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共:💬1310 🌺3017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好意思, 语言上表达有点混乱

说实话, 不光是表达上, 连当时的思路都挺混乱, 赶着下班接孩子, 匆忙了事. 飞将军这个错误揪得好.

再整理一下思路, 其实我的意思是如果美国不是努力与中国改善关系而是仍象以前那样全力保台阻中的话, 这个重要问题案能否被否决是要画个大问号的. 其实这个提案意义要大于重返案, 因为此提案一旦被否决, 基本上重返就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重要案的赞成票和反对票十分接近(55:59). 可惜的是俺一直没法找到具体投票的国名, 无法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我前一个帖子里引的那段

回忆录里还有毛泽东对参加联大代表团的指示:

23个提案国是我们的患难之交,要同他们讲团结。其他投票赞成我们的国家也要团结,对投弃权票的几个国家要正确对待。

可见提出重返案的23国是我国的铁杆扇子, 对重要案不用说肯定是赞成票的. 那么其他的

36票里肯定还有跟中国关系相当牢固的国家, 但同时也可以肯定有不少"墙头草"的国家.

每次重大提案决议前, 提案中涉及的各国必然花费大量的精力与其他成员国进行私下磋商,这是地球人都该知道了的. 这些精力的绝大部分一是放在具重要影响力的成员国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二就是那些墙头草国家了.

再回到当时的国际背景, 美国要急于与中国改善关系, 那必然要给中国好处. 论好处, 美国手中第一张牌就是台湾. 但这张牌不能轻易打出去, 因为它毕竟还代表着美国的道义责任--解读为对中国的最有效的制约手段之一. 那手中的第二张牌就是联合国成员国的席位--或者说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更好, 因为这个更值钱. 依此分析, 在26届联大表决重要案前美国根本没必要花本钱去拉拢太多的骑墙派来保证提案的通过, 因为美国其本意就是希望中国返联.

那么有人也许要问, 既然如此, 那美国为什么还要再次提出重要问题案, 不如干脆不提? 我的看法是当时尽管基辛格秘密访华尽管在国界外交界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 但毕竟还是秘访, 中美改善关系的进程还是处于地下阶段. 所以表面工夫还要做足, 对台湾等盟国还是要安抚.

我一直想知道对重要案的投票是什么时候进行的. 如果是71年四月之后, 那我觉得上述推断是极可能成立的, 因为当时以确定基辛格访华, 基需带一份礼物上北京; 如果是七月之后, 那就更加肯定了, 因为此时已开始为尼克松访华(解读为中美关系半正常化)铺路的谈判, 基辛格绝对需要这么一个筹码.

对这次重要案表决还有另外一个疑惑就是之前历年对重要案的表决都是在十一月中后期也就是联大全体会议后半段进行. 惟独这次早得出奇, 在十月25日前就表决过了. 这里面是否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话说回来, 对骑墙派下功夫与否, 在很多提案的通过与否上是起决定作用的, 在中国返联这两个重要提案也表现得很清楚. 其实到返联案表决时, 这些骑墙派的表现得更明显. 76票减去毛泽东所称美国铁杆粉丝的13票(这里面其实也保不准有些骑墙派), 比重要案里的59票反对还多了好几票. 这些票怎么来? 还不是骑墙派看见大势已现, 这位"新来"马上就要进门了, 而且一进门就是大哥的级别(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还不赶快跳下墙来抱大腿更待何时啊.

至于看重"大势所趋"而对一哥的实力势力不屑一顾的, 俺只要举一个例子, 要论亚非拉对以色列的谴责, 比其当年对中国返联的支持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起码当年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是亲美远中的, 可这么多年没一项制裁以色列的决议通过. 为啥, 一哥手里份量最重的棋子, 一哥全力罩着. 再举一个大哥要铁了新要谁进来那论其下谁也挡不住的例子: 当年苏联想蒙古进联合国, 时任常任理事国的中华民国政府死不肯放, 结果苏联以中断处理联合国安理会事务处理(审查非洲国家入联)相要挟. 台湾不得不在美国的压力下于58年同意蒙古入联.

其实国际外交说俗了就是交易二字. 在中国高级外交官撰写的回忆录里我最欣赏钱其琛的<外交十录>. 除开一些必需的台面话, 该书对国与国交往中的这种本质真是描绘得淋漓尽致. 看看中苏关系正常化那些章节, 特别是中国要求苏联压越南从柬撤军那部分, 就知道这个所谓改善关系的谈判过程就是牺牲盟友的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对回顾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闻弦知音不无帮助.

另外, 如我前面提到, 对历次对重要问题案及中国返联案的投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具体国名很感兴趣. 如飞将军等大家能指点一二, 将不胜感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