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万里长城建造时(一) -- liupizi

共:💬29 🌺7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万里长城建造时(二)

(二)第一次六日战争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5年,秦国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借口黄河河间地区是神指派给秦人祖先居住的领地,入侵河间。紧接着,秦军又以匈奴关闭黄河渡口不准秦人渡河,恶意制造种族歧视为借口,利用装甲重战车与步兵结合冲击的先进战术思想和先发制人的先进战略思维,于前215年6月5日对匈奴发动了突袭,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便击溃了匈奴军队,占领了河间地区,史称“第一次六日战争”。吃了亏的匈奴人希望能获得国际援助,但由于联合国在此战结束二千一百六十年以后才成立,因此既没有发表任何保持界线原状的决议,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双方克制的呼吁,匈奴人无处申诉,只好咽下了这口恶气。

对于这场战争,史学界历来都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有历史学家发表论文指出,当年并非是秦军先启战端,实际是匈奴人首先培养大批自杀袭击者,携带弓箭袭击秦军检查站及秦人定居点,时常造成恶性伤亡事故(“幸好那时侯我们既没有火药也没有小煤矿”——该历史学家在论文中感叹),秦人忍无可忍才奋起反击。但随即便有历史学家发表论文,针锋相对的指出,事实上,是秦军趁前215年春天匈奴人内部就政治体制发生内讧之机,以帮助维护匈奴社会秩序为名,悍然出兵占领了河间地,并简称该事件为“河间地之春”。假如蒙恬知道这两种说法的话,一定会不顾自己的身份而笑得在地上打滚,但他也很可能只是皱着眉头指出,上面两种说法均属胡说八道。究竟事实是什么样的,他还能不知道吗……

现在是前210年夏天,蒙恬正坐在阳周城黄色的土牢里,用一支竹签在墙上给回忆录写草稿。一开始看守们都饶有兴致的看他在墙上刻刻划划,后来他们就不干了,并且收走了他的竹签,前面已经说过,整个阳周城都是用黄土做的,牢房当然也概莫能外。黄土这东西虽然具有容易取得、有粘性、能塑造成各种形状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个重大的缺点,那就是干了之后表面强度不够,用竹签子一划就会掉下一层灰来。由于蒙恬老是日夜不停的在墙上写划,土墙变得越来越薄,而看守们则渐渐形成了一个看法,那就是蒙恬实际上是在以写回忆录为名准备越狱。这种看法很快被一个比较年老的看守否决掉,理由只有一个:蒙恬是个对国家有责任心的将军,而不是一个银行家。即便如此,看守们还是禁止蒙恬再继续破坏土墙。这是因为土墙已经变得非常薄弱,几乎要因为支撑不住房顶的重量而倒下来,把他们和犯人一起埋在下面。虽然蒙恬觉得被自己的回忆录埋葬的死法也颇有可取之处,但这种死法对于看守们来说则毫无吸引力。因此看守们就和蒙恬商量,由蒙恬口述,他们把他说的东西整理成书发表。蒙恬虽然不乐意,但也只能答应下来,这是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大将军啦。

在回忆录里,蒙恬认为,关于讨伐匈奴的战争的正义性问题,毫无疑义应该是秦军占领了道德的高地。“这是因为我们有第一个皇帝,而他们只有单于。”蒙恬如此解释道。因此,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秦朝军队在那六天的战斗里势如破竹,“用死亡的翅膀掠过了匈奴的阵地”。但蒙恬同时也充满赞叹的写道,在秦朝的强大军事攻势面前,匈奴士兵进行了极其顽强的抵抗,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的精神,甚至赢得了秦朝士兵的赞许。在蒙恬的书里,还曾特别提到了以下一件事:

战争的最后一天傍晚,夜色低垂,戌时左右,在铺满了尸体的战场上只剩下了一队匈奴骑兵,其余的匈奴部队要么被全歼,要么被击溃,将他们遗留在秦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队骑士只剩下寥寥几个人,他们的箭矢已经射完,他们的盔甲已经破损,骑士与马都已经疲惫不堪,但仍在坚持。在他们的周围,敌军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胜利者在面对这些坚贞卓绝、光荣就义的人们时,也不免心惊胆寒,秦军部队一时间悄然不动,停止了进攻。那是一种暂息。骑士们觉得在他们周围有无数的鬼魂,在秦军林立的军旗中,匈奴士兵们隐隐望见死神的髑髅,其大无比,向他们逼近并注视着他们。他们在苍茫暮色中可以听到敌人踏开巨弩的声音,那声音犹如巨网一般从四周将他们罩住,秦军弩兵的手指一齐搭上了扳机,这时,有一个秦将,有人说是蒙恬的秘书刘胖,也有人说是蒙恬本人,他当时心有所感,抓住悬在骑兵们头上的那最后一秒钟,向他们喊道:“勇敢的匈奴人,投降吧!”

匈奴骑兵队长答道:“屎!”

两千零三十年后,当康布罗纳在滑铁卢带领老近卫军第二猎兵团的残存士兵面对英国炮队时,这个词语终于找到了共鸣。但当时那位秦朝将军并未读过《悲惨世界》,因此也就对匈奴骑兵队长的英勇缺乏相应的尊重,他听了那个字后,只是简单的报以“放”而已。匈奴人在河间地的最后一支成组织的抵抗力量,就这样在弓弦声中消失了。

关键词(Tags): #万里长城#匈奴#蒙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