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为何、何时、如何“反帝反封建”?-袁伟时 -- 左轮

共:💬18 🌺16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企盼学术文化讨论回归理性宽容自由平等的正轨/袁伟时

《冰点》复刊,刊登了一篇洋洋万言的文章:《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以下简称《反》文)。拜读以后,有几点感想:

  第一, 迈向正常轨道的第一步

  总的看来,《反》文是力求在史学范围内讨论问题的。与一个多月以来的状况不同,《反》文没有乱扣帽子、大打棍子,开始回到讲事实、摆道理的常态。这是值得欢迎的进步。其中还有一些很不恰当的非学术的词句,引起一些读者的反感,我想还是应该用宽容的态度看待这些一时难于自拔的旧的思维习惯。

  时至今日,中国思想、学说、文化领域里面已经出现了多元并立的局面。对历史和现实事件,各种人会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解读。应该拿出足够的智慧和宽容的心态直面这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各方(不单是一方)都要对当前文化发展、学术发展的大局有个清醒的认识:不可能有思想的统一、观点的统一,不可能出现大一统了;面对这个局面,需要回到平等的自由的讨论。

  否则不管主管愿望如何,很容易回到文革状态。“文革”一开始,在批判彭真的《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的时候就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没有什么平等可言的,要实行无产阶级“在各个文化领域的专政”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第4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北京版)。结果是斯文扫地,冤狱遍域中,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飞速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大陆却全面大倒退。所以,不愿意回到平等的、自由的讨论就或迟或早会回到文革状态。我想,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之后,愿意回到这个局面的人很少了。

  今天,知识或者人力资本已经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首要因素。摧残学术文化,就是戕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全球化的大潮又一次把各国推到十字路口:能不能营造一个让人的创造力自由发展的制度环境,是决定国家盛衰的关键。让权力成为学术文化是非的判官,必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唯一出路是让学术文化回归自由探索、自由讨论的天地。对多灾多难的中国说来,重要的一条是各方君子均要多考虑国家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扫除各种稀奇古怪的障碍。

  其中之一是摆脱阶级斗争为纲的陈腐思维。

  拙作《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讨论19世纪的问题,希望改进历史教学,本来是十分平常的学术讨论,批评的是咸丰皇帝、慈禧太后等颟顸的统治者误国殃民的罪行,怎么扯到攻击社会主义、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上去了?

  就在前几天,几位自称“左派民族主义者”的人士,大骂《冰点》原主编李大同先生“背后有洋人和民间资本利益集团的主子”;袁伟时则是宣扬“洋奴影射史学”!说话要有根据。你们不懂历史却要大放厥词,往自己脸上擦黑、出丑倒也罢了,人身攻击是极为下流并要承担责任的。请问这些先生:哪一位是李大同先生的本国和外国的主子?你们知道不知道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始,多少学者、知识分子在“影射史学”的大棒下身亡?所谓“洋奴”、“买办”的罪名又炕害了多少无辜?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反》文值得欢迎之处是开始摆脱混淆学术和政治的糊涂、愚昧的习惯,讲出一番道理,列出一批史料。是对,是错,可以慢慢讨论。如果《冰点》周刊的新任主编有足够的远见和权力,发表批驳《反》文的文章,那就为中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回归正常的轨道迈开了重要的一步。我为我的祖国馨香祷祝,企盼不要有人为学术文化的发展设置不应有的障碍!

  第二.怎样反帝反封建?

  说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问题,本身没有错。但是应该将涉及的内容具体化。

  所谓“反帝”就是维护国家的独立。所谓“打倒帝国主义”无非是各个国家取得自己的独立,结束殖民体系。

  什么是“反封建”?核心一点就是在自己国家里面建立自由民主法治的制度。“文革”结束后,中国很多老革命和知识分子突然发现,中国的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这就是一心一意夺取政权而没有把制度建设摆到应有高度的恶果。

  1895年,严复就看到这一条了。他说:“国贵独立,身贵自由”这是“反帝反封建”最好的诠释。

  我的文章讨论的不但是“反帝反封建”,而且是怎样去“反帝反封建”。《反》文却停留在要不要反帝反封建这样比较低的层次上讨论问题。

  第三.史料和观点失误举隅

  历史学家发言的根据是史料和高远的观点。愚意以为《反》文有好些史料和观点也经不起推敲。详细讨论只能待诸异日。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义和团的事件不单是对洋人的抵抗,更大规模的是屠杀本国人民。为什么通篇没有提到屠杀本国人民?这是义和团反文明、反人类的重要罪行。1898年开始义和团(包括其前身)一直屠杀本国人民。屠杀本国人民比杀掉的外国人民多100倍以上。杀掉的外国人有321人。杀掉多少本国人,这个数字一直没有算清,但是最少最少不是100倍而是几百倍的问题。但是这样重要的问题《反》文回避了。

  又如外国人入广州城问题。《反》文强调是对条约有不同理解。即使按照《反》文说法,条约规定“外国官员可以进入广州城”,但是事实上这一点也做不到。文章虽然口口声声讲反封建,却没有谴责当时广州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和咸丰皇帝怎么“误国”。他们以为“民气可用”,操纵士绅组织民众阻止外国人入城拜会官员、游览、做生意,结果惹下大祸。

  又如《反》文说:“中国今天向全面小康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华民族今天能够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是靠学习西方列强得来的。”

  改革开放以前为什么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中国会发展得这么快?是学习东方还是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从哪里来的?邓小平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不要纠缠于姓社还是姓资,而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考虑国家的发展,《反》文说这样的大话,是不是有违背邓小平思想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