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保卫西河——原创】萨所知的电影传奇[全文完] 一.兵临城下 -- 萨苏

共:💬143 🌺3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保卫西河——原创】萨所知的电影传奇 七.火烧上海滩

中国电影史上,二十年代有个特别的历史阶段,叫做“明星公司火烧上海滩”。实际上明星公司当然没有这么大本事,白色恐怖呢,蒋介石不是吃素的,能让你一个拍电影的火烧上海滩?这说的是明星导演张石川1928年开创中国武侠电影的先河,连续拍出十八集《火烧红莲寺》,风靡一时的事情。

不就烧了一个红莲寺么?怎么又叫火烧上海滩呢?

原因是明星拍《火烧红莲寺》一炮打红,观者如潮,其它公司十分眼红,一个接一个起来效仿。但人都是有思维定势的,既然“火烧”红莲寺如此叫座,各公司就认为想拍武侠片必须“火烧”。一时,《火烧白莲寺》,《火烧白雀寺》,《火烧剑峰山》。。。纷纷出笼,上海滩的电影院火光冲天,不烧不足以开张也。

这个电影Handiman家的老先生曾经参加拍摄,对此的掌故比我熟悉得多,比如吊钢丝空中飞人,飞身上房,“接顶”等的描述都十分精彩,我就不必多说了,就绕开技术,说说拍片中的一些趣闻。

其实,拍《火烧红莲寺》,是张石川在马桶上想出来的主意。此人性格十分有趣,一方面活跃异常,应酬交往极有章法。女子做到这一步叫“交际花”,张先生可以称为“交际树”了;另一方面他属于工作狂,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回到家中,不是睡觉就是坐在马桶上看小说报纸 – 不是消遣而是在寻找拍戏的题材。

当时,明星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

这也属于相当早的一种恶性竞争了。

竞争对手是一些“皮包”电影公司。当时,由于《枪毙阎瑞生》的成功,对电影有兴趣的一些商人发现,只要有好题材,电影是非常赚钱的一门买卖。于是,纷纷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这些电影公司一无场地二无设备三无演员,却给明星等正规公司带来相当大的威胁。

原因是这些公司只要看到好题材,就会立即投入开拍,演员是临时找的,摄影机和摄影师是临时租的,内景?几块钱找个旅馆,不用任何修改,就是富豪家大厅或者小姐的绣楼,外景?几块钱找个公园就可以花前月下了。至于摄影的光线,演员的表演水平,布景的真假,那根本不在考虑之列。这也因为当时的电影都是鸳鸯成双蝴蝶飞这类的题材,可以如此因陋就简,要都流行《大决战》的场面,估计逼死这些皮包公司也没本事变出来。

作为明星这样的正规公司,拍片总要讲究质量,于是时间上往往就不如小公司快,也因此被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抢去了不少市场。为此,明星上下颇为烦恼。

张石川就是在琢磨这件事。这次在马桶上,他看到了一部当时的武侠小说 – 笔名不肖声,向恺然的《仙剑奇侠传》 – 哦,打错了,《江湖奇侠传》,不然向先生成游戏大玩家也。

和后代金庸梁羽生的小说相比,《江湖奇侠传》其实还颇为粗糙,但向恺然也有他的优势,那就是他是个真正练武的,所以对于动武写来更加真实生动。这种感性的描写顿时给了张石川导演一份灵感 – 要是找一些武术家当演员把这个东西拍成电影,那可不是皮包公司能竞争得了,对啊,为什么不把它拍成电影呢?

于是他第二天就去找明星写剧本的台柱子郑正秋,跟他商量写《江湖奇侠传》的武侠剧本,也就是《火烧红莲寺》的第一集。

郑正秋是个善于写恋爱故事的,对写这个东西很没把握,对这种片子能不能卖出钱来更没把握。他也是大股东,在明星说话比张石川还响,如果反对,就没有后来的《火烧红莲寺》了。不过此人是个好好先生,一贯立场不坚,张石川极力怂恿下,终于半推半就的写了剧本。

当时,整个电影界还从来没拍过武侠片,即便明星内部,也有声音认为这种片子下里巴人,不会受到看得起电影的人的喜欢。

于是,片子拍摄过程中,批评不断,最后弄到张石川自己都没了信心。所以,红莲寺第一集根本没有第一集的字样,明星是准备作一锤子买卖的。但是,张石川拍到最后,琢磨一下又觉得也许。。。于是这家伙就卖了个关子,本来应该是红莲寺的和尚都被杀掉的,他却故意放跑了一个大和尚叫知圆的,琢磨着万一万一这片子有人看,就可以利用这个和尚把下面的文章作起来。

后来有人说别的和尚都没跑了,这知圆和尚怎么会跑出去的?答案是这大和尚是跑出去替明星公司打探行情去了。

没想到的是武侠的魅力超出大家的想象,《火烧红莲寺》大受欢迎,于是明星立刻接着往下拍,集集火爆,成为明星早期成功的象征之一。

不过,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下面可没内容了,用现在话说,太监了。怎么办?等着这湖南佬往下写恐怕是来不及,让郑正秋接着写?他老毛病一犯把剧情变成和尚尼姑情天恨海那可就全玩完了。再说,他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导演张石川

最后张石川一咬牙,我来!

张是导演,还没有谁听说他会写剧本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等开拍了大伙儿问:剧本呢?

没剧本。

张石川真敢干,后边的戏都在他脑子里,每天一上工他就给大伙儿讲故事,然后开拍。张口才极好,据说是想让演员笑就能让演员忍不住笑,想让演员哭就能让演员好像死了老子娘,他讲故事还得了,每次开拍之前,除了演员还聚一大帮职员杂役,“听总经理说书”(当时张石川是明星的总经理)。这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别的公司想盗他的版都不可能。

张石川怎么这么能编呢?原来他是有生活的。他的岳父是个特别好佛的人,家中常有和尚出入,这张先生就在那儿交了一些和尚朋友,庙里的各种事情被他听了无数,张记忆力惊人,这回拍戏,就全都用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火烧红莲寺剧照

居然靠这样拍成了这部历史性的“巨片”。有人说《火烧红莲寺》拍摄的时候,明星只有张石川一个人知道后面的情节是怎样的,如果他出门被汽车放倒,那这碗饭大家就都不要吃了。

事实是这样么?

据张石川的太太后来回忆,并非如此。

因为张石川经常是上午拍完了就在摄影棚转圈 – 他自己都不知道下午要拍什么,在那儿忙着编呢!

敢情,连一个明白人都没有啊!

[完]

中国电影的传奇无数,但我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这个系列,且写到这里为止,也期望从其他朋友处,听到看到更多早期电影历史的有趣故事。

关键词(Tags): #火烧红莲寺#张石川#向恺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