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学《易》对话录 -- 闲看蚂蚁上树

共:💬122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5.需卦——论等待时机

乾下坎上

    ---- ----    

   ---------- 坎上

    ---- ----    

    ----------  

    ---------- 乾下

    ----------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文]需卦象征等待:真诚地信守此道,前程光明而亨通,行于正途而获吉祥。利于涉越大河。(孚:诚实守信。)

[提示]指出善于等待的重要意义。

  

师:今天我们要讨论需卦,揭示的是等待的哲学,告诉我们要善于等待。

徒:等待?这是什么意思?

师: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遇到艰险时,要审时度势,耐心地等待时机。能进则进,眼下不能前进时,要善于等待。本卦安排在蒙卦之后也是有深意的。在事物始生之初的童蒙阶段需要启蒙,启蒙之后,民智大开,必然以勃勃的生机求发展,这时往往遇到险阻在前,却不可急躁地盲目闯关。这里就用得着需卦所辨的等待哲学,要懂得善于待时。“需”就是“等待”的意思。

徒:从本卦乾下坎上的卦形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乾象征刚健勇进,一意向前;坎为险陷,象征艰难险陷,在前面拦住去路,于是只能等待时机。

师:说得对极了!此时万万不可急躁,要真正认识到待时的重要。等待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等待正是为了前进,是为了创造条件,捕捉时机,适时而进。这样才能真心诚意地信守待时之道,处理问题才不会有偏差失误,前途一定是光明而亨通的。这样的人既有魄力,又有韧性,既有胆略,又有远见,才能真正担负起跨越险阻、涉过大川的重任,这才是做大事业的干才。

徒:记得柏拉图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人确实往往是没有耐心等待,也往往坏事。我在生活中对此深有感受。

师:耐心待时,这里面大有文章。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译文]《彖传》说:需,意思是等待,因为前面有艰险。乾性刚健,勇于进取,而又能不陷入险中,其意义就在于避开穷途和困境。

[提示]说明需卦的基本卦义。

  

师:这几句包含两个要点,对我们理解“等待”的意义很有帮助。

徒:一是“等待”的客观必要性,因为前面有艰险,不能不等待;二是“等待”的主观目的性,为了在进取时不陷入困境。对吧?

师:对了。知险才能待时,而不妄进。乾性刚健,总是要前进的;可贵的是它又能遇险而止,不陷于险。绝不像黑旋风李逵那样,只管抡起板斧鲁莽地砍杀过去,以至掉进敌人的陷井里。而是该行则行,该止则止,既不会走进穷途,也不会落入困境。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译文]需卦象征等待,真诚地信守此道,光明而亨通,行正而吉祥,这是因为九五居于天位,处于正中。利于涉越大河,向前去能够建立功业。

[提示]解释卦辞全文。

  

徒:“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是指九五爻而言吗?

师:是的。五、上两爻为天位。九五居于天位,又以阳爻居阳位为得正,处于上体之中为得中,其德其位都极好,所以能以诚信之心行待时之道。一旦时机到来,则锐意进取,必成大事,“光亨贞吉”主要体现于九五爻,需卦的基本精神也是通过九五爻来表现的,它是本卦的主爻。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象传》说:云气上升到天空,象征等待,君子因此饮食娱乐。

[提示]积蓄精力,等待时机。

  

师:需卦乾下坎上,乾为天,坎在下为水,在上则为云。云气升到天上,尚未成雨,只有等它下雨,所以需卦有等待之义。

徒:君子观此天象,想到在做事业的过程中,也有不得不等待的时候。这时不宜急于有所作为,更不必过于紧张,不如用饮食来保养自己的身体,用娱乐来陶冶自己的精神,轻松自如地养精蓄锐,等待机遇来时再大干一场。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译文]初九,在郊处等待,利于保持恒心,这样不会有过错。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象传》说:在郊外等待,说明初九并不冒险犯难而行动。利用保持恒心,不会有过错,说明初九没有失去常理。

