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一道正在加深的裂痕:富人和穷人应该怎么住 -- 丁不二

共:💬17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任志强:其实我一直在替穷人说话

华远任志强:其实我一直在替穷人说话

--------------------------------------------------------------------------------

http://hous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5:21 新周刊

  他一次次让媒体与网民同仇敌忾,一起找到开火的目标。在一次次因为他的“富人理论”引起舆论风暴之后,任志强却认真地说我其实是在为穷人说话,批评我的人都是哭坟哭错了坟头。

  文/陈艳涛

  在网上,轻轻打出“任志强”三个字,就会引起众多人辩论的热情。吐出任志强的名字,你就要等待一场激烈的舌战。这个名字,牵动了太多人的神经,比如,那些在大城市中,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而这个梦一直遥遥无期的人。任志强刺耳的大实话,粉碎了中国人“居者有其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话,在任志强出现之前,都没有合适的注解。任的横空出世,才让我们见识了这句话的威力:他高估了公众的忍耐力,一再发出刺耳的声音,刺激众人的神经。

  近期,他抛出的言论是“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引起了网民高涨的反驳热情。任志强原本点击率不高的博客,迅速热闹起来。这让人想起此前潘石屹的一句评价:“我觉得,(任志强)这个不是为了暴利,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点击率。”

  2005年,如果让网民评选最该“揍”的人,任志强可能就是其中一位。

  每次收集到他的惊人语录,各种媒体都会作出快速反应。而任志强,也从不曾让媒体失望过,他一次次给媒体以“惊喜”。

  “在现有住房情况背景下,恰恰要提倡和鼓励的是适当增加大户型和高档房的供给量,而绝不能再大量地建设不能满足未来消费需求的小户型和低档房了。”“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买卖有理、炒房无罪”……

  任志强曾经有点疑惑地问潘石屹:“你是不是说我是男性的芙蓉姐姐?”

  而潘石屹,有点答非所问:我已经两天没有说你的名字了。

  聪明的老潘,与任站在同一战壕里的老潘,在一篇博客里给任志强下的定义是:房地产界的艺术家。

  刘索拉有天斜躺在老潘家的沙发上阔谈艺术。她说有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说:艺术就是在天使和魔鬼之间。只是说好话、拍马屁、让人舒服的“艺术作品”不叫艺术,那叫宣传片,叫广告。这让老潘想起了任志强,在他眼里,任就是个“什么话不该说他就说什么,什么话难听他就说什么,他不是为了让你舒服才说话的人”。这真的是应了刘索拉的那句话:在天使和魔鬼之间。中国的房地产商们都善于成为舆论焦点,有人说王石是登山出了名,冯仑成了哲学家,潘石屹爱作秀,而任志强的强项,则是骂人和被骂。

  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任志强如果真是一个一味向富人献媚的商人,那他就什么难听话也不用说,低头搂钱好了,何苦一直要把自己放在舆论的炮火之下?中国近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最大问题,也是现在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决策层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日益尖锐的矛盾时,任志强却在此时一再跳出来抛出“富人理论”,一再触怒社会和媒体,他有什么理由?

  任志强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他曾经是军人。而军人很重要一点就是说到做到,敢做敢说。“部队的传统是要说实话,如果传递假军情一定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和战略失败。我当兵的时间是人一生中成长期最重要的阶段,从部队回来以后还是坚持说真话,否则企业很多信息不对称,一定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我相信,任志强的心里,一定认为他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因为他能列出一大堆的道理、数据和中央文件。他的理论似是而非,初听时,你会被绕进去,觉得似乎很有道理,但你不能细推敲,因为有些与你所见所知的实际相去甚远,只能一笑了之。

  他的话语间有一大堆随口就来的数据,可以想见他是思考研究过的。但问题是,他太过迷信他认为权威、全面的Reico房地产工作报告了。这个由几十个专家和教授参与研究、调查得出的报告,成为任志强的一个法宝,他可以随手精确引用其中任一数据。但,中国的现实,怎么可能只是几个数据那么简单?

