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共:💬334 🌺140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二回 勇将

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二回 勇将

(演义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阪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当阳之战刘备惨败,但是刘备军中有两人在此战打下了威名,在演义中尤其如此,说到这大家也应该都明白,便是乱军中单骑救阿斗的赵云赵子龙,长阪桥喝退曹操大军的张飞张翼德。自然,演义中做了相当夸张的描述,比如当阳一战曹军本就来了五千骑兵,曹军大部并没有来,更不可能有曹操来了,自然曹操也不会因为爱材下令不得射赵云,更没有在长阪桥前一边寻思张飞到底有没有百万军前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手段,一边领教三声大吼了。至于赵云将阿斗交给刘备后刘备也没有无聊的摔自己孩子。

应该说,三国演义从给读者的印象来说对这段的描写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曹操刘备赵云张飞在这段都给了读者相当大的印象,但是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很牵强的,比如为了解释赵云为什么乱军之中能逃出一命,而加入曹操下令不得放箭一说,为了解释张飞三声喝退曹军而加入了关羽之前给曹操留言说张飞百万军前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引得曹操心疑,都是很牵强的,而为了表现刘备爱惜赵云而摔阿斗也过头了,事实上如《云别传》中记载一般

“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已经很能表现刘备对赵云的重视了。

还是先回原题,史实上赵云张飞虽然不若演义一般神勇,但是也相当了得了,赵云能在乱军中保护甘夫人和阿斗回来,张飞在长阪桥前大喝挑战“敌皆无敢近者,”并不比喝退百万军逊色。

说到这里,便要说一点,在古代作战中,冲锋陷阵的勇将角色如何?

自从人类历史从私人的斗殴转化成有组织有规模的战争后,个人在战争的角色就不断退化,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以一两人之间交手胜负作为战争结局的情况几乎已经灭绝。当然,这只是几乎而已,就不说欧洲日本那些小规模战争中还有部分单挑故事,就说在中国隋朝时期,还有史万岁单挑突厥人让其退兵的故事,自然,这是在大军对峙不下双方解决战争的一个赌约而已,若是突厥占了战争上风,那就算史万岁胜了再多的单挑也不会让突厥退兵。

自然,这不是说勇将在战争中的角色下降了,相反的是,各代的军中对于武艺高强的勇将的需求就从来没停止过。

战争中虽然越来越依赖组织协调作战,但是毕竟战争还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一旦在个体上有优势,往往会影响整体的战争格局,假如对战双方士兵整体上都差一个档次,比如职业士兵与没有经过训练的土匪,往往一个冲锋便能解决战斗了。自然,在双方都经过良好训练的正式战场上,很少发生如此一边倒的战役,这样一来武艺超群的将领便成了杀手锏。

这些将领一要武艺超群,何为武艺超群,如此说吧,战力远在一般士兵之上,一般士兵一合便被解决便可称之为武艺超群,(这武艺还包括箭术,想拿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很大缘故便是他箭术超群,甚至在生在马背上的匈奴人之上,中国军中重视弓弩,箭术一直很重要的。)因为战争之中形势瞬息万变,若是一合还解决不了一般士兵的话,那往往便被人围住,陷入有组织的重围之中,尤其勇将者,往往要突入敌阵,以破坏敌人阵型,所谓冲阵,那不但要杀进还要杀出,假如被拖住陷入敌阵中,那即便再强的人也逃脱不了,身死其中。所以若是善战者,往往不会如演义那般打上几十回合,一回便脱行了,假如没解决战斗帮手便上来了,哪还有机会。(历史上最夸张的例子莫过与刘裕以一敌千,还能杀得对方大败,不过那里面有很多其他因素,一般人陷入十几人的重围便危险了。)所以如演义中只怕也就关老爷那喜欢一回便斩人下马的可信一点,至于那些打上几十回合的只怕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累死的。

说到累死,第二点便说了,这些将领要身体好,古代作战有时往往会持续几个时辰,甚至从早到晚的,假如身体不好,耐力不足,纵使你有天大的武艺,这冲了一次便上气喘不过下气了,瘫倒在地,那还是不顶事,我要你个三分钟勇将何用?所以古代勇将往往是膀大腰圆,身体健壮如牛那种。(历史上的勇将往往许多是拿重兵器,演义中关羽也说打了八十一斤的刀,这刀未必是真,兵器重倒可能不假,兵器的重量再加上冲劲很容易使其所向披靡,无一合之将,自然,拿重兵器的体力也要相当惊人了。)就说那赵云罗成吧,那评书老爱说赵云罗成是什么“白袍小将”,切不可听他们信了,那是说书人在制造偶像明星呢,实际上是白袍大汉才对,赵云的体形上只怕是如张飞一般的彪形大汉,(而且赵云的真实年纪只怕和刘备相差无几,叫一个中年人为小将也过分了些。)而假如真有罗成,那也必定骨骼粗壮,浑身的腱子肉。(罗成的原型据说是罗士信,14岁从军,到是可以当得上小将一说,只是这位小将可是穿着两副铠甲上马的勇将,其体魄异于常人)自然,这雄壮的体型上的脸是不是貌比潘安我就不敢胡说了,毕竟也有兰陵王和狄青这样的美貌男子,但是根据他们在战场上喜欢戴面具这点看,美貌在战场上是不吃香的。

