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红楼书话--宝钗的虚伪 -- bnugirl

共:💬91 🌺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错,一边诋毁后40回一边又从后40回取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个属于逻辑混乱。

前80回我印象中的宝钗 有这样一些性格特点:(1) 善于掩饰自己的好恶,不得罪不该得罪的人;(2) 许多时候表现得很厚道,众人口碑很好;(3) 偶尔露峥嵘,如评小红、金钏死后劝王夫人等等,让人感觉其人刻薄之处。

我算是黛玉粉丝吧,不过一直反对其他黛粉为黛玉贴金,为黛玉性格方面那一点点缺陷百般掩饰。

黛玉有缺点又怎么了?有缺点说明曹公写得真实,说明曹公阅世深刻。能喜欢一个有缺点的人物说明你活得真实也比较深刻 (好像有点自夸 呵呵)。对喜欢的人物的优点用放大镜给别人看然后用缩小镜给人看她的缺点,呵呵,这个... 再如何喜欢一个人物,起码的尊重原著和保持客观还是应该做到的吧?

宝钗这个艺术形像让我想起另一个艺术形像 ---- 刘豫州!

两人同样是喜怒不行于色;同样在公众面前表现得很厚道,且比较善于藏锥示拙,因而赢得很好的口碑;也同样在不经意间表现出自己性格中的另一面 --- 宝钗是冷酷刻薄,刘备则是“非池中物”。

对这两个精神内涵比较近似的艺术形像,在个人好恶倾向方面我却是截然不同的。

我是个老爷们儿,对刘备,从一开始就是把他作为一个领袖人物来看待和审视的,我以为他以上那些性格表现,符合一个优秀领袖人物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我非常认同他,也很喜欢他。特别是得荆州之前的那个刘备,因为这个阶段的刘备野心还没有极度膨胀,因此其人性格中善良仁厚的一面时常占据主导地位,让人感动。而至其兵败白帝、榻前托孤之时,刘备再次重现了早年善良仁厚的性格特点 (更准确地讲是将本性中善良仁厚的特点与政治上的考量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再就是手拉子龙的那番话,看了让人落泪...

对宝钗,作为一个男人,自然而然地会把她作为一个潜在的婚娶对象来审视。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好恶 --- 我喜欢刘备,却不喜欢宝钗。至于不喜欢的原因,千言万语归为一句,如北师大MM所言,没几个男人喜欢自己的枕边人那样有心机那样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看到宝钗不由得想到电影 Mona Lisa's Smile 里面那对上流社会的母女... 另外,宝钗始终也没有表现出刘备那样比较真实可信的善良和仁厚,她待下人的宽厚更多地是一种 condescending 和小恩小惠。真到了关键时刻(比如金钏死后劝王夫人),甚至都不是什么关键时刻 (比如评小红),其人性格中刻薄无情的一面就彰显无遗。而这与刘备当阳逃难之时宁可自己面临灭顶之灾也不愿割舍一路跟随自己的二十万百姓这种真实的仁厚,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

说到底,找大哥我喜欢刘备这样儿的,但挑老婆不太喜欢宝钗这样儿的 --- 反正有黛玉那样儿的绝对不会考虑宝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