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也说沙甸的影响 -- flycloud
网上收集的资料,沙甸回民的\"祖庭\"是宁夏苏非派哲赫林耶之板桥门宦,那儿是马化龙的出生地和圣墓的所在,他是哲赫忍耶教派第五代教主,和白彦虎是一批的。(当时杜秀文也是造反伊斯兰国。加上太平军 捻军军够清政府受的。)
哲赫忍耶教伊斯兰教里最激烈的“血脖子教” ,沙甸或别处的苏非回民每年都向宁夏的门宦"祖庭"纳贡(即使在文革中也秘密履行如仪).
从新老教争斗开始,哲合忍耶部与官府做对,前后凡两百年。,每每都是哲部突然起事,拔刀杀死当地官吏,紧接着便攻城掠寨。 而每每都是哲合忍耶被围困在死角,其率众起事的头领太爷愿意以全家服诛为代价,换取释放全族教众结束。他们自己的每一任教主太爷是谁,是怎么死的,每一名哲合忍耶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他们的民族仇,是他们的光荣传统。而且永志不忘。同治十年的马化龙造反就以此结束。没想到一九八零年代,经历过惨烈的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放松宗教政策,马化龙早已平毁的拱北(坟墓)便在一夜之间又被建立了起来。
沙甸的北京大学马坚教授马坚是中文版白话体古兰经的翻译者。 中国四大阿訇哈德成最后也在沙甸度过。沙甸出了第一批公费生留埃学生。 沙甸有“滇南小麦加”之称
从古到现在,沙甸一直要比周围的乡村要富裕发达点。
沙甸事件名扬海内外,沙甸大清真寺是80年阿拉伯各国捐款的,西南省份最大的清真。大清真寺带有穆斯林幼儿园和中学,阿语与汉语教学,除了当地的,有的学生来自西部青海甘肃等省。
那也罢了,西部省份也有很多阿拉伯捐的清真寺,不过里面悬挂着中国各部回民敬赠的挽联、悼词。\"宁死不屈\"、\"浩气长存\"就比较刺目了。而且还修了烈士塔。那些残杀非武装解放军而被击毙的武装分子都成了护教烈士了。因为文革结束的平反潮中,原回民支队政委全权负责调查此案,居然得到平反。沙甸回民从此趾高气扬,周围汉民畏之如虎。
当时沙甸回民秘密选出了一位 小教主,这虽不见诸文载,却也非空穴来风。它与回教苏非的\"九代必有圣人兴\"的神喻有关,那时沙甸的回教门宦恰好传到了第九代。
\"九代必有圣人兴\" 因新教创立马明心在阿拉伯师从的那位阿訇正是第九代,九九之数就此通玄。
沙甸回民进京代表被斥退后,沙甸民情鼎沸,旋即全村易帜亮出了\"伊斯兰共和国\"的旗号。抢了几个县的武装部 政府派部队将沙甸围了起来,并派了一排战士解除了武装进村去做说服工作,劝回民交出武器,放弃割据。结果回民把这一排非武装的解放军全部割脖子残杀了。解放军没办法,只好用大喇叭呼吁村民离开,部队要总攻。有些人离开了但仍有不少武装分子在拒不投降。部队给足了愿意撤离的人的撤离时间,然后发动总攻。但由于轻视了回民教派的极端性,只用轻武器冲进村的解放军遭遇到顽强抵抗。武装分子不但用枪枝抗击,而且用自制的土炸弹抱住解放军同归于尽,连小孩子都这么干。与现在中东的自杀炸弹毫无二致。
解放军伤亡惨重,攻不进去,只好又退了出来,向上级请示。中央军委最后决定∶“用一发炮弹换五个战士的生命”,调来炮兵部队,警告之后,发炮猛轰。只一天就打服了。
附录】~~~~~~~~~~~~~~~~~~
瞻仰沙甸舍牺德纪念塔瞻仰沙甸舍牺德纪念塔
—— 一堂生动的信仰课
3月14日,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尽,开远阿专全体师生刚礼完晨礼,便登上了汽车,向沙甸出发,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瞻仰“沙甸事件舍牺德纪念塔”(舍牺德:为主道而捐躯者)
车子行驶在公路上,两边的山上尽是厚厚的红土,上面暴露着白的刺眼的石头,那红土红得发紫、红的血腥,难道这片土地真的是我们的同胞用鲜血染成的吗?有人唱起赞圣词,开始声音低低的,很快大家一齐高声合起来,激昂的声音涤荡着我们每一个年轻学子的心胸,气氛越发凝重起来。不至一次从沙甸旁边经过,这座美丽的小城群山环绕,点缀着很多宏伟的清真寺,远远看去,是一片宁静详和,谁能想像二十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腥风血雨的惨痛悲剧,汽车带着我们直接进入山上的烈士墓地,这里一片肃静,长满各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树下的墓碑林立,望不到边际,长眠在此的无数的回民先烈啊,你们并没有被淡忘,我们开远阿专的师生来看你们了。