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扔一小砖头,关于人类的死亡恐惧 -- 神游

共:💬123 🌺66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庄子讲过一笑话,比方打得很妙,不知是真是假,或许庄子死过

他说晋国有一位小姐,被选进宫当妃子,这女子同西施一样是乡下人,一听到进宫,痛哭不已,因为古代女子选进宫,很难再和家人见面,假使不得宠,一辈子是宫里丫头,也不放出来,得宠成了妃子,回娘家父母也痛苦,一家人先跪在门口接驾,进屋才行家人之礼拜见父母。吃饭时,妃子坐上位,父母坐下位陪着,还不敢乱吃菜,这个味道不好受。庄子说这个进宫的女子后来当了晋王的妃子,享尽荣华富贵,想想当初真是哭得冤枉。庄子说,假定死后也是这种情形,那么死前的哭就哭得没理由。

--------------------------

虽年百岁,犹若刹那,

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

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

风里之微灯,草头之悬露。

临崖之朽树,烁目之电光。

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

则万劫沈沦,虚生浪死。

...观是寿命, 常为无量怨仇所绕,

念念损减,无有增长,

犹山瀑水不得停住,

亦如朝露势不久停,

如囚趣市步步近死,

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

...生死是个大问题是指这件事而言,如果不解释,很容易错认死的痛苦是个问题。换句话说,人生非常可怜,活了一辈子,不晓得自己怎么活?为什么而活?活着的力量是什么?对生老病死的过程一概不知。

我们生老病死,没有一点在清醒中,所谓菩提者,正觉也,一切都要清清楚楚。

人要晓得自己随时会死。“崇高必定堕落,积聚必有消散,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借用《红楼梦》贾宝玉的话:冤债偿清好散场,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有一天冤债偿清就散场,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凡是活着的生命,最后归宿终死亡。

念死,人总归要死,我们随时要做死想,做最后的打算。也许理学家只看半边,批驳此思想消极,我不以为然,一个人如果随时存“死想”,就可以产生大无畏的精神,做儒家所说的忠臣、义夫、节妇、烈士,乃至舍身报国,人本来如此,死的帐一定来,没有不来的。 道家谓“道者盗也”,我们偷盗宇宙万物供养我们生命的成长,最后化为白骨扬灰还给它,很公道,还归于自然。死想是第一步。

摘抄自《宗镜录略讲》南怀瑾著

关键词(Tags): #宗镜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