[提示]要耐心待时,不可轻易冒险。

  

师:古人所居之地称为邑,邑外称为郊。“需于郊”,说明初九刚刚离开所居之地,走到郊外,知道前面有坎水之险,就停下来等待了,所以《象传》解释说:“不犯难行也。”不过初九既是阳爻,就有阳刚之性,很容易冲动。它虽然懂得待时而动的道理,但是能不能持之以恒地等待下去,还是个问题。因此,不仅要能等待,更要紧的是要有“用恒”的耐心。“需”而“用恒”,才是善于等待。刚健之人,或为才能所使,或为意气所动,或为形势所激,或为利益所诱,很容易失去理智的控制,常常在时机不成熟时就犯难而不顾,把事情弄糟。这就是虽能“需”而不善于“用恒”,所以卦辞中特别地提出告诫。

徒:在中国历史的政治斗争中,经过长期等待、积蓄力量方才获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周灭商,经过了文王的努力经营,“三分天下有其二”,完成了对商都钳形包围,但终于没有起兵,仍在等待时机。武王即位,继续经营,九年后“观兵于孟津”,对商朝作了一次试探性的军事行动,八百诸侯前来会盟,但武王仍认为时机没有成熟,还需等待。又等了两年,商纣王杀戮元老功臣,引起朝野危机;商军主力又在东南作战,国都空虚。武王认为灭商时机已到,这才下令东征,大举伐商,于牧野一战击溃商军,推翻了商王朝。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积蓄力量,才攻灭吴王夫差,这更是尽人皆知的典故。

师:不仅以弱胜强需要耐心待时,甚至以强击弱也需要等待时机。晋渡江灭吴,隋渡江灭陈,虽然都已形成以石击卵之势,仍然作了周密的计划、长期的准备,待时而动,并不轻易冒险,更不盲目蛮干。这不值得深思吗?

徒:是啊,会捕鼠的猫总是善于耐心守候的。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译文]九二,在沙滩上等待,有些小小的言语中伤,最终是吉祥的。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译文]《象传》说:在沙滩上等待,可见九二的心是宽舒的。虽然有些小小的言语中伤,但坚持等待至终,结果会吉祥的。(衍:宽舒,宽绰。)

[提示]镇定以待,可以避险。

  

  

  

徒:从需卦的上下二体看,乾在下为内卦,坎在上为外卦。九三虽然位在乾之上,逼近坎险,毕竟没有直接陷入坎险中,灾祸危险仍然在外面,只要不去招引它就不会自己来。这时要注意不要自找“致寇”,如果自我去招致,那是咎由自取。这样理解可以吗?

师:分析得很好。就是说,即使在逼近危险的情况下,灾祸的形成也是自己招致的,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徒:祸由自招,咎由自取,不必怨天尤人。所以韩愈《原毁》开篇就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易经》正是教人以自身反省的智慧。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译文]六四,在血泊中等待,能从陷穴中脱出。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文]《象传》说:在血泊中等待,说明六四能够顺应形势,听从变化。

[提示]陷入险境,从容待变。

  

徒:六四已经进入坎险中,看来已经受伤?只有在血泊中等待时机了。它又怎么从陷穴中逃脱出来的呢?

师:《周易正义》说:“血者,杀伤之地;穴者,险陷之所。”六四虽已在坎险之中受伤,极其危殆,终于因它本身阴柔而得正(以阴爻居阴位),即使在血泊中仍能冷静地等待脱险的时机。顺应形势,听从变化。能够如此行事,终究会化险为夷,从险陷中脱出。

徒:周王朝的奠基者姬昌(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羡里,镇定自若,静待形势的发展变化。还潜心研究八卦,据说六十四卦就是他在狱中演成的。最后终于获释。这种气度,非凡人所能及,可以说是“需于血,出自穴”的范例了。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译文]九五,在酒食宴享中等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译文]《象传》说:在酒食宴享中等待,守持正道可获吉警祥,说明九五居中而得正。

[提示]身处险困,不改其乐。

  

徒:九五倒是快活得很,在酒食中等待,而且可获吉祥,这又何乐而不为!