舍牺德纪念塔就座落在半山腰上,白色的大理石砌成的柱状碑体,象一把伊斯兰之剑直直的插入天空,它庄严的审视着每一个来客,质问着我们的内心,我不由自觉惭愧,自觉缈小,大家怀着虔诚的举意,有的抄着碑体上的古兰经文和纪念诗词,有的崇敬的用手细细抚摸着那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有的静静的凝视沉思…… 曾经亲历沙甸事件的,现为沙甸清真大寺管事的XXX先生,开始给我讲述当年沙甸事件的经过和他的亲身经历,同学们仔细聆听着,站在这片先辈们抛头颅撒热血的土地上,悲惨的往事又一幕幕生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眼睛湿润了,心被撕裂般的疼痛,我们为同胞所遭受残暴的蹂躏而愤怒,我们更为先驱们的英勇、对教门的忠诚而崇敬不已,我们为沙甸今天的成就而欣慰,我们更为真主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而骄傲自豪,正如马利古校长对我们说的:“托靠真主,今天我们有了自由宽松的宗教政策,有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这一切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们要崇拜安拉,我们要对得起舍牺德们的鲜血和生命,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面对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唯有现在多学习知识,才能担负起振兴伊斯兰的使命,同学们,中国伊斯兰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一切掌握在你们年青人一代手中,你们责任重大啊!” 我们怀着无法平静的思绪,离开沙甸回到学校,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有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有的谈论自己思想受到震憾、有的联系实际自我批评、有的互相勉励。这真是一堂生动的信仰课,今天我们受到的是精神的洗礼!我们信仰的脚步会更加坚定!我们信心的火炬已被点燃!我们求知的欲望更加炽烈!伊斯兰的使命感充满每一个开远阿专师生的胸膛!
-----------------
三十年前的战斗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萍水相逢 2005-07-14 15:31
: 七月烈日如焰。三十年前,也是在这如火的七月,我们四十二师对沙甸村的战斗打响了,一百多位战友告别年轻的生命已整整三十年。外界很少有报道,但他们付出的却是人生最高的代价。
云南开远县鸡街公社沙甸大队是一个八干多名回族居住的村子。地势平缓,扼守滇南重镇开远、蒙自、个旧的交通,通往个旧的寸轨小铁路就在鸡街与滇南米轨小铁路接轨。我们每次从军部开远到师部蒙自都要经过沙甸。当地回民喜欢经商,相对也比较富裕。
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和一些其他政治背景,回民造反了。王洪文、邓小平同他们的头头谈判未果,邓小平下令我军攻打。
当时我的同连战友斑竹朱建正在老挝,身穿老共武装巴特寮军装,日子过的也挺苦。我正在云南蒙自四十二师司令部作战科,命令下来,师首长的方案是仅用一个连的兵力,二小时摧毁沙甸回民武装。邓小平否定了这个方案,指示最少用一、二个营的兵力,建议用一个团的兵力,力争三天解决战斗。命令不敢违抗,但师领导并不服气。
我们十四军解放后驻守云南、贵州,擅长山地战,参加过五九年西藏平叛、六二年中印边界(东线)反击战、六四年滇西剿匪、六五年援越战、六九年中缅边界扫荡国民党残匪、七三年老挝战场……,战斗经验丰富,对不成建制又松散的回民武装不放在眼里也在情理中,怎么也不能与不堪一击的印度精锐旅相比较。
战前准备作战科忙作一团。我们用二小时堆完了沙盘,作战参谋们一面标图,一面调侃,不相信二小时能解决战斗,炫耀自己的远见。
战斗在七月五日凌晨打响。担任主攻的一二六团二营凌晨二时从沙甸背后的山上向沙甸方向运动。原想偷袭,谁想距离沙甸十多里路时,山上的“消息树”一棵接一棵倒了下来,锣声、吆喝声就象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一样。偷袭失败,干脆强攻。
