是苏式建筑,高大,阴森,有一股潮气。后来我们发现朝鲜大部分的公共建筑都是这个样子。在车站楼内我们看见了列举金正日事迹照片的宣传版,后来发现也是绝大部分的公共建筑都有这样的宣传版,内容也大同小异。另一侧则是售货柜台,有金氏父子的著作和其他一些宣传书刊出售。角落有一台中国产冰柜,里面有些中国产饮料,包括“资本主义魔水”——可乐。

(火车站有个美女列车员相当漂亮!可惜没拍到……)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乘坐的旅游专列相当豪华。外表虽然并不夸张,车厢内却是宽阔舒适的6人软座包厢。包厢内的设施设计得都很科学而实用,座椅还可以拉开拼成床……什么时候朝鲜的工程技术人性化到这种地步了?然后,细心的我们在一块被刻意锉掉了字迹的金属铭牌上发现了英、德、法文的字迹,中方导游告诉我们,这车厢是瑞士造的……

车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火车经过一片片田野,开往平壤。田里的作物大概是些水稻、玉米之类。奇怪的是,种植着作物的不仅是那一块块田地,而是连同田垄地头、沟边路边、甚至紧挨着我们的铁路路基都见缝插针的种上了东西。土地利用到这个地步的确是令人惊讶的,然而产量又能增加多少(尤其是路基那样的地方)呢?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田里的东西是公家的,田外边的东西是自己的。

田里可以看到杂草,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劳作的人们——在田间地头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农民,但是他们往往十几个人(应该是一组)聚集在一块很小的田里劳动——那样小块的田,印象中一两个人就可以收拾的。有时可以见到牲口——用来劳作的是牛(未见马),然而那些牛无不瘦骨嶙峋,属于让人看了捏把汗的体形。有时牛咬吃田里的青苗,人也不大管。水田里偶然可以见到鸭子。散见山羊和绵羊。

田里还经常能看到的一样东西是——标语。不是中国农村墙上时常刷的石灰标语,而是方方正正的十几块水泥碑,一溜在田里排开,貌似能历经几十年风雨。标语上的字我们不认识,但是同样的字句、同样的巨碑,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同样,每个镇几乎都有一座高耸的纪念碑——修筑这些标语和纪念碑要花多少钱?立在田里又有多大的意义?这样的问题恐怕没有人能为我们解答。

标语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车上的盒饭味道相当好。我们想去餐车看看,结果发现需要穿过供朝鲜人员乘坐的一节车厢,差点以为是禁止通行的地方,但在同行的沈飞公司老前辈鼓励我们再去一次。我们以购买啤酒为理由再次向餐车进发,结果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我猜想那节车厢乘坐的并不是普通朝鲜民众,而是这次列车的乘务人员,因为他们看到我们相当放松,该干嘛干嘛,而这节车厢的条件也比我们后来在车站看到的真正的普通车厢要好得多。其中有一个带着小孩子的妇女,她的儿子在聚精会神的玩俄罗斯方块黑白游戏机。

顺利的买到了啤酒——人民币4元。是朝鲜产的“大同江”牌子,味道……没有想象中难喝,当然也谈不上好喝就是了。

啤酒&盒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火车的行驶速度倒不慢。但是朝鲜的铁道是单线(仅在站台内有复线),这就意味着如有会车、错车,必须要有一列车在某个站台内等待,让较重要的车优先走。从新义州到平壤短短二百多公里的路,我们为了让车等了三四个小时——这不算什么,据说还有等一天一夜的呢。

朝鲜列车上的装卸工人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注意到了铁轨下的枕木。除了在站台内,很少看见水泥枕木,通常是木质枕木。这些枕木粗细不同,长短不一,间距也不甚一致。而且不要说什么防腐处理,就连最基本的外加工都没有做,什么形状的都有,还连着树皮,基本上就是把原木锯开垫在铁轨下面。于是我们都有点担心这样的铁道的安全:似乎为了证实这一点,火车转眼之间经过了一座桥,让我们见到了翻倒在河里的一节车厢。

守卫这些铁路桥的通常是女兵。这些美丽的女兵成了铁路沿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的宿舍就在岸上不远的地方,而她们则长期站在桥头狭小的哨所里,端着沉重的枪支,守望着不知多久才会经过一次的列车。

哨所女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路上我们没有见到什么树木,也没有见到飞鸟。木材也许已经被砍伐得差不多——我们沿途见到的岗哨的隔离杆没有一根是直的,都是些奇形怪状的树枝做成的。公路上很少见到汽车,要到接近平壤的地方车才会多起来;我们偶然在一个村镇见到了一辆比较好的小汽车,似乎是公务车,这辆小汽车没有油了,正从后面的一辆破旧的大卡车中匀出一点汽油来。(我们没有见到加油站一类的地方。考虑到汽油这样的物资必然是配给的,这一点不足为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