第三要勇,你有再好的武艺,若是胆小如鼠那也是不顶事,战争最为残酷,不说遍地的尸体,就是那沙场上的鼓声,喊杀声,刀箭声便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尤其是初经战事之人,往往便是被因畏惧胆怯生得半分犹豫而死于乱军之中。而勇将不是要冲锋在前,便是防守在后,常是九死一生,若是怯弱者何以当之,尤其勇将往往是军中表率,士气之来源,必须身先士卒,若是临阵脱逃,那只怕全军士气一泻千里,众人效仿,那战必败之。实际上这也不单是勇将的要求,也是军人的基本要求,只是勇将最为突出了,所以自古将有“勇冠三军”之说,可见勇之的重要。

第四要有威望善于组织,这是与演义中喜欢单挑独来独往的最大不同,其实很正常,没有一个勇将骁勇到以一敌万,横扫千军的地步,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嘛,西方骑士往往有几个侍卫在旁协助,这协助范围比较广,级别低侍从的就等于是勤务兵,打打杂,级别高的侍从就是帮忙战斗了,日本也一样,武士身边也往往有几个侍从帮忙,自然啦,中国也不例外,将领身边是有许多护卫亲兵的,假如是参与战斗那就更多了。不过不管西方东方,在说战功的时候,大家只会说主将的名字,那些侍从亲兵是不可能作为名字列入史册了,甚至在西方,在计算战争战斗人数甚至有时只计算骑士而不计算侍从的。

其实在演义里也写到了,比如张飞身边往往有十几个骑兵,这就是他的亲兵,在长阪桥时,张飞并非单人,还带着二十骑兵呢。再如孙策对太史策那次一般都被认为是单挑,可是那次孙策身边有十三骑,太史慈身边也有一骑兵呢。(自然啦,对太史慈不太公平。)

在冲阵时,勇将便是打头阵,而那些随从亲兵从骑们则是护卫防御侧面的攻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假如将领没有威望或者组织不擅,那一会便就散了,而假若组织得当,便可以以一当百,势不可当,张辽在合肥以八百敢死队冲孙权军便是如此。所以往往勇将也是名将。

勇将的冲阵往往是针对敌人的主要环节或者薄弱环节,(有时便直取敌人必救之处,如张辽在合肥一战直取孙权主阵,便是其道理。)以破坏敌人阵型,使其溃散没有组织,从而在部分战场上或许优势,而假若敌方没有稳住阵脚或没有相应的勇将与之争锋,便常常陷入战败的危险,或者士气受挫。所以勇将的冲阵有时常常有改变战局的可能,比如隋末窦建德兵多将广,但是李世民率史大奈,秦叔宝,程咬金等人突击,击溃窦军,俘窦建德,一战而定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势力。

勇将之重要,不亚于在主阵运筹帷幄组织调度的主将,尤其一些战事往往就是数千人的规模,那此时勇将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出来了。

最后再说回三国吧,三国中勇将颇多,关张一直被称为勇将的典范,孙策张辽吕布的事迹也不用多说。而演义中说的蜀汉五虎上将也确实都是勇将,我们便说说他们在史实中的事迹吧。

关羽不用说了,“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万军之中夺上将首级,无人可当,单就这一事迹,便可列为勇将。

张飞则是长阪桥一战,“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刘备惨败,张飞能以二十骑使曹军不敢近前,曹军骁勇,若是之前当阳战中没在张飞前吃过亏断不如此,由此可见张飞之勇。

相对于演义中众多的单挑事迹,马超在史实上倒是有因惧许褚威名而不敢捉曹操一事,不过马超久历沙场,一度与曹操对峙,被杨阜称有韩信,英布之勇,被诸葛亮称“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很高的评价了。

黄忠在演义里总被关羽称为老兵,至于在历史上倒不知他年岁如何,只知道这位老兵身为将军“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在对夏侯渊时“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乃是勇将冲阵的代表。

赵云在演义中的顶峰是当阳单骑救主,不过在历史上赵云最佳表现应该还是开营迎战曹军一事,刘备观此战旧址后称之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赵云战必向前,退必在后,确实为勇将。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