  潘石屹总结说有三句话可以形容任志强,一个是没事找事,第二是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第三是把自己的事不当事。

  他是政协委员,曾为了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路桥费从10块涨到15块,而较劲好几年,直到经过几次提案后,退回到10块钱。他无数次作为“地产界代言人”发言得罪舆论,但他的同仁却并不领情,有人不客气地回应说:“我们没任志强那么有时间去研究那些没用的东西,我们也不需要‘代言人’。”

  但任志强从来笑骂由人。当着我的面,他撕碎了一个媒体采访的申请,证明他对于和媒体打交道并不那么有兴趣。他也没有提出采访完看看我稿子的要求,态度是:你随便写。他穿一条米黄色的登山裤就去见建设部的官员。他索性把一篇称他为“观点杀手”的文章用相框框起来放在办公室里,供人瞻仰。

  面对面

  “本来我是为穷人说话的”

  《新周刊》:为什么一再用“富人”言论来刺激本已很敏感的买房者神经?

  任志强:给富人盖房子不是我说的,我无非就是把“高收入者”变成“富人”,这是我说的。国家文件(1998年23号房改文件)从来都说得很清楚:我们国家的三种供应体系,第一种高收入者购买或租赁市场商品房,第二种中低收入家庭买经济适用房,第三种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非常清楚。中国的高收入者如果不是富人,难道是穷人吗?如果我是卖经济适用房,那我就不说这话了。我现在没有经济适用房,政府也不让我干。我卖的是商品房,就是给富人盖房子啊。

  2003年年底国务院18号文件也这么说的。有什么问题?如果富人不住商品房,让穷人去买商品房,穷人买得起吗?批评我的人其实都是哭坟哭错了坟头。本来我是为穷人说话的,商品房是富人的,政府应该负担穷人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本来穷人就不应该进入商品房市场。国家的文件意思是很清楚的,我不过就是通俗化地解释概念而已。有什么问题?报纸上、网上争来争去,最后还是房价要涨,富人买商品房,穷人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网上很多人说“我就是穷人我就要买商品房”,那是你活该,本来就不该你买,国家文件上写得很清楚。你怎么不去对国家房改文件说话去?我有什么错?

  中国真正买不起房,需要政府花钱救济,解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不超过10%。我们的数据(来自《Reico房地产工作报告》)是入户调查。现在的城市调查只是400户,我们是搜查1700户。事情总得有人干,你不干、政府不干,总得有人来干。要吃螃蟹总得有第一个人先吃。

  《新周刊》:为什么你非要来吃螃蟹,说不好听的话,招人骂?

  任志强:你认为说话不好听,那只是你们少数一部分人。你看越来越多的专家、普通消费者赞成这个,我最主要的不是理论上怎么样,而是要我的消费者欢迎我啊。我的消费者没有投诉我,我要用我社会上的影响来证明我的生意做得很好,我的房子能卖出去,就完了。

  社会认识你最终要有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好就好在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现在没人杀我的头,过一段时间,可能有人会发现,原来任志强说的是对的。虽然有些人表面上受到大家欢迎,比如易宪容,可是后来也没像他说的房子跌了30%,那以后谁还会信他?

  《新周刊》:你这样敢想敢说的性格有没有给你带来过麻烦?

  任志强:带来过麻烦,但我不怕这些麻烦。对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因为我又不是个体户,我们是公用企业,不让我干就不干了。有人说我是挣钱太多了,我是给公家打工的,什么挣钱太多?怎么可能?说我偷税漏税,我年年税收优秀。就是有人不了解情况在瞎说,我不是个体户,挣的钱都是国家的钱,我税收给了国家。尽管很多报道都说过我是国家企业,但仍有很多人认为我是个体户,挣的是黑心钱。这些人根本就不懂行。

仇富心理是错误的”

  《新周刊》:你会去网上看那些骂你的言论吗?你不和他们辩论吗?

  任志强:如果说大量严重的误解,我会写一个东西告诉你我的真实观点。如果一般的骂人,那就没有必要去讨论。过去大家对房地产有误解,我认为全国的房地产商还是挺好的

,除了我们几个人在说,其他人都在埋头苦干,要是全体5.9万家房地产商一齐在网上说话,你想想那得有多少帖子?2004年普查很清楚的,我们不是暴利行业,月利润只有百分之六点几、七点几,这是真实的数字。

  以前媒体说房地产商纳税少,胡说八道,万科在20多个城市分别纳税,不能加到一块,营业额可以合并,税收不可以合并,在不同的税务局是不能合并的。但是我占到51%股权的,年收入可以合并,但税收不可以合并。所以你看到上市公司公布的报表,营业收入很高,而税收很低的,那是因为是在20个地方分别纳税。我们的财务指标很清楚,国际上的也很清楚,所以表面上房地产纳税少,但实际上不少。

  《新周刊》:你拿税收是要来说明什么呢?

