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海日记 -- 老票

共:💬16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上海日记(二)

上海日记(二)

忙碌了一天回到酒店已经接近21点,寒冷和饥饿包裹着我,实在没有力气走远去寻找吃饭的地方了,就在楼下不远处的兰州牛肉拉面凑合一顿吧。慢慢踱进去,居然一股扑鼻的牛肉汤香,油泼辣子也烧得很正宗。扬手点了一大一小两碗牛肉面,加牛肉加鸡蛋,美滋滋的连汤喝下去,暖和啊! 这样的小店,拉面还算正宗,味道也很不错。 不过,我不知道有多少赞许是起源于自己过度的饥饿,饥不择食之时恐怕碰上的都是美味了。

疲惫的只想睡觉了,就只记录一点点上海的小花絮吧。 上海太大也太繁华,要想纵观谈何容易? 也许,从细微处攫取几块碎片,还能给上海的印象来几笔素描。

(一) 公交车上的红旗

上海是一个既现代又时常流露出古朴的大都市,比如新天地纯西式的咖啡厅,在周末也会被上海本地人挤的人满为患,出门之后又都回归普通市民的生活。 这种文化痕迹的交融、时代变迁的缩影,经常让人产生沧海桑田时空错乱的怀想…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公交车售票大妈手里的那面小红旗。

公交车即将靠站的时候,售票大妈总会拉开窗子,伸出一面小红旗急促的挥舞着,催促其他车辆让开,也提醒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躲避,还招呼站台的候车人及时上车。 小红旗一般都是灰蒙蒙的,在冬天的寒风里瑟瑟摆动着;大妈紧缩着手,恨不得把红旗也都缩进袖筒里去,以肘部为轴心小幅度的摆动着…这一幕和街边凌乱的自行车流、站台上焦急候车的面孔、公交站闪烁的电子站牌…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上海早晨的图画。

为什么需要这面小红旗呢? 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这就和北京小吃店付帐后领取食物的铜牌一样,是这个古老都市的地域文化残留。

(二) 老太太的发型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海派文化是阴柔为主体的文化,也是女性文化更凸现的地域代表;其中,尤以社会群落里女性的优越地位比拟其他城市的较大优势而闻名,上海老太太的厉害更是比较鲜明的特征。

抛开上海老太太的精明和挑剔不谈,我只关注到了她们如出一辙的发型――――几乎绝大部分老太太都烫了头,呈简约爆炸的样式发散开来,在寒风里一根一根的抖动。 些许有点花白,也偶尔用一个发簪别在耳后。 似乎是什么不成文的约定? 还是一些流行的传统? 奇怪的是上海女性的爱打扮是国内闻名的,可精明的老太太们为什么会选择千篇一律的发型呢?

齐耳的烫发,步伐不大而行色匆匆,偶尔侧过脸一个冷酷的表情,或者急促的说上几句又匆匆的走开…这就是大部分上海老太太的写照。

(三) 姑娘的语气词

上篇提到,海派文化是阴柔美为主体的地域文化;也许有人会问,那精明强干的老太太表现的难道不是强悍的文化征兆么? 对此我也一直疑惑着的,因为上海年轻姑娘说话大都是又糯又甜,偶尔几个横眉立目的不能成为主流。 这个课题,还需要认真调研和思考。

上海话难懂是出了名的,好在这几年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跨地域经济的大规模发展,致使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 普通话的成为主流,并不影响上海姑娘们保留一些原有上海话里的甜糯特色,偶尔飘出几个语气词,把你不经意的拉回到上海的城市里。

比如辅助语气词:“……的呀。” 范例:“你从这里下车是打不到出租车的呀”,“这么晚下班回去是很辛苦的呀”“这样说会很不好意思的呀”…主句是要柔柔的吐出,尾音还要妩媚的上挑一下…具体发声方法讲解:请说“的呀”之前把上下嘴唇压扁尽量合拢,两侧嘴角都要打开,舌尖稍顶下门牙,轻启珠唇用微弱的气流很从容的吐出这两个字,尾音轻微上翘即可。

确实好听,初次听到很有点象闻到“悲酥清风”之后的触动,也象啮咬一口蛋糕的糯软。只是,再次听的时候,需要用手扶住腮帮,并按摩牙床。

疲惫,睡了,明天有空再来。

关键词(Tags): #上海日记(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