然而进攻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回民武装人不知在哪里,子弹不知从何处飞来。忽隐忽现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走到部队附近,突然扔出一颗手榴弹;七八十岁的老翁突然拔枪向毫无戒备的部队射击。准备二小时解决战斗的二营没带一点干粮,饿着肚子打到夜里,伤亡不小,进展却不大。
后来的进攻同样收效甚微。由于文革动乱,批判彭德怀的军阀主义,部队作战能力尤其是指挥水平下降,平时只作些单兵动作训练,很少有连、排战术演练,仗打得很乱,很多冲在前面的战士是被背后的子弹误伤的。为了摆脱僵局,一二六团三结合的青年副团长亲率营教导员、连长带了一个加强排冲入村子中部,刚进屋,副团长就召集营连干部到院子一角开战场讨论会,讨论如何政治挂帅、迅速战胜敌人,把和平时期的官场作风带到战场。讨论设有结果,院墙却被炸毁,副团长、营教导员当场牺牲,连长重伤,脸上挂着被炸出的眼球下达了最后的撤退命令后,就被院外的子弹击中。
一个星期过去了,战斗仍无进展。前线总指挥杨成武果断下令步兵退出战斗,军、师炮团支援。军师炮群迅速构筑阵地,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百炮齐鸣。在炮火压制下,回民武装无法还击。八干多人的村庄,死亡一千多人,房屋绝大部分都被摧毁,只剩三间好房子。外国媒体攻击我军用重武器对付农民动乱。其实战争都一样。美国在阿富汗也用了重一千磅的滚地雷炸弹,方圆几公里动物都不可能生存。部队不少人见过越战时五百磅的炸弹坑,深达三十多公尺,大如篮球场,千磅可以想象。
沙甸回民领袖、二十六岁的红衣阿訇被炸死了。一个打死我八名战士的八十多岁老翁,被捆上五十公斤炸药炸得不知去向。一百多名官兵阵亡,数百人负伤。五十九医院一片哭叫声,农民的儿子残废了,叫他回去如何抢工分成家立业?十三冶革委会主任的独生儿子是我去安宁接来的新兵,被一颗绿豆大的弹片从后脑勺穿入脑部八公分,很安静地走了。五九医院的上海护士朱淑亚带我到太平间向他告别,因第二天他父亲要来,我不敢面对。那位山西老干部一直说欠我一顿水饺。听说后来场面很凄惨。军侦察处的一个参谋主动请战,由于人高马大着一身干部服,被回民武装当作首选目标。贵州威宁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来到部队,不满那仅有的一点抚恤金,不停地向我们诉说高寒山区生活的艰辛。当时一个战士阵亡抚恤金不过四百元,母亲说上钢五厂一名员工在厂区自杀厂方也赔了三千元。
活着的战士对空呜枪,向一百多位战友告别。司号员对着墓地,对着大山,对着无垠的天空,吹起哀婉的熄灯号。英灵应当安息。三十年后,三千里外,战友依然难忘。
沙甸回民敢死队队员都被集中办学习班。敢死队员主力大多是近二十岁的未婚姑娘,队长新婚三天就在攻打蒙自轴承厂民兵时被打死。那次我去看过,队长身材娇小,上身盖着芦席,只有其母亲一人守在她身旁,没有一丝眼泪。学习班上,这些敢死队员也不肯说话。一年多后我到沙甸,看见那些学习班上的年轻姑娘穿着干净、得体,手里不停地做着女红,一脸严肃,不愿回答任何问话,默而无声地面对一切。据说已比一年前好多了。
不过部队因祸得福,在七六年的中越反击战和老山战役中再没那份天真和浮夸,实实在在地给越军以重创,对天真的孩童、娇柔的姑娘、颠巍的老叟同样不失戒备,四十二师师长廖锡龙因此受到提拔,官至国防部副部长。烈士的血没有白流,那都是些二十岁的年轻生命。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也说沙甸的影响 2 flycloud 字560 2006-04-10 20:59:09
网上收集的资料,沙甸(斑竹觉得不合,就请删了)
🙂现在的回族们很多思想其实是很危险的 q42474112 字54 2006-04-13 21:41:56
😠无语中。。。 江湖悬命 字0 2006-04-11 19:56:19
😏有些回民也太离谱了吧 江湖悬命 字50 2006-04-11 12:48:21
他们估计也不在乎什么经济不经济的了 中华走卒 字46 2006-04-11 23:22:05
平远街n年前不是已经被武警平了吗?你说的是现在吗? 沉默的有来有去 字56 2006-04-11 00:31:46
昆明那里是不敢对回族房贷车贷,谁敢问他们最要贷款, dafemren 字69 2006-04-10 23: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