师:这并不是容易办到的事。试想,处于危难之中,时时有黔生命之忧,给你酒食你能吃得下么?在朝不保夕的危机感中,往往会胆战心惊,惶惶而不可终日。而九五能够若无其事,安闲地品尝酒食自养自娱,自有他的道理,这也是了不起的修养。

九五已入坎险的中间,本来是最难自拔、最堪忧虑的。但这并不妨碍九五刚健中正而自尊自信,故能处变不惊,履险如夷,不改常态。爻辞中的“需于酒食”,并不是贪图享乐,更不是醉生梦死,而是在困境中仍能自得其乐,这当然是洞明事理的结果。这样的酒食之乐当然是正而不邪的,所以爻辞说“贞吉”。

徒:你的话使我想起孔子对颜回的赞美:“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师:可见真乐并不是专指丰盛酒食的乐趣,是指在艰险危困匿中仍能不失操守、仍能持中守正的乐观愉快。在险困中饮食自乐,安然自处,以待时变,这才是处险待时的大境界。没有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是很难达到这地步的。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译文]上六,落进陷穴。有不请而至的三个客人来,恭敬款待,会得到吉祥的。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译文]《象传》说:有不请而至的三个客人来,恭敬相待会得到吉祥,说明上六所处位置虽然不当,但没有遭受重大损失。

[提示]遇险待援,贵在诚敬。

  

师:上六已经到了坎险的极端,终于掉进陷穴中,无法自脱,只有等待外援。

徒:上六是阴柔之性,看来还是有耐心等待的。这时正好来了三个不速之客,倒是很有戏剧性,突然得很,这是从何而来呢?

师:你是否注意到,和上六有正应关系的是九三。九三阳刚,又是阳居阳位,勇于进取,会主动地来援救上六。同时带动九二和初九,三阳连类并进,同来增援。这就是三个“不速之客”,倒是很像富有侠义精神的“三剑客”。

徒:三阳来救援,上六当然会“敬之”的。

师:三阳虽然地位低下,但是勇武有力,忠肝义胆,愿意拔刀相助。上六地位虽高,但无力脱险,这时千万要尊重来自下层的义士,不能显示出丝毫“贵族”的派头和架子,如此上下才能契合。幸好上六属阴,性格柔顺,敬重越险而上的三阳,终于获得救援,因而劫难消解,吉星高照,真是幸运得很!

徒:上六得以脱险,虽说是得力于三阳救援,也多亏它采取诚敬待援的态度。

师:这是需卦始终强调的基本思想。卦辞就已指出,遇到险陷在前,要心怀诚敬,守正待时,切忌躁进,则可“亨”可“吉”,可“涉大川”。卦中六爻,不论刚柔,无不耐心守静,敬慎待时,故或“吉”,或“无咎”,或“不败”,或“未大失”,皆不呈凶象。在险外,不轻进;在险中,静守待援。内怀诚敬,外行中正,故遇险而皆能待,入险而皆能出。处险的基本态度是沉着谨慎,守正待时,这正是需卦的精神实质。

  

  

[另注:此文中间缺一小部分,漏掉了九三爻辞,现补于下: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需卦的要旨是等待。草创时期,动荡不安,危机四伏,应该学会等待。需卦的下卦“乾”刚健,上卦“坎”是险,以刚健去探险之象。初九需于郊,九二需于沙,九三需于泥,可以看出,离危险越来越近。六四需于血,已近于危险,并受到伤害,但能从险中脱出。九五,刚阳得正得中,虽然处在险中,却泰然自若。上六终于落入险中,但因态度恭敬,有三阳来救,最终得吉。]

关键词(Tags): #易经#需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