  任志强:我就想说富人多了才会对社会有贡献,所以仇富心理是错误的,现在是富人才能创造投资。“没有资本家就没有工人”,没有人来投资,穷人永远是穷人。不管是商业还是教育投资。我们过去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结果是大家都穷。穷人对社会没有贡献,最后都是吃别人的,最后只能实行暴力革命,社会老没有发展。

  穷人和富人其实就是这样的关系:没有投资就没有就业,比尔·盖茨一个人就震住了所有人,他对社会的贡献大了去了,为什么美国人不反对比尔·盖茨呢?反对垄断是对的,但不反对他,人家的社会贡献已经到300多亿美元了,全国有最大的一个比尔·盖茨基金。我们全国所有人捐的钱还不如人家一个人呢。

  “我认为汽车比房子贵多了”

  《新周刊》:2006年房地产情况将会怎样?

  任志强:2006年仍然是一个高增长,估计投资增长在15%到18%之间,增幅比去年会略有下降,但不会太多。土地价格是一部分因素,重要的还是供求关系,土地价格的暴涨是因为供应的土地太少。北京最高的已经到了12500的楼面价,没盖房就已经12500,这样的情况下房价怎么不涨呢?

  这个暴利的暴很多人都以为是个贬义词,其实只是指它的增长速度,并不是贬义。美国国会要征收暴利税最后没通过啊。为什么?它是个短期效益。我说做房地产品牌企业是暴利,记者就理解为房地产企业全都是暴利。那是不是所有运动员都拿姚明那么高的工资呢,房地产并没有那么多暴利,如果经济利润超过10%就很好了,我说的暴利是超过利润10%。但是我们的收入增长远远大于房价增长,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新周刊》:但人们的感觉并不是这样。一个大学教师说他刚工作两年时,攒的钱够买一个客厅,而工作6年后却只够买一个卫生间。

  任志强:不可能的事。可能他把它当成消费了,10年前他可能买不起电视,现在他可能买一个2万块的电视。以前他一个月工资40块钱,可是现在你出去请人吃顿饭花100块钱很正常。过去配个眼镜20块钱,现在这个眼镜可能1000块钱。其他的消费大大提高了,放在房子上比例就小了。美国一个人平均工资6.9万,房子平均20多万一套,可是6.9万可以买7辆汽车,我们买房子的钱能买几辆汽车?

  《新周刊》:但怎么可能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

  任志强:我认为汽车比房子贵多了,汽车还应该降价。如果美国人一年买6辆汽车的钱可以4年买一套房子,也就是24辆汽车,我们现在24辆汽车够不够买一套房子?你可以买两套房子。也就是说房子比其他商品价钱低,房价实际上是很低的。尽管你们大家可以不承认,我们的调查表明,现在的收入和房价比是三点几。但你老想买新房子,你有毛病吗?旧房子怎么不能买?

  什么叫房价?就是新房和旧房各种房子加起来的房价,我们现在公布房价6000多是北京一手房的房价,二手房和廉租房加起来平均就只有3000块钱了,根本没有那么高。

  你凭什么非要买新房子呢?美国每年700万、800万套房子出售,只有120万套是新房子。二手房市场没有开发起来,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存量。你们算的根本概念就不对。一套房子六十几平米,经济适用房平均3000块钱,北京规定年收入6万块钱的人可以买经济适用房,6万,按60平米18万算,是不是3倍啊?年收入6万可以买6000块钱的房子,表面上看是10倍,但是工资每平均7年增长1倍。而北京平均房价其实还不到6000块。全国平均房价2700多。没房子的人凭什么要买个高于平均值的房子呢?易宪容写个报告说按100平米的房子算,你凭什么按100平米算?你又低收入,你又想买一个好房子不是有毛病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