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肖邦是谁 -- 笑笑生

共:💬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肖邦是谁

革命的问题,有先知先觉者,有后知后觉者,也有不知不觉者。音乐方面我认为也大致如此。

尤其是严肃音乐,我个人基本上是个门外汉。这么说吧,自行车有两个脚踏板这我从小就知道,钢琴也有两个却是我长大了才无意中听人说起的。为此也闹出过许多广为流传的笑话,但我过去曾经固执地认为与某些具有浓厚小资情调特征的事物有些疏远属於小节,无关紧要;就象我一直把作家王小波当成四川茶农起义军领袖一样,并不完全代表我无知。

通俗音乐的思想比较浅薄,我的感觉也比较浅薄,也就凑合着解解闷吧。

肖邦我其实是知道的,不是他的音乐成就,而是他所谓的卓越革命精神。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艺政策除了表面上的“双百”之外,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艺术要服从于政治。肖邦由於当年积极投身于波兰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行列之中,谙和了若干年后中苏及东欧的时局的演变,所以俨然成为了先进作曲家的代表。据称文化大革命期间唯一没有被打倒的外国作曲家有两位,肖邦是其一,另一位是笑容可掬的西哈努克亲王。

而在我完全沉溺于港台歌曲你情我愿或者是痴男怨女式的老套感情宣泄模式,同时也无可避免的被新人类的Rap音乐锯疼了耳朵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向我推荐了肖邦抒情诗式的音乐,一下子被我奉为“天籁”。

据说肖邦一生的作品繁多,可是大多只有体裁而没有文学性标题, 或者只是个作品编号。这样的特色比较迎合象我这样人的胃口。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一本红楼梦;听肖邦的曲子,更适合见仁见智的原则,让音乐本身去说话,让听众自己去猜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可以避免我在某些发烧友面前显得噤若寒蝉。

其实,我不觉得肖邦的音乐很高深,应该是那种一听就懂,听一回就觉得好听的东西。所以,您可以闭上眼睛,听我胡思乱想地来描述一种意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聍听一段抑扬顿挫的曲子,仿佛能看见一双优雅的手指从琴键上滑过,宛如清风掠过开满莲花的荷塘,让人置身于幽远而又轻灵的诗情画意之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既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流畅和洒脱,也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辽阔与壮观,更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宁静和空寂。清新典雅而又含蓄,却略带些淡淡的忧郁和哀伤,令人有一种脱离尘嚣的喧杂的感觉。这样的音乐是美丽的,也是有毒的,容易上瘾。

后来有一次在BBS上看见有一些虚怀若谷的网友们议论说:“在下审美情趣比较低,也就听听肖邦,老柴的水平, 请各位多多指教。” 更有某位资深爱好者主动显倍儿,一脸诚恳的告诉我说自己听完了巴赫就再没回过头来听过肖邦的东西了,也就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害得我有点下不来台,免不了一阵心虚, 敢情我又来晚了,搭了个末班车。

想起当年舒曼推崇肖邦的一句话:“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一百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想这么说,别人怎么看跟我没关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