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雪绒花》--一篇关于我军狙击手的小说ZT -- 天地无用

共:💬7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三节 英雄无名

第三章 荣誉与忠诚

第三节 英雄无名

  沿着整个山峰的外围,卡波尼、达瓦索那和杨仔细侦察了地形,了解了突击目标的情况。已经可以确认的武装份子有六人,四男两女。负责轮流监视传感器和炸药按钮的是两名女子,负责轮流在外观察和监视人质的是四名男子。每个人都身绑炸药,持有火力强劲的自动武器。房子的廊柱上和一些人质身上也绑有炸药,所有的人质都得到了防潮垫和睡袋等物质,集中于缆车站的一边。根据武装份子提出的要求判断,他们的计划需要好多天的时间才能结束,以目前暴露出来的6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唯一的解释是,其余的武装份子是混杂在人质中间休息的,这样安排既可以隐藏力量,也可以起到威慑的作用。看来,这帮武装份子决不是危言耸听的乌合之众,而是真正的训练有素的恐怖份子。

  04:30,耳麦里传来清晰的敲击声,利用器具从缆索潜上来的其余五名队员也到位了。卡波尼依然没有能确定行动的具体方案,关键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第一时间制服隐藏在人质中间的恐怖份子。杨看着索道站边上约30米高突起的山崖,突然,一个疯狂的主义诞生了。他拍了拍卡波尼的肩部,开始用手语向他描述自己的想法。04:45分,两个白色的影子攀上了突起的峰尖架起了两支反器材枪,瞄准了索道站里的两个女恐怖份子。缆索上缓缓降下了三个黑色的影子,静静的伏在山崖的边沿。留在缆索上的两个队员也用绳索将自己和武器都固定在微微摇晃的钢缆上,黑洞洞的枪口越过玻璃窗,瞄准了索道站大厅。杨将一发穿甲高爆弹压入了弹匣的最上端,打开保险,拉开了M82A7改的枪栓,瞄准了索道站背后米迪针峰尖顶中部的一个约2-3米的突出部。

  04:55分,两个冻得瑟瑟发抖的武装份子沿着索道站走来,就在他们将要踏入突出部下方的时候,杨扣动了扳机。

  “轰!”一声巨响,大片的冰雪混杂着碎石奔腾而下,瞬间就将两人埋住了。

  听到巨响的时候,所有的恐怖份子都本能的抓起了武器,然后就目瞪口呆的看着冰雪的崩塌。随即,一切又都安静了。

  来自中东的恐怖份子们显然以为他们遇到了雪崩,他们的女头领大声的发出了指令。最后的四个武装份子从人质中走了出来,又挑选了四名男性人质,跑出了索道站,冲向被冰雪掩埋的伙伴。就在女头领的手指送开遥控器按钮的一瞬间,卡波尼上尉发出突击的指令。

  04:58分,杨第一个进入了索道站大厅,面对着一大群惊呆了人质。

  05:30分,29行动局开始接管现场,第一批人质开始乘缆车撤离。外籍兵团突击小组列队在一架缆车前,准备离开。这时一个很小的孩子绕开了大人们跌跌冲冲的向队伍最后的杨走来,手里举着一朵白色的小花的标本。杨笑了,弯下腰,接过小花,小心的将它插入孩子外套的纽扣眼。伸出左臂抱起了孩子,举起右手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亚洲周刊》的摄影记者斯蒂文。周正巧是人质事件的当事人,当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出于职业的敏感,他当即用自己的尼康F5相机拍下了这个镜头。

  第二天,一张名为《无名英雄》的照片出现在全球各大新闻媒体上,照片上的军人带着头罩和钢盔,只有双眼露在外面,眼神庄重而又淡漠,和照片上的孩子戴着可爱的绒帽别着洁白的雪绒花,眼里闪耀着好奇和纯真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的人,迅速的传遍了整个世界,斯蒂文。周也因此获得了当年度的普立策新闻奖。

  成都,方含之手托着腮帮凝视着窗外的群山,最近她越来越喜欢这样长时间的独自发呆了。每次她一个人静静的看着远山,都会想起杨光,想起杨光凝视着锦江宾馆的大玻璃外面的那种淡漠的眼神。

  “方姐,这张照片好酷欧!”实习医生小李挥舞着一本杂志跑了进来。

  “天。”方含之手捂着嘴,惊呆了,“见鬼了吧?这不正是自己记忆中的那种眼神吗?”方含之看着照片上的